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住宅设计将更节能安全
2012-08-29 14:13:30 来源:滨州日报
【摘要】:今年8月1日起,新版《住宅设计规范》正式实施。例如,新增加了对于住宅无障碍设计的条文和关于室内物理环境质量、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等。
今年8月1日起,新版《住宅设计规范》正式实施。新规范从具体实践出发,在不断完善旧规范的基础上,也增添了不少创新内容。例如,新增加了对于住宅无障碍设计的条文和关于室内物理环境质量、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等。其住宅设计理念也越发以人为本,住宅产业的可持续性也越来越凸显。
新版《住宅设计规范》有哪些特点?相对于旧版有哪些改动呢?记者为此采访了滨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技术负责人唐生传,他为我们解读了新版《住宅设计规划》的亮点。
小区建设,每50—100套住宅中要有1套作无障碍设计
新的规范不仅更具灵活性、人性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要求的落实,贯彻了高度重视民生与住房保障问题的精神。其中“无障碍设计”条款的增加就是一个亮点。“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人群所实行的住宅无障碍设计也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了。”唐生传如是说。
无障碍设计是指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借助此设计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新规范规定: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公共走道等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其中,建筑入口及入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同时设有轮椅坡道和扶手;供轮椅通行的门净宽不应小于0.8米;供轮椅通行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米的墙面宽度;供轮椅通行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0.35米的护门板;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0.15米,并应以斜坡过渡。另外,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米,七层以下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1.5米;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米。
唐生传说,“带有电梯的住宅,除了在楼道口到家门口这段距离实行无障碍设计外,还要考虑到小区周围环境和住宅内部的无障碍设计,例如,小区内部设施要有配套无障碍设计,房内内门净宽要达标,厕所、厨房、阳台面积要够大,能够允许一台轮椅正常行走。”带有电梯的住宅不仅要考虑轮椅的进出,而且,每个单元要设置一个可以容纳一个担架的电梯,充分体现了民生与保障精神的贯彻落实。
“无障碍设计主要是针对有电梯的住宅实施的,并且每个小区建设都要有一定数量的无障碍设计住宅,一般是,每50—100套住宅中有1套作无障碍设计。另外,对于多层住宅没有硬性要求。”唐生传告诉记者。
住宅设计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便捷
“目前全世界都在提倡节能环保,我市也正在大力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节能环保建筑的推行势在必然。因此住宅设计要注意满足节能要求,积极采用常规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结合的功能系统与设备。例如,加强太阳能的综合利用、低碳生态环保材料、制冷暖通技术、外墙保温技术、使用节能门窗等技术和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唐生传介绍说。
由于居住者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使住宅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充足的日照、明亮的采光和安静私密的声环境是住宅设计的重要任务。其中,新规范第3.0.4条规定,住宅设计应满足居住者所需的日照、天然采光、通风和隔声要求。第3.0.5条规定,住宅设计必须满足节能要求,住宅建筑应能合理利用资源。宜结合各地能源条件,采用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结合的供能方式。
新规范也进一步提高了住宅设计的安全系数。目前,采用安全性插座已经是常规配置。在阳台栏杆设计方面,新规定更加具体了。规范提出,“套内安装在1.80米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取安全性插座”,“阳台栏杆设计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住宅的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的不应低于1.05米;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不应低于1.01米”。这几项规定更完善了保护儿童的细节。
唐生传介绍说,新规范中还涉及到噪音的问题。第6.4.7条就规定: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如果电梯不得不邻近卧室,则须采取间隔壁柜、内墙敷贴吸音材料、电梯导轨增设减震橡胶垫等技术措施。
8月1日后开发商提交的施工图必须符合新规范的规定
据了解,旧版《住宅设计规范》都是意见性的,只是给予指导,并不具备强制性,而新版的规范中很多条款都是强制性的,必须严格执行。包括住宅公共基础设施布局,无障碍设计的完善、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水电暖等设施的线路、管道、阀门等部件安置,通风、采光、隔音等项目的硬性要求等等。
然而,强制性条款如何落实呢?唐生传告诉记者,滨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已经普遍实行了施工图设计审查程序,对开发商提交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如果违反了相关规范强制性条文的,审查机构将责成设计单位修改。在施工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下属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施工单位是否按图施工进行监督,发现不落实强制性条款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可以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同时,出于过渡期的考虑,从8月1日开始,我市对进行审查的施工图完全按照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进行审查,但在8月1日之前已审查完成的施工图还是按照之前的设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