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30 15:00:58来源:中房网
时间:9月24日(16:30-17:00)
地点:人民网演播厅
主题:绿色住区“未来时”
嘉宾:开彦,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
朱彩清,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秘书长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人民访谈间。从今年10月1日起,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持编制的《绿色住区标准》将正式施行,该标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发展首次从单体建筑延伸至住区,也可以说是由点到面很大的突破。今天我们的演播室非常荣幸请到了《绿色住区标准》编制组负责人、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被称之为地产教父级领军人物的开彦老师,和他同行的还有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秘书长朱彩清女士。欢迎二位的到来!
【开 彦】:大家好。
【朱彩清】: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两位老师今天做客我们的演播室。首先想请问一下开彦老师,《绿色住区标准》的建立以及施行对于整个地产行业有什么意义?
【开 彦】:这应该是一个大事。大家都熟悉的就是都在做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中国已经做了十几年了,2002年开始。十几年当中,对于整个绿色建筑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绿色建筑虽然起来了,但是目前还是一个初步阶段,因为绿色建筑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还是比较小,所以受到局限,特别是我们目前处在房地产转型、新型城镇推出的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绿色住区标准》的推出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本身不是一个纯粹房地产的事情,它需要整体行业的发展(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文化发展),是牵连在一起的。而我们《绿色住区标准》恰恰相反,硬件建设,就是我们房子怎么盖,房子怎么做,这个领域当中非常重要的。我们做了十多年了,在这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在涉及到建筑的群体,几栋楼组成一个环境,延伸到一个住区,一个城市的城区,一个新镇、一个新城,甚至包括我们现在提倡的生态城、智慧城,这样大的领域当中,实际上都包含了需要指导、需要拿标准去执行。硬件建的怎么样,要把它建好,建成一个非常富有方便、舒适、健康、配套非常齐全的大的城市机能结构,所以里面的内容很多,绿色住区标准会对新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推动,特别是城镇建设的推动,起到引领方向性的指导文件。
【主持人】:谢谢开彦老师非常具体的介绍。现在经常有提起到要建设美丽中国,对于绿色建筑的倡导也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开发商也是打着绿色建筑、绿色地产的旗号,以这个卖点吸引消费者。在现在这种绿色建筑充斥在市场当中,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究竟绿色建筑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对于这个定义又是什么呢?请开彦老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开 彦】:您提的这个点是当前一个非常大的焦点问题。这个焦点问题大概分成几个方面。第一,怎么来认识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含义是什么,准确的定义是什么?这一点不明确的话,我们会做出很多偏见的,或者偏向的事情来。
我想讲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关于绿色建筑的定义,我认为主要是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对资源能源的整合问题,充分发挥资源和能源的最大化,它的效用。简单地讲,用一度电、一吨水、或者是一片山、一片林子,在这个情况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最大的作用。一份东西能发挥三份作用、四份作用、五份作用,这样就叫最大化。最大化的东西非常重要,我们提倡绿色,就是要发挥它的资源、能源、自然为我们服务。我们还说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保护我们的资源能源,为今后下一代人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能够更好地发展,资源能源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对资源能源方面的理解有些简单化。比如,只讲到节约,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吨水,节约一个土地,这样来节约,光谈节约的东西不是绿色的精神,绿色的精神主要还是在一份力发挥三份作用、五份作用,最后的结果是达到节约了,但是这当中绿色建筑的结构和原则不是完全一致的,单纯节约是不够的。住土坯房,过苦行僧的生活,我们可以不吃不喝不穿,这也是节约,但是这种节约不是绿色建筑的节约,绿色建筑的节约是积极的节约,是活力的节约。
