|
|
||||
通用电气公司·GE中国 总经理 |
|||||
时灰尘又起来了。所以现在大家应该考虑采用一种科学的化学药剂手段来控制尘源,世界上现在已经有这
样的科技,这是一种化学的固化剂,效果可以维持一个月以上,把它喷洒在建筑工地的土壤上。从成本来说的话,现在建筑工地进行的硬化道路,用水泥或者是柏油来说,每平方米可能是一百元或者是更高,用这种固化剂的话,只有十几元,二、三十元,这方面来讲的话,意义应该是很大的。
28涨到55美元,而且中国是一个能源进口大国,所以我觉得这个提法,科技引领人居未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二,确实当代用的这些高舒适度,低能耗的技术是费用比较高,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样的建筑一定是在特定的环境里才能够,至少是在目前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实施。但是不意味着这种技术是唯一的,因为选择非常之多,我在欧洲考察的时候,看到1926年建的住宅,到现在仍然能够很好的使用,进行很好的维护,能够适当的升级,把原来的木窗换成了塑钢窗,原来没有电梯的公寓楼很简单的加一部电梯,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就是在维也纳,当然不是高档住宅了,但是仍然可以使用,所以用低技术,仍然能够实现高技术,仍然能够实现节能。但是低技术并不是不要科技,仍然是很高的科技含量。 再有一点,我再澄清一点,无论是告别空调暖气时代,我特别强调,在这方面风尚是给国家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头,在住宅界,敢为天下之先,所以把新技术引过来,无论是告别风尚暖气,还是MOMA的恒温恒湿销售的宣传,我们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老百姓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很直白的宣传,让他知道这个建筑的特点。但是真正从工程的角度,无论是风尚还是当代的项目,都不是恒温恒湿的,都是有一个舒适度的范围,冬天和夏天设定的温度不一样,湿度也不是恒定的,但是它的设计思想,要求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让室内的环境处于热舒适度的范围之内。如果是把很复杂的工程的东西要简单的概括呢,就出现了刚才所谓告别空调暖气的时代。 第二方面,在小区建设方面,饮用水有必要进行深度的净化,传统的常规净水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悬浮物,胶体和细菌,对于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去除能力相对不足,水里有害的物质,挥发性的有机物被人体吸收的比例一般是这样,三分之一由口腔摄入,吃饭,喝水,三分之一在洗漱由皮肤吸收,三分之一是由水蒸气在呼吸道吸收。有理由按照饮用水的标准,考虑的用水量远不止总用水量的1—2%,从健康的需求到广大老百姓居民的心理两方面考虑,生活用水,饮用水所占的部分应该包括40—50%。我觉得今天许多许多专家学者也好,谈的都是特别高深的科技方面的方向,所以我们从发生在身边的这两方面来谈一谈。 最后一句话,我们觉得在提高房产的价值再加房产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饮用水的安全,可靠和易得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件事情,有条件的小区建设应该考虑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小区管道分质供水。 |
|
|
||||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系主任 | |||||
些,讲的非常好。我个人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个人也是比较赞成。所以我想,有的时候比我们这些学校里面的教书匠想得更贴切,更有深度,但是我们可能是在理念框架上想得比较多一点。 第三讲一下这个题目,我非常同意很多专家和我们企业的老总的意见,人居环境的创造当然是包括人文的和和科技的东西,我个人觉得这是多方面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人居环境的科技问题,我觉得这个题目本身还是很对的。像我们研究城市化,我们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科技问题,这个好像是一个完全非常社会化,一个社会学的课题,有时候我们也在讨论科学技术问题,其中的科技问题。所以说这个题目本身我觉得没有问题。 下面简单的讲,我觉得关于人居环境的技术问题,我本人在北大教书,我们当然是很重视人文社会,长期也没有从事科技的研究,刚才袁教授讲了,我非常同意,刚才陈先生,黄先生也都讲了。我觉得还是如何开发推行实用技术这是最重要,这是我的第三个观点。 第四点,既然在讨论人居环境的科技问题,我想就从狭义的科技问题来讲,今天是高舒适度,低能耗。昨天很多的专家,包括像我们张秘书长等等都谈到了,实际上还包括几个方面,我大概查了一下国外的有一些,比如说很狭义的谈到绿色建筑的时候,或者是可持续建筑的时候,他的领域实际上也还是有很多方面,我简单的列一下。除了节能技术,包括二氧化碳的放射量的削减之外,有一个能源有效利用的问题,刚才我看黄总也提到了这个事情,还有污染的最小化问题,除此之外,实际上就是在讲一个建筑的,可持续建筑,或者是绿色建筑设计层面的时候,还有比较社会学,比较系统的思维。一个是社会功能问题,跟资源,社会,历史资源的一种协调问题。第三就是一种系统的设计方法的问题,刚才黄先生昨天也讲了,今天也讲了,一定要跟大的城市管理,规划衔接起来。 最后一点,就是怎么推行人居环境的科技问题,我有这么一个看法。我已经感觉到,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些老总们,都称自己是开发商,但是我觉得你们已经不是一个很狭义的这种开发商,已经是一种在城市开发,包括住区,新城镇等等这样一个层面上在做。包括陈总,史总,你们做了很多科技上的研究,但是我个人认为,我比较同意史总说的一句话。中国的建筑界,包括我们建筑教育,我觉得对于技术方面,在市场上这么火的情况下,重视不太够,我个人有这个感觉。所以我觉得人居环境的科技问题,看国外也好,想我们现在到了今天,既然这个课题已经抬到这个高度来谈的时候,我觉得我有一个想法,也是开总今天早上说的,我们这个会最后想搭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一定要搭,非常必要。产学研在其他的领域里,这方面讨论的很多,当然在人居环境,房地产开发的这个领域,好像我们谈的不多,开发这一方,企业这一方,我们就简单的把它认为他是一个商人,是一个开发商,但是我觉得他们的社会责任,对于这个领域的理解已经远远不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的。 但是我觉得长远来看,我比较主张,只靠一个平台是不够的,我是建议,我们一些有实力的,有想法的开发商,现在简单的说是一个开发商,实际上是不贴切的。应该像国外的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培育自己的研发能力,只靠高校,我觉得是不够的,因为高校对于市场的理解,包括一个综合的,单项技术的研究,综合到一个产品,一个人居环境,我在人民网谈到政府有绝对的责任,我觉得怎么把单个个部品组合成综合的产品,我们企业有责任,有这个能力,我希望中国的企业里边,能够很快的出现具有研发能力,具有开拓能力,不仅仅是一个投资商这样的企业。 |
