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房地产 > 舆情信息

重庆一知名房企申请破产重整

李叶   2025-02-06 10:00:21   来源:中房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曾被誉为“重庆五虎”之一的财信地产走向破产重整之路。

  2月4日,财信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发展”)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重庆财信房地产开发集团(以下简称“财信地产”)及间接控股股东重庆财信企业集团(以下简称“财信集团”)日前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提交破产重整申请。

  公告称,财信地产及财信集团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提交破产重整申请,不代表财信地产及财信集团正式进入重整程序,财信地产及财信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不确定性,重整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

  作为“财信系”旗下唯一上市平台,财信发展是否会受重整影响,尤被外界关注。

  就此,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财信发展,工作人员表示,财信发展与财信地产、财信集团为不同主体,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因此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记者注意到,财信发展自身同样面临着诸多隐忧。2021年~2024年,财信发展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已连续4年亏损,土地储备方面也处于停滞状态。

  “受房地产市场大环境影响,部分项目计提减值,是导致公司近些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公司都没有新增的土地储备,也是考虑房地产市场情况。未来,公司会更加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方向,寻找机遇。”上述工作人员坦言。

  截至2月5日收盘,财信发展报2.5元/股,涨幅0.40%,成交量9.89万手,总市值27.51亿元。

 缘何重整?

  2024年10月,财信地产、财信集团曾向法院申请预重整。最新的进展是,在今年2月4日撤回预重整,正式申请破产重整。

  根据公告,财信地产持有财信发展股份398920794股,占财信发展总股本的36.25%,其中质押及冻结股份数量为398920794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00%;财信集团为财信地产的控股股东,持有财信地产100%股份。

  早在2022年的时候,财信集团就出现债务危机,陷入大量强制执行案例。

  记者通过企查查APP信息梳理发现,财信地产持股的质押和冻结,大多来自于金融借款、工程纠纷等。信息显示,在财信地产所涉的122起案件中,95.08%的案件身份为被告。从2024年以来,财信地产先后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执行23次,执行总金额47.68亿元。另外,终本案件8起,执行标的总金额约35.74亿元,未履行比例100%。

  财信集团的日子更不好过,在相关的司法案件中,其身为被告139起。从2024年以来,其先后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先后执行25次,执行总金额51.93亿元。终本案件12起,执行标的总金额约49.61亿元,未履行比例90.76%。公司实控人卢生举则被限制高消费。

  2023年,同属“财信系”的华澳信托出险,揭开了危机的冰山一角。

  2024年10月,恒丰银行向法院提交的关于财信集团子公司重庆融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破产申请。随后,财信地产、财信集团向重庆第五中院申请预重整并完成备案登记。

  如今,财信地产、财信集团正式申请破产重整,也意味着卢生举将“财信系”的风险,直接摆上了台面。

  值得一提的是,财信发展的另一份公告显示,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拟于2025年2月5日在淘宝网上发布网络拍卖公告,拍卖财信地产所提供质押担保的财信发展7243.46万股,并拟于2025年3月10日起(具体起止时间公司将在得到正式书面通知后进行公告)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对财信地产持有的7243.46万股公司股票分三批进行司法拍卖(第一次拍卖)。

 卢生举的资本局

  财信集团官方网站显示,集团创立于1992年,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一家相关多元民营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及运营、环保产业、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等。

  作为“财信系”的核心人物,卢生举是一位低调行事的重庆商人。

  20世纪60年代,卢生举出生于重庆。早年间,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敢闯敢拼的精神,从铁器厂采购员起步,通过改制的机遇,获得涪陵蜀东实业控制权,逐渐积累了第一桶金。

  20世纪90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腾飞,卢生举抓住机遇,创立了财信地产和财信集团,开启一番事业。据了解,重庆观音桥步行街新世纪大厦、北滨路上的北岸江山,以及江北嘴的财信广场等,均由他亲自操盘。

  地产生意做大做强后,卢生举开始对资本市场有了浓厚兴趣。

  2010年,他以3.24亿元代价成为国兴地产第二大股东,2013年又以1.67亿元受让部分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015年,国兴地产更名为财信发展。而在成功借壳之后,卢生举并未在财信发展任职,大权交予职业经理人。

  2016年,计划收购万里之外的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让这位一向低调的神秘富商名噪一时。即便最终铩羽而归,卢生举仍成为了金融界的名人。

  高光时刻悄然而至,2016年,卢生举以105亿元财富位列胡润中国富豪榜第299位。彼时的财信地产,与龙湖、金科、东原、华宇并称为“重庆五虎”。

  值得注意的是,“财信系”一度是恒大人寿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恒大集团;也曾是华泰保险、聚兴小贷、中垦租赁等公司的股东,掌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金融租赁、小贷等金融牌照。

  以财信发展为主要房地产平台,财信的地产业务也一度遍及重庆、成都、天津、石家庄、连云港、常州等城市。甚至在2015年,由于地产业务带动财信发展股价高涨了60倍,市盈率高达200倍,吸引了金科地产创始人黄红云的入股成为前十大股东,引发市场猜测不断。

 困境与希冀

  不过,近几年来,“财信系”的发展开始急转直下。

  2022年10月,财信地产旗下子公司开出的商票未按时兑付,在持票人催促该公司尽快兑付后,却得到“公司已经暂停商票支付”的答复。

  2022年12月17日,京东拍卖平台发布公告,中国长城资产重庆分公司拍卖持有的财信地产债权资产,债权总额6.13亿元,其中债权本金5.57亿元。

  2023年,华澳信托投资于世茂相关产品9.57亿本金及利息违约。后华澳信托与世茂沟通以厦门市思明区演武西路188号20-35层办公、601单元、1903单元、1905单元、1906单元持有型办公房地产“抵债”。

  财报资料显示,华澳信托的业务结构中房地产占比最大。截至2023年末房地产类信托资产仍达98.8亿元,占比42.81%,位居首位。2021年末这一比例则达45.5%。

  种种迹象,显示出“财信系”资金处于高度承压的困境中。

  其上市平台财信发展的情况同样不乐观。

  业绩方面,2021年~2023年,财信发展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连续亏损,亏损规模合计12.19亿元。2025年1月,财信发展发布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 亏损2.8亿元至1.5亿元。

  土地储备方面,2021年至今,财信发展一直没有新增土地储备,截至2024年6月,累计土地储备资源仅余镇江尚书坊项目,总建筑面积22.74万平方米,剩余可开发建筑面积6.77万平方米。

  在种种压力下,财信地产与财信集团选择了破产重整。

  “虽然重整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但如果成功将有利于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然而,如果重整失败,公司确实面临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记者注意到,财信地产、财信集团并非近年来首个主动申请破产重整的企业。金科作为2024年以来A股唯一已经被法院受理重整的全国化上市房地产公司,已引入三家产业投资人,并完成与20余家财务投资人的满额签约,重整成功在即。

  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陈铁娇律师认为,重整程序可以帮助公司有效地解决债务问题,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保障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重整程序可以保护广大职工、债权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重整程序是在法院的监督下进行的,可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公平、公正的保护,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财信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2051092291    经营状况:存续    注册资本:110046(万元)

风险情况:  自身风险  0    变更提醒  15    关联风险  36

{"code": 200, "msg":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