二是对环境的保护。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时候,不要轻易去扰动大自然、扰动环境、破坏环境,这句话好说,但是真正做到的话,也不是很简单。比如垃圾处理,垃圾处理看起来好象是很简单,不就是垃圾嘛,处理了就行了,实际上它带来很多科技处理、环境破坏的问题。对建筑业讲起来,它的垃圾的量,实际上不是垃圾,很多都是新的材料,我们刚刚拿到建设材料运到工地去,结果通过一个不正确的施工方法,落后传统的一种保守的施工方法,使得新的材料,新的设备,就可能因为不当行为产生很多垃圾。我们现在建筑垃圾很多,比如家里做装修,住进去以后,有墙、有设备、有电器,你觉得不满意,就把墙也拆了,水管也拉掉,电器也拉掉了,就变成垃圾出去了。据统计,一家装修的建筑垃圾量达到一吨到两吨,这么多垃圾,这种材料本不应该是垃圾。现在很多的技术问题、理念问题,不去破坏环境,因为垃圾本身去填埋,会产生很多的破坏。
三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性化、人本主义,我们怎么通过绿色建筑,通过建设行为真正地去体现人的价值,体现对人的关怀。我们通常说的,要做舒适度、健康度、安全度,方便程度,这些方面都是绿色建筑所要追求、要打造的。如果没有很好的方法,通过建筑、环境去体现对人的保护,对人的关注,这个东西就没有方向,真正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来。所以,对人的关怀是最大的。总的来讲有三条,一条是资源最大化;第二,对环境的保护;第三,对人的关注,体现人本为主。
【主持人】:也就是说真正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节约以及做做绿化就能实现的,最主要的是能源的节约和人文的关怀。
【开 彦】:绿色建筑讲原则、讲理性,讲打造内在的东西,打造一个社会,所以绿色建筑通常说,创造一个绿色社会,要培养我们的绿色生活行为方式。实际上这个都包含在我们做绿色建筑、做绿色住区当中所要倡导的东西,这是最后的、最主要的一个追求的目标。
【主持人】:相对于绿色建筑来说,绿色住区应该说涉及的范围更广泛,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绿色住区是不是就是我们未来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
【开 彦】:小康不小康,倒是也是另外课题。小康是另外一个标准,当时做小康也是我提倡的。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区,究竟差别在哪里?为什么现在要做绿色住区了?绿色建筑还没做好,为什么绿色住区提出来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而且是大家所关心的事情。大家通常所说的、做的绿色建筑,而且绿色建筑在房地产商里面,我们的产品商、物品商已经形成一个很好的目标,大家都在追求这个事情。老百姓目前有的不太关心这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绿色建筑,大家耳闻目睹,已经看到很多建筑出来了,所以全民都在关心绿色建筑的事情。但是绿色建筑本身,从它的定义讲起,绿色建筑,是它研究的范围是一栋建筑,一个工程。
研究的范围当中,只是一个工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它的建筑设计问题,它的施工的问题,它的材料的应用问题,它的节能问题,它的对能源的使用的问题,包括舒适度、健康程度。但是毕竟它是一栋楼,涉及到一栋楼以外的东西,很可能就顾及不到,而且涉及不到。恰恰相反,对外部的环境,建筑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周边的环境对建筑本身的影响,实际上是分不开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更大。刚才我说的,我们研究了绿色住区是一个群体,就是三栋楼、五栋楼、十栋楼组成的一个环境,一个组团环境,这个环境构成生活方式,邻里之间的交往,邻里之间,老年人、小孩的照顾,公共设施、公共配套、公共环境,一切方面的东西都会出现的。这些东西需要去研究,需要去整理它。
我们现在说的是小范围的东西,如果再扩大,扩大到一个街坊,一个社区,再扩大,一个西城区、朝阳区,这么大范围内怎么做,牵涉的范围更广了,涉及到城市建设问题、城市道路组织问题、出行方式问题、绿色出行问题,包括文化怎么延续,我们民族民风怎么发展。这个不是很软的东西,和硬件没关系,实际上和我们的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环境建设都是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有了这个绿色建筑标准以后,通过我们的条文、我们的指标体系来确定城市的发展,指导城市往更合理、更人性化、更有利于节约、有利于整合资源、有利于提升我们生活水准的方向去发展。这个是很大差别的。你的研究范围受局限,我的范围领域很大,我们有这么大的领域,资源整合可能性更大,能力更强,效果会更好,而且涉及到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发展。