|
|
||||
长春天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 |||||
府领导少了一些,但是我特别激动的是,我们专家所讲的这些内容,应该是给我们政府领导,市长,副市长来讲的。我有一种想法,我回去之后,我们要组织吉林省的市长,或者是副市长,我们真正把咱们的专家请到长春去,在那里进行一场人居环境的高峰论坛,同时也真正的希望能够得到专家们的支持。 另外一个,我也同意张总专家所讲的内容,媒体应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我们的消费者根本没有了解到科技引领人居未来,我们开发商推广起来很困难,只能作为一种装饰品,这次我从长春带来了吉林省的八家主流媒体,我希望能搭建这样的平台,利用人居委的力量,真正把我们的工作做到实处,谢谢各位! |
|
|
||||
郑州规划局局长 | |||||
践上的差距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你想我们郑州市过去在地区指导下循环发展的,到了跨世纪的时候,我们开始进行一些国际招标,行政区的开发,这次议定书上提到新城镇的发展,是我们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主要的真谛,主要的平台。昨天谈到了一些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布局一定要有大的区域的概念,刚才也提到郊区化大型楼盘,这里面主要是城市规划布局,这是开发商们所不能完全承担的,实际上它是一个城市规划布局。
开发商能不能有综合性的收益,一定要掌握城市规划的新的动向,掌握城市的发展方向,而且要和我们城市大的空间布局相吻合。当然了,开发商最终要开发一个楼盘,开发一个项目,必须取得规划部门的许可证,现在是国务院发一个通道,如果没有规划许可证,银行不给办手续。这就说明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房地产业,支持和培育我们的新兴的支柱产业一个很重要的政府职能。我们感觉到责任重大,在郑州区规划招标当中,国内外11个单位参与,最后我们经过全国,包括专家评审,最后确定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案,很快就得到了很多全国的开发商的青睐。 王石万科等等都是在正中市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说明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个无形资产,因此我认为,我们议定书上提到的,包括我们这一次制定推进工程的纲要,我认为都是非常好,这可以说是城市规划协会和人居环境委员会密切合作,做这样一个推进工程,我认为规划部门义不容辞,而且要积极的参与,强力的推进这个议定书,强力的推进技术纲要在大范围上,宏观上进行实施。这样才能够保证合理的调控我们的空间,合理的引导和服务于我们的企业,开发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点,今天讨论的话题我感觉到这是我们提出纲要和议定书当中很重要的章节,科技创新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一个是城市化,这两个必须结合。如果我们的城市化,像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如何找出城市化合理布局,这里面我们必须引起世界上一些先进的技术,同时也和我们传统的,当地的文化密切结合。这样才能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的人居环境。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出现了很多问题,在高速城市化市区已经出现了很多误区,有很多大而不大的,实际上是脱离技术层面的一些非常冲动的,非常浅薄的东西。我想以科技引领我们人居未来,这个口号应该得到落实。我作为城市规划部门来讲,在城市规划当中一定要贯彻技术为先导,而且要以生态规划为先导。你搞一个大的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你先把主要的,我们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人文资源,他首先把黄河湿地大片的保留下来,然后提出来一个很先进的理念,以后人们将来的生态环保,应该是乘船上下班,居民就是面水而居,乘船居住。我想这些理念都是生态的,自然的,也是和中国的传统结合的。 |
|
|
||||
中欧怀柔生态规划课题组 主持人 |
|||||
我们确定自然资源的存在与人类行为存在之间的关系,你对城市生态资源的理解,以及如何再分配,和人,城市化,或者是开发建设行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这中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中间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科学研究的过程进行了解。在此我介绍一下指标体系,分成两部分,一个是管理指标,包括人口容量等等,还有一个是评价指标,他评价的是城市生态,承载力,城市生产系统安全生产等等。这个在以往的规划当中,大家都知道,绿化率和绿化覆盖率这是面积指标,并不反应绿化建设上量是什么样,质量生态效应是什么样。这次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指标,反应绿地系统上叶子的面积是多少。绿量率是和容积率类比的概念,这个指标把我的绿化建设和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同时还反应了很多在建设的层面当中,比如说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它可以用量化的指标,乘以一个生态效应的系数,准确的反应出我这个用地他的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通过这样一个指标,就把我们生态环境和我们的城市开发很密切的结合起来。
第二个指标叫城市融入指标,我不再做详细的介绍,它实际上是把城市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来控制城市的土地的释放量,这是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过程,我今天就不做详细的介绍。通过这两个指标,我想跟我们开发建设行为,和政府管理的行为进行密切的结合,这也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就是科学的规划如何引领健康的人居环境,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