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学区房?

- 2014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北京、上海等19个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这看似堵住了“递条子”“送票子”等“拼爹”的路径,却衍生出更加疯狂的“拼房子”。消息一出,特别是随着京沪近期出台的地方细则,更是引发了新一轮的“学区房”抢购潮。
- 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市第二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的老旧平房价格在消息出台后已经被炒到了每平方米近30万元,并且房源稀缺。中关村二附近的学区房,“去年每平方米才8万多元,现在已经往10万元以上飙,而且附近学区房一起抱团涨”。最为夸张的例子,是某家长以100万元买了一个5.5平的小平房间,人无法住,仅是为了落户上学。
- 在上海,数据显示学区房过去一年挂牌价的涨幅约为20%,部分“名校”对口学区房的涨幅尤其惊人。例如,今年一季度,福山外国语小学的福山、花园、瑞华三个校区,对口小区的挂牌均价均已超过5万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35%、24%、35%。
- 为了遏制学区房的炒卖,上海静安区在4月15日出台入学工作新政,规定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但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众多家长对学区房的狂热。事实上,北京很多区县和学校的类似规定早已实施多年,但学区房的价格就从来没有下来过。
学区房造就好未来?

-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买房。“进不了好小学,就进不了好中学;进不了好中学,就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大学,孩子这辈子就完了。” 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却反映了时下多数家长的真实心态。孩子的未来成为学区房价格和成交量一直坚挺的主要原因。2013上半年,北京北四环外五道口华清嘉园的一套学区房挂牌价高达10万元/平,还因此被人们戏称为“宇宙中心”。如今,与30万元/平的学区房相比,华清嘉园学区房的价格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如果有条件,都希望买一套学区房,让孩子接受相对好一些的教育,这样未来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就算学区房的价格已近乎疯狂,却无法让“孟母们”有丝毫的退却。一位中介人员感叹:“有的学区房不是一房难求,甚至是一平难求。”
- 而且,在一部分家长看来,购买学区房是只赚不赔的。除了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还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只要重点小学、名牌小学还在,房子就有升值空间,当孩子毕业之后,完全可以以更高的价格把房子再卖出去。
“学区房”并非一劳永逸

- 买到“学区房”是否就能安心了?很多楼盘为了达到宣传目的,会将附近所有学校统统放进自己的楼书中来,借此打出学区房的口号来吸引购房者。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学校甚至每年都会对招生区域进行适当调整。家长们千方百计购买到的靠近学区的房子可能不是所谓的“学区房”。2013年5月,北京万科长阳半岛业主就因“北京小学长阳分校优先入学权”打起学区房维权之战。当时,这个区域内所有的楼盘都宣传,说北京小学要在这里建分校,只要在这边买房,将来小孩都能到北小上学。但当最新的划片招生范围出来后,长阳半岛并没有划入北小分校招生范围,说好的优先入学权打了水漂。这并非个案,很多开发商在销售学区房时都会跟购房者做出“保证”,等到交房后,该小区极有可能被划进附近的某重点学区,其实,该楼盘将规划到哪个片区入学,开发商也说不清。如果区域内当年入学的学生数量超过区域内教育资源承受范围,学区就会进行相应调整。
- 也有许多家长千挑万选了一套二手的“学区房”,却依旧无法实现让孩子进好学校的心愿:原房主的户口一直没有迁走,自己孩子的户口就迁不进来;或是所购买的房子的学位早已被占用......都使得孩子无法顺利进入学区校,这样的学区房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 更何况,孩子的学习主要还是要靠自己,重点学校确实在师资和设施上优势很大,但并不是说重点学校的学生就一定会有好前途,家长并非从此就一劳永逸。但一句坑爹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让很多家长对学区房“欲罢不能”。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亟待改变

- “就近入学”这一教育政策的初衷原是好的,其目的是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缓解择校压力、节省路途时间、减轻家庭负担、促进教育公平。然而,这一政策在贯彻和实施过程中却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由于各中小学教学质量存在严重差异,产生了“学区房”这个怪胎。
- 尽管政府也逐渐认识到“重点学校”这一政策的弊病,推行“就近入学”,改革重点学校制度,但仍无济于事。各学校之间的差距已存在,为了孩子的发展,但凡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长,是不会“听天由命”让自己的孩子被分配到“差”的学校的。所以即便300万买10平米“蜗居”,也心甘情愿。对此,有网民指出“就近入学”正在演变为“拼钱择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天价学区房,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名校和名师过度集中,为让孩子能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拼爹”无门的情况下,家长只能走“拼房”这条路。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董藩曾称,北京房价将在25年后达到80万元/平,此话一出,被不少人视为天方夜谭。但如果不能加快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的步伐,那么董教授口中的80万元一平方米,在学区房上或许真的不会遥远。
购买学区房需理性考量
“孟母们”在为孩子选择学区房时,首先要做理性的考量,最好的未必适合孩子,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其次,要注意所购房源是否能划入理想学校的招生区域范围。购房前应到区教育局查询清楚招生政策,留意各名校近几年来的招生范围。同时,还要注意户口的迁移问题,大部分的情况下,入读小学与房产证和户口挂钩。最后,家长在提前做好功课了解房源信息后,还要做好周密考察,谨慎防范风险。
相关政策
北京明年拟取消小升初推优 所有小学划片就近入学
政策原文: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省份不再增设该方式。
北京落点:针对“减招特长生”,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扩大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对普通学校的覆盖面,到2015年取消全市小升初推优和特长生招生已经纳入政策考虑。据了解,目前,小升初推优和特长生招生人数在北京各区县小升初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为20%至30%。
上海抑制学区房炒作 每户5年内只一次入学机会
上海学区房频繁买卖,价格越炒越高,个别名校对口小区的房价甚至创下了每平方米8万元的高价。4月15日,静安区教育局出台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新政,首次规定从2014年开始,该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并要求各公办小学从今年开始建立对口入学新生数据库。这一最新出台的规定,被家长称为是“最严入学新政”。
相关新闻
- 丁祖昱:静安学区房与万科"罚款"
- 京市教委承诺加快优质教育资源覆盖 加快消灭学区房
- "最严入学新政"给学区房降温? 成交易降价难降
- 上海四大板块学区房价仍在小幅上涨
- 北京疯狂学区房:10平方米要300万不还价
- “拼爹“到“拼房“ 16平方米平房叫价450万
- 说好的名校呢? 曝光学区房的宣传猫腻
- 京学区房价格8年翻9倍 16平米叫价450万
- 教育部推划片就近入学 多地学区房应声涨价
- 京天价学区房坚冰难破 教育资源不均成推手
- 山西太原学区房价格“高烧不退”
- 山东中考政策和划片规定将出炉 学区房迎交易高峰
- 通信公司营销员为买学区房 兜售内部号码赚39万获刑
- 小学报名入学在即 天津学区房紧俏成交量走高
- 沪学区房挂牌价涨了5% “双学区房”将更受青睐
- 择校狂热蔓延到幼儿园和补习班 现千万级学区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