另外,做绿色住区,对我们将来的城市化、小城镇的发展,城镇的发展,都是会起到很好的带动和整合作用。就像我们现在信息城镇化的问题,有了这个标准以后,我认为让领导、让各方面的策划,社会发展,都会心中感到很有数,一个很好的指导性的文件。
【主持人】:因为我们现在绿色住区的标准马上就要实施了,10月1号。整合了各方的资源,如何推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请问朱秘书长,我们在推广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朱彩清】:人居委是隶属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委员会,我们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现在叫“两会”。“两会”作为我们房地产领域最大的一级的社会组织,它汇集了整个房地产领域三千多家会员单位,这些会员单位基本上涵盖了整个房地产这个领域各个链条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组织。我们9月12号也刚刚开完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在这个论坛上面向两会的会员单位,面向社会就发出了征集贯标单位和共建项目的倡议。因为绿色住区的标准是一个行业协会标准,行业协会标准就有别于我们的国家标准,我们首先在我们的两会的会员单位当中,开始进行实施和推广。在这方面,两会的这些领导,各级领导也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刚才开总也讲了,绿色住区标准在行业里面确实是一件大事,因为相关的标准我们一直没有,就是刚才您谈到的这个大到中国梦,小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甚至一个社区的组织建设,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
我们首先是要在两会的会员单位当中推广,其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我们是要征集共建项目,为什么叫共建呢?因为我们在推广这个绿色住区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绿色住区的这些理念和这些内涵,不管是百姓,包括是一些开发单位、设计单位,对这个理念的认识还是存在着有好多误区,就是刚才您谈到的,是不是我种点树就绿了,我绿化景观,这方面有好多好多误区,特别是我们的设计院,还有我们的这些政府部门,我觉得应当是首先去学习、贯彻这个标准,因为这样的话,只有这个人才的队伍有了这些资质,有了这些精准的认识和对这个内涵的把握,我们才能够谈得上去认真地落实这个标准,才能够让这个标准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现在正在组织我们的编制组做培训的教材。就是说打算在这个共建项目的培育过程当中,首先要把共建项目的团队,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运营、管理、物业这方方面面的团队,把这个标准去吃透。
【主持人】:不仅仅我们是有了这个政策,有了这个标准,在之后的实行过程中,如何去评估,如何去监测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我们标准当中有没有完善这一方面的一些问题呢?
【朱彩清】:人居委在这方面的工作模式相对来说是非常成熟的。今天拿出这个标准不是经过专家组或者编制组经过几年编了这么一个标准,我们是有了很多这样的基础,因为人居委最早成立之后,我们是从研究住区开始的,最早从2003年、2004年的样子,我们就从研究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开始,在这个研究的过程当中,大约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们在全国做了一百个这样的人居环境住区的试点项目,去完善、去验证这些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是建设部的一个课题,我们完成了这个课题的基础上,又承接了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这样一个课题,这个课题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国际化,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
随着标准的升级,我们的工作模式也在升级,也在完善。在这个具体落实的过程当中,我们为什么叫共建呢?就是说和这些行业内,我们在两会的会员单位当中,我们打算是首先选取这些有实力、有规模、有追求的企业,先行开始共建,就是在这个共建的过程当中,一边是培育,另外一边是在这个项目的不同的阶段,比如说它的规划设计方案前期的阶段,还有中期建设的阶段,后期竣工验收的阶段,我们都制定有严格的工作程序。我们的编制组还有专家组,会全程去辅导这个项目,去监督这个项目,去跟踪这个项目,把它按照我们这个目标去完成。
【主持人】:从前期到后期都是非常完善的一个体系。在刚才的采访当中开彦老师也有提到,我们现在不仅仅要有绿色住区这个物质上的概念,同时精神层面上也应该是有绿色生活以及绿色理念这么一个想法。具体到精神层面上的绿色生活、绿色理念,应该如何去定义,并且如何去实现呢?
