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9 10:49:18来源:中房网
克劳利(Crawley)是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的小镇,属于西苏塞克斯郡,占地44.96平方公里,总人口100,100。西苏塞克斯郡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英国表现平平,金融危机之前其毛附加总值(Gross Value Added, GVA,是估算GDP的重要数据)在东南部10个郡当中仅排名第六。然而,面积只占全郡2%的小镇克劳利,却是西苏塞克斯郡经济版图上的一颗明珠。根据英国社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统计,克劳利2011年营业税占全郡的42%,而全郡雇员超过100人的公司将近一半都集中在克劳利;据英国独立城市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ities对英国最大的64个城镇的研究,克劳利的经济综合排名位居前十;在西班牙国际银行(Santander)2013年发布的《英国城镇索引中》,克劳利总体商业环境排名第4,社会福利排名第1。克劳利的成功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并且其地理坐标在发展过程中几度转变。
地理坐标一:海滨度假中转站
克劳利位于西苏塞克斯郡的最北端,是该郡距离伦敦最近的地区。18世纪中期,一条连接伦敦和英国南部海滨小镇布莱顿的收费公路建成,穿克劳利而过。正是这条路,让克劳利从名不见经传发展为人尽皆知。海边度假的兴起使得伦敦和布莱顿之间马车往来频繁,克劳利则刚好处在伦敦和布莱顿之间的位置,而成为大多数马车途中稍作停顿休息的首选之地,克劳利因而成为著名的滨海度假中转站。
然而,随着铁路等更为先进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克劳利作为中转站的意义也就逐渐淡化了。总共不超过2小时的车程,也就没有必要再中途停顿了。但幸运的克劳利再一次因为靠近伦敦的地理位置而获得了发展契机:二战后,克劳利被选中成为伦敦周边八个新城之一。
地理坐标二:伦敦周边新城
二战后,为疏散大城市中过分集中的工业和人口,英国议会决定在伦敦等大城市周边建设一批新城。距离伦敦45公里的克劳利便是其中之一。像英国其他第一代新城一样,克劳利新城规划中有一个中心城区,集中了新城的娱乐休闲、购物、办公等功能。而为增强城市整体感、增加新城熙攘度而设置的市中心广场,更是成为克劳利市民所喜爱的公共空间。广场上设有凉亭、音乐台、马赛克大道等活动场所;周边环绕着克劳利新修建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并通过漫步道(Broadwalk)与克劳利传统购物场所高街相连。该广场在1958年由伊丽莎白女王亲自命名为女王广场(Queens Square),可见英国对于克劳利新城的重视。
克劳利女王广场
新城身份,带给克劳利的不仅仅是一次重塑城市风貌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促成了克劳利工业上的腾飞,从而为日后作为英国南部经济重镇打下了基础。
英国政府在规划克劳利新城时,为了实现其职住平衡,在新城东北部设置了工业区“皇家庄园”(Manor Royal)。该工业区占地267英亩,并于1950年由当时的伊丽莎白公主亲自剪彩。皇家庄园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靠近A23以及规划中的M23公路,土地平整且预留了大量未来发展用地,再加上克劳利在二战时期曾作为重要工业生产基地、整体劳动力素质较高,皇家庄园工业区在成立后第一年就吸引了18家企业到来,其中包括一家雇员超过1000人的大企业。
然而,仅仅十年后,盖特威克机场的开放,结束了克劳利以伦敦为坐标的时代。
地理坐标三:盖特威克机场旁边的空港小镇
1958年,位于伦敦南部39公里的盖特威克机场(Gatwick Airport)经过两年的关闭整修,正式作为民用机场投入使用。克劳利中心城区距离机场5公里,而皇家庄园工业区距机场仅有不到2公里,从而成为盖特威克机场周边最近的小镇。正因如此,皇家庄园工业区成为因机场而来的高科技制造业公司的首选;皇家庄园借机实现产业置换升级,原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制造业逐渐让位于新兴的临空产业,例如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子通信等产业;时至今日,皇家庄园已是全英国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共有500家企业,提供30000个职位。
同时,克劳利中心城区着眼于机场带来的大量商流、客流,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发展起机场相关服务业和现代高端商务服务产业,一些咨询、法律、金融等公司开始将其区域总部设在克劳利,例如著名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英国南方总部。
位于克劳利市内的KPMG英国东南地区总部
克劳利镇借助靠近盖特威克机场的地理位置,积极吸引相关产业,发展为“空港小镇”。而随着其经济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其地理坐标也再一次转换。
地理坐标四:宜居宜业的英国东南部重镇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克劳利并未满足现状,而是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增强城市魅力,对外来人口形成持续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城镇。这一次,克劳利的地理坐标扩大到了整个英国东南部地区,成为英国东南部的重镇。
为增强居民身份认同感、强调城市包容感,克劳利市政府每年都在中心城区组织举办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其中很多活动都以少数族裔文化特色为主题,例如“黑人文化月”、“爱尔兰文化节”等。这不仅使以女王广场为核心的中心城区焕发活力,同时还极大地激发了本地居民的自豪感。
女王广场上每年一度的“黑人文化月”(Black History Month)
克劳利提升城市对周边地区吸引力的另一手段,是抓紧打造为英国整个东南地区重要的商业节点。在1949年的新城规划中,中心城区只是服务于克劳利新城,其核心功能是市民娱乐休闲购物中心。而随着中心城区商业面积不断增大,到2008年,克劳利的商贸面积在西苏塞克斯郡排名第一。1992年新建的County Mall更是成为区域内最富吸引力的购物中心之一。
大型购物中心County Mall
此外,克劳利市政府还通过打造步行友好环境、提升公共活动空间、鼓励公共艺术、发展夜色经济等手段,增强城市魅力。既改善本地居民居住环境,提升文化认同感,又能吸引更多人到克劳利居住、工作。
英国小镇克劳利的确可算是上帝的宠儿,优越的地理位置带给了它优越的发展先机。回顾克劳利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其发展史上的三重动力——滨海度假的兴起、二战后新城建设、盖特威克机场开放——带来发展机遇,似乎皆因其地理位置而起。然而克劳利之所以在英国东南部众多小镇中脱颖而出,绝不仅仅是因为其地理位置,而是克劳利牢牢把握了每一次机遇,依时代发展需求确定发展方向,实现了其身份的转变和地理坐标的转变。18世纪的海滨度假中转站克劳利是如此,二战后初期伦敦周边的工业新城克劳利是如此,60年代以后盖特威克机场旁边的临空产业小镇克劳利是如此,如今的英国东南部的宜居宜业重镇克劳利仍是如此。
作者:韩鸿志 城市研究三部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www.rl-consult.com
技术要点法律声明:
文章版权归华高莱斯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本公司允许,不得擅自进行转载或作其他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