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摘要:文章通过对"鸟巢"与"伦敦碗"阐述与比对,认为奥运会的建筑应作为“遗产”永垂史册,而不是以建筑的雄伟为美,笔者认为那是“面子”,一切“虚名”都毫无意义。
季元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于对“鸟巢”工程的评价问题,我已经写了几篇文章,反复重申对其批评的理由。但是说实话,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写得过分专业了。如果你不了解建筑的历史,不熟悉各种不同的建筑理论,你也许会不大理解这种批评。
关于“鸟巢”和“伦敦碗”的设计比较,“伦敦碗”主设计师本·维克里有着精辟的看法,他说:“中英两国的设计哲学很不相同”,“‘伦敦碗’将缩小2/3,我们一点都不沮丧,反而很兴奋。我们已设计了太多地标性建筑…,而‘伦敦碗’将是我们设计的第一座临时性体育场。”
英国人的设计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原来英国人设计建筑,是把建筑作为伦敦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去设计的,他们思考问题是从历史的角度,是从伦敦的未来出发的。他们不需要把奥运会的建筑作为“遗产”而永垂史册,他们认为一切“虚名”都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