【开 彦】:你讲的实际上是我们软环境的建设。硬环境的建设当中,实际上内容更多。比如在绿色住区当中提倡开放式住区,为什么是开放式住区呢?开放式住区实际上把邻里的单元缩小了,缩小到200人-300人的邻里关系。安全单元同时也缩小了,这样我们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小区的方式,我们开发商本身很大的,一开发就是十万平米、二十万平米,甚至一百万平米,不管多大,开发商都愿意圈起来,做得像城堡似的,站着两个保安在站岗,任何人不能进来,实际上这是一个形式。大的小区,人管理不了,我们通常说的,邻里关系最合适的人群大概200人-300人,超过这个实际上失去意义了。我们做开发住区,一方面加强邻里的关系,一方面让邻里的市民、住民能够很容易接触城市,很容易享受城市的文明、城市的设施、城市的设备、城市的环境。开放式住区是我们今后城市化当中值得推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大的发展模式。尽量做开放式的。开发商可以搞住区,和城市共融、共享,共同发展,共同来产生价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二,我们非常提倡步行街,提倡绿色出行。步行的系统,实际上就需要我们架的路网,让市民出行的时候非常方便、非常便捷,达到你的目的地。比如出行500米之内有车站,有小学校、有托儿所,有商店。出行一定要有公园,200米之间就有小绿地,你就可以休息。步行是非常重要。步行也创造步行非常好的环境。比如说我们通常叫友好步行。就是步行街很舒服,很开放,你周边的环境、你的景观,周边的小物品,比如旁边一个坐凳,你的道路的一些铺设,都影响你的情绪。很难想象你坑坑洼洼的,到处是不入眼的东西,很难去步行,所以一定要创造非常好的环境去步行,步行也是我们人居环境主张的。不光是步行,我们还提倡步行街,有个非常好的能够休闲、能够停留的、能够享受购物快乐的那种步行街的环境。这是步行。
出行我们提倡方便,尽量要坐公共汽车,尽量减少小汽车的使用。第三方面,我们要讲究配套。要很方便地到达各种的你需要去的地方,有文化设施、俱乐部、有会所,有餐厅,有餐馆,有文化的设施,这些设施都配置齐全,当然城市大小配置,有的是住区配置,有的街道配置,有的城市配置,不一样,在这些方面,究竟怎么来划分,怎么来分配,怎么按类去配置,我们在我们的绿色住区里面都有。这些都符合我们绿色建筑的原则、原理方法,是非常好的。当然还有很多的理念。我不一一说了。
我觉得我们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刚才你说的文化方面,实际上我们绿色住区是提倡对街区原来所有的文化古迹、文化遗留、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护性的开发。另外,提倡能够通过我们的环境、空间的延伸,空间的序列化,能够创造一种人际之间的交往活动,能够提倡一些原来的地方风俗习惯,民间的文化的遗存。同时,我们还可以创造一些文化,我们新时代发展很快,我们手机很快,我们的网络很快,所以,通过这些东西还可以产生一些新的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
这些都是我们通过硬件建设,我们有小区,在北京就有小区,叫金地格林小镇,我们把它叫做潜能小区,为什么叫做潜能小区呢?因为小区通过它的规划设计,很不起眼的没有什么大广场、大绿地、大的建筑,但是它很亲切,很融合,这个小区里面通过它的空间设计非常愿意出来交往、出来交流,同时组织很多活动,比如小孩的唱歌比赛、图画比赛、朗诵诗,有时候组织出行、旅游,这个小区很多潜在的非常好。所以叫做潜能小区。潜能小区就是我们人居环境所要提倡的,所要打造的东西。这些都是文化方面的东西,通过绿色住区的打造,来建设我们所理想的这种生活环境、生活方式。
【主持人】:您谈的这些也在一方面印证了您之前所说的非常注重人文关怀这一方面的内容。开彦老师近几年来一直是非常注重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住区这么一个概念。在您的想法当中,您认为标准的绿色住区的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幅景象应该是怎样的?并且您觉得像我们现在这种社会环境,多少年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呢?
【开 彦】:多少年,实际上只要做,今天做,明年就可能体现到。当然随着时间一长,我们的普及程度一高,不光我们的小环境能够富有这种亲切感、和谐感、方便感、舒适感、健康感,同时,我们还可以延伸到更大的城市范围里面去。这样的话,在我们的条文里面,做了大概九方面的规定,前面当然是关于定义、术语,最主要有七条,七条当中,刚才你说的,描绘了我们未来的绿色住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包括什么呢?包括对现有的场地的改造、利用。现有场地里面,场地本身可能有山有水有树林,有地形地貌,有水系,这些东西你怎么去整合,怎么去弄。
我们过去很简单,房子全弄齐了,推土机一推推平了,我好盖房子,这样也痛快,也方便。但是绿色住区不是,尽量少破坏环境,少破坏地形地貌,少去打几棵树,保留原来的状态,在原来的状态底下我们搞建设。开发商当中有一个口号,就是把房子轻轻地放在大自然当中。这个非常生动,当然我们很多小区往这边靠,但是不一定能做得到。这是对场地整合。场地整合还包括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地里面有很多有害物质,特别是化工材料的东西,有的还有镭,发生致癌的这些射线,这些东西要把它整治好了。
