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023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举行,备受关注的“2023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TOP500房企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等系列测评榜单揭晓。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冯俊
对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进行测评,目的是引导企业正确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四种能力:一是,防范风险的能力;二是识别需求变化的能力;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四是诚信经营、筑牢信用基础的能力。[详情]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
周忻
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特别是这次把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又一次提上了议事日程,说明市场空间巨大。不管是增量市场十几万亿,存量市场上百万亿,对整个中国房地产和中国房地产企业而言,未来大有作为。[详情]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执行院长、易居企业集团CEO
丁祖昱
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继续坚持“房住不炒”,专门提到了防风险和促需求。从今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当中,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市场充满信心。2023年的市场是一个修复市场,是一个缓慢的回稳的市场,房地产销售规模有望止跌,需要行业各方面对这个市场进一步呵护。[详情]

-
邵宇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房地产相关投资能否稳定将决定中国经济位置
今年中国经济要达到什么位置,关键要看房地产相关投资能不能稳定下来。整个中国经济的软着陆,特别是地产的着陆今年就可以实现,这是目前非常关注的指标。[详情]
-
郝一斌 金地集团副总裁、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董事长
代建是实现价值共享的好赛道
长期来看整个房地产行业规模进入收缩阶段,投资和开发以及专业服务在逐步分离,代建行业应运而生。代建是非常好的赛道,这两年规模稳定增长,但代建不是一个简单的收费过程,而是以价值创造为基础,实现价值共享的过程。[详情]
-
王健飞 鼎信长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金融和不动产行业结合模式需要做五方面探索
房地产作为支柱行业,资产运营模式、金融业和不动产行业结合的模式需要一个重大调整。第一是去杠杆,第二是降周转率,第三是提升行业开发建设的科技含量,第四个是租售并举,第五个是延长房子寿命。[详情]
-
郭伟 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城市存量资产转型赋能领域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新经济产业类型不断涌现,产业园、物流地产、数据中心,包括目前比较火热的长租公寓,养老社区等等,已经伴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存量资产赋能做了大量探索,相信在未来这些领域大有可为。[详情]
-
朱春晨 美的置业睿住智能总经理
智能空间是房地产行业下一个风口
对房地产行业来讲,空间的概念不仅仅是房子内部,还有社区、商业、园区等。智能空间应该在体验升级、场景创新方面带来更多体验,智能空间也许就是房地产行业下一个风口。[详情]
-
李汉明 立邦中国TUB事业群总裁
设计随需而变,启迪行业创新
所有的品质首先是设计出来的,所以要做的是设计随需而变,启迪行业创新。同时还要做品质引领,严守可靠的标准,有方案集成的能力,整合交付的能力和生态协作的能力。[详情]

2023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榜单
- TOP100
- TOP101-200
- TOP201-300
- TOP301-400
- TOP401-500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排名 | 企业名称 |
---|

- 年度特征
- 企业规模
- 风险管理
- 盈利能力
- 成长潜力
- 运营绩效
- 产品品质
- 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
-
1.市场全年低位运行 稳市政策层层推进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下降均超20%,全年维持低位走势。其中,在前4个月,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和累计销售金额同比呈较快下跌态势,随着中央下场救市力度逐渐加大和地方保交楼、稳民生政策应出尽出等利好刺激,同比走势逐渐企稳。其中,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呈波动下跌态势,12月末24.3%的同比跌幅为全年最大;商品房累计销售金额同比自5月末达到低位后呈波动上升态势,四季度同比跌幅稳定在26.1%-26.7%之间。
-
2.综合实力中海第一 行业排名变化较大
-
- 2023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前三位由中海、万科、保利占据。其中,中海超越万科,升至第一,保利保持第三,华润、碧桂园、龙湖、招商蛇口、金地、绿城、新城分列第四至第十位。相对2022年,TOP10变动率为10%,TOP50变动率为30%,TOP100变动率为21%,TOP500变动率为23%。
-
-
3.华南东北占比提升 中部房企明显缩量
-
- 以TOP500房企总部所在地区域为标准进行划分,其中,华南地区占比24.4%,东北地区占比2.6%,比重较上年有所上升;华东地区占比37.6%,华北地区占比16.0%,中部地区占比12.6%,西部地区占比6.8%,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华东、华南企业数量占比超六成,较上年进一步提升;中部房企数量占比较上年下降2.02个百分点,降幅最大。
-


经济政策环境: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宽松政策渐次出台
-
- 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 2022年,在房地产行业延续深度调整、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过程中,房地产政策在延续“房住不炒”定位的同时,继续向宽松维稳转向,且政策力度逐渐加大。具体来看地方层面,2022年,地方累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895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宽松性政策717条,紧缩性政策72条,中性政策106条。宽松性政策占比超八成,房地产调控步入全面宽松周期。土地方面,2022年,集中供地模式在部分城市有所转变,多城取消执行“一年内公告、拍地最多不超3次”的相关政策,而是适度增加了供地批次。
市场运行情况:整体市场急速降温 地区分化持续加剧

-
- 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急速降温,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均大幅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商品房销售金额133308亿元,比上年下降26.7%。
2022年,在全国商品房市场多项主要指标大幅下滑的同时,各地区的销售情况也在进一步分化,东部和中部地区销售金额占比继续上升,西部和东北地区占比持续下降。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集聚效应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房地产市场韧性也相对较强。

行业发展格局:风险因素集中释放 行业未来喜忧参半
- 2022年是房地产企业风险集中释放的一年,房企违约债券数量大幅增长。受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民企经营困难,盈利空间压缩,信用资质恶化,是债券市场的违约主体。
2022年房企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出售资产意愿增强,同时政策层面明确金融支持出险房企项目收并购,鼓励AMC、银行参与出险房企项目收并购,上半年全国涉房收并购保持较大体量,下半年收并购持续推进,多地设立纾困基金推动风险化解。参与市场收购的主力以国企、央企为主,优质民营在获得更多金融端支持后,收并购行为愈加频繁,外资港资公司也在积极寻找内地房地产市场机会。
企业经营动向:战略收缩回归主业 聚焦完善交付体系

- 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市场的基本需求和合理的利润空间依然存在。业务结构方面,面对融资困难、去化下行等挑战,许多房企通过收缩多元化业务回归主业、出售优质资产、调整组织架构降本增效来等方式,获得资金回笼提高现金流。
在业务结构及组织架构调整的同时,各大房企为应对交付压力,着力搭建并完善交付体系,促进自身交付“质”与“量”的提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9月,是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并经上海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国内首家具有法人实体地位的专业房地产研究机构。汇聚了来自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数十位知名学者和上百位业界精英,形成了一支专业、高效、务实的研究团队。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