第二个,讲的是怎么做规划设计。刚才说的,包括我们开放住区,和城市的关系,怎么来配套。
【主持人】:您这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也是从多方面来让我们的小区不仅仅是说简单的一些设施,简单的一些开发商所做到的,就能意义上称之为绿色住区了。
【开 彦】:过去就是盖房子。
【主持人】:实际上让开发商和住户共同建设。
【开 彦】:房地产商是为了追求利润,房子盖得挺快、挺好,但是为这方面的打造、对这方面的处理目前看是不够的。很多质量不够、品质不够,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将来品质问题、我们的环境问题、我们的健康问题就会有很好的指导。
第二方面,刚才说的城市的价值,我为城市做贡献,城市为我服务,我利用城市的设施,同时也为城市增加很多的设施。这个城市的价值问题。
第三方面,绿色交通。提倡加密路网,北京市的路网和国外的相比,路网是偏大的,我们好多军区大院,一个军区大院占了好几公里长,这个对我们的道路堵塞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这种现象在我们北京地区是很严重的。这是绿色建筑的一个方面。
第四方面,人文和谐社区。就是打造和谐化。
第五方面,资源能源,资源能源很节省,我们开销的电费、水费,能源很少,花销很说,但是舒适度很高,高舒适度,低能耗、低成本、低费用,这样的东西才是我们打造的真正需要的东西。
第六方面,我们提倡的健康生活环境,包括我们声、光、热、空气质量,就是室内的空气环境,特别是PM2.5,大家都很关心,在室内,室外方面克服不了,暂时克服不了,但是室内怎么改善,能够避免PM2.5适当的影响,我们在室内之苦。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通过一些方法把它做到在室内能够达到PM2.5,PM2.5的指标、方法也有。
第七方面,盖房子要有长期性,不能够卖了房子,我就算了,我是全程式的,从设计开始,到建造,到使用,到最后的老旧了拆除。这个过程怎么让它绿色,保证绿色的东西,这个施工过程当中,怎么来保证它的绿色施工,不去干扰居民,不去产生这种灰尘。使用过程当中,验证过程当中,设备的保障,线路的保障,结构的保障,这些保障我们叫物业管理,或者叫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住区的管理,也叫做全寿命管理。
你刚才说的,我们将来打造什么样的住区形式,这个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将来非常美好、非常理想的一种美丽住区、美丽村庄、美丽城市的一个非常好的蓝图。
【主持人】:非常感谢二位今天对于《绿色住区标准》的全面的解读。
【开 彦】:刚才我们朱秘书长说了很多了,要做好这个绿色住区的推广,一定要吸收我们过去在十多年当中推行绿色建筑本身推广的一些不够或者不足的地方。我认为不足的地方大概有四大方面,第一,认真地去把住宅的标准再进一步完善,我们有了这个标准还不够,还要做一些配套的标准。比如,配套的实施标准,也就是原则条文了,将来的实施怎么去实施,最好有一套实施标准。刚才你说的评估检查标准,监督质量的标准,这个标准要相应地做,东西做出来,做得好不好,得有人去管,有人去弄。为了做这个东西,要建立一套监理机制、专家咨询的机制,这个机制是第三方面的,就是建立这些完善的管理机制。第四方面,要注重培养人才。
有好的东西,如果没有人去做主导,去培训、执行、检查,去完成它的理想目标。这个是做不成的。人才就需要培养,就是培训,我是非常想,呼吁政府能够一起来做,通过发资质,资质证书,你有资质来做,国外叫IP人才,我们也可以叫绿色工程师,有了这个绿色工程师的认证书,你可以做这个东西,我要做绿色住区、绿色建筑,有绿色建筑工程师的把控,三个人、两个人,哪怕一个人,是有资质的人,我就能做好这个项目,带好这个项目,就能管理好这个项目。人才培训很重要,资质证书很重要,不光有绿色工程师,将来还有绿色结构工程师、绿色设备工程师、绿色材料工程师,这样一套东西做出来以后,对我们做绿色建筑、绿色住区,以至于绿色城市,将来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在国外都是非常成熟的经验。
关于配套的东西,配套的标准,除了这个以外,将来最好经常有一些对好的案例、先进的案例能够汇集,能够互相之间交流,你做的哪好,我做的哪好,我这个产品是以什么理念、什么方法去做的,通过设计手册的东西,把它认真地贯彻进去。我们非常想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以后,能把这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地推上去。而不是急于地今年推出去了,明年就要看到结果,我不是希望这样的,而是希望能够逐步逐步地打造,从人的心里头,行为方式上。
【主持人】:做好稳定的基石。希望今天通过我们的平台呼吁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非常感谢二位今天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非常感谢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