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
一个人居环境实践的创新行动
□ 彭春芳
背景:人居环境,一个时代关注的问题
世界范围内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二”会议将人居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变成了世界性的行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199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并于1994年至1998年的五年间,在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举办了四次关于人居环境的学术会议。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相应开设了“人居环境”课程,重庆建筑大学召开了有关山地人居环境的国际学术会议等等。各种有关人居环境的研究和论坛消息频传,越来越多的省市将取得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就列入政府执政目标之一,一些城市还荣获了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建设部在2000年专门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以更有力的促进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部分省市还相应设立了地方“人居环境奖”。
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关注的问题。
一、契机:城市化入手推动人居环境,时不我待
现阶段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正面临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契机。目前,我国的城市数量已经达到668个,城市人口数量超过5亿。在未来的20年,我国还将有3亿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将使本来就突出的城市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同时也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契机。越早、越自觉的展开人居环境建设,就越有可能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先机。有专家指出,如果在今后二三十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各个方面都能成功地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则可以奠定今后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人居环境的繁荣与健康。相反,如果人居环境建设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错过城市化发展的大好时机,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事业将必须再次经历先破坏再保护的曲折道路,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从城市化入手推动人居环境,时不我待。
二、提出:推进工程,人居环境的先行者
1993年前后由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三人,结合中国国情和建筑业现状适时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该学科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村庄、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提出以来,一方面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均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复杂性,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无从着手的困境。人居环境建设需要由概念推向具体的行动。人居环境建设呼唤先行者。
2003年11月,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针对现阶段中国人居环境建设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在“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上发起了《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倡议书》,主要包括: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住区人居环境生活品质、资源能源和绿色环境保护、健康住区居住生活方式、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城市文化传统和居住文化、城市功能更新改造工程七大纲要。其重要意义在于系统地提出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将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由概念推向具体的行动。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业界的积极响应。由此,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开始在中国的建筑界和房地产界展开。
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主要包括三大块工作内容:(1)城市区域化发展模式与形态;(2)核心城市的功能更新;(3)小城镇发展。由于我国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已经进入一个追求居住环境、讲究居住生活品质、提高建设质量水平的新的人居环境时代。大规模房地产成片开发正在城市核心区、近郊区和广大的新村镇中形成态势同时暴露了不少的问题。为顺应潮流并积极引导规模住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优良人居环境和新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需求,最终人人享有美好家园,推进工程将规模住区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
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的实质就是把住区建设和旧城镇改造过程作为重塑城市形象的高度和标准,在未来几年内,通过对旧城镇的改造和新型城市住区的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加配套,提高和根本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水平。通过核心地产和主流地产的开发,提升所在城市的城市化水准,通过城市人居文化再造计划,使城市开发不仅仅停留在居住小区的简单要求上,而是要追求打造更人文化的社区,为社区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住宅社区的文化品质。这里的“新城镇”不等于放大的居住区,更不同于约定俗成的小城镇概念,而是在推动新城镇建设发展同时建立一套城市化建设指导模式,去创造一种城乡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生活水准。
三、具体目标:
(1)研究并倡导生态城市、绿色城市;要有充分的阳光、绿色、空气和水的健康安全城市;能有效避免噪音、大气和水质污染的城市;
(2)研究并发展城市形态:倡导街坊式的住区布局,提高现代住区规划
建设适应新城镇发展必需的应对能力。
(3)研究并倡导在住宅开发过程中,将公益设施与环境绿化同步配套到位,并注重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及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创造出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
(4)高度重视追求技术创新,追求产品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新阶段。研究并倡导用科技手段,实现住区开发与新城镇建设的实质性进步,解决开发、经营、实施、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改革技术支援体系,提高规划设计产品质量,供给优良部品、材料,加强施工组织与质量管理。
(5)研究并倡导通过市场化模式,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新的城市地产模式、新的城市化模式、新的城市运营模式,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和道路。
四、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理论与实践并重
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现状问题为导向,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方面,为了做好这个行动工程,人居环境委员会积极筹备和启动建设部重点科研项目《城镇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研究》。该科研项目汇聚了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人居领域资深专家、规划设计人员、房地产开发商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将通过近两年的专项研究和数据论证,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把人居环境研究从一般理论概念层面,推向科学评价的层面,也为推进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建立中国人居环境住区新标准。
另一方面,“推进工程”积极开展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建设,以城镇住区和小城镇为主展开研究性工作,通过试点项目的建设,把人居环境和新城镇发展的创建工程落到实处。“推进工程”将在全国吸纳部分具有人居环境建设基础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产开发项目作为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一方面通过试点收集和积累原始评估数据,一方面可以对评估标准进行试运行,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加以论证、充实和修改。
五、成果:战略联盟共创人居辉煌
中国人居环境奖主要是通过表彰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城市、村镇、单位和个人,达到鼓励和推动人居环境事业的目标,与此相比较,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更大的现实意义在于直接为地方政府、开发商服提供人居环境建设的概念、目标和技术支持,从而使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技术部门形成一个战略联盟,共享资源,共同努力推进我国人居环境建设。
目前,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在全国已经有三十几个开发项目申报,有11个项目获得了批准立项,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前不久,金都房产集团将今年新开发的五个房地产项目全部加入“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金牌建设试点项目”,成为首家集团型金牌建设试点单位。对于“推进工程”共建人居的这种方式,金都房产集团总裁吴忠泉认为: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技术体系从中国人居住的广泛需求考虑,全方位地提高住宅小区的各项品质,技术指导非常全面;同时整合优质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专家为我们提供的指导,贯穿规划设计、施工组织、验收整改等各个阶段。这是提升项目开发品质的最强有力的助推器;还可以为公司培养一支运作高品质住宅项目的团队。
六、未来:人人享有美好家园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吹响了全面推进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的号角,展示了未来发展与住宅建设水平提高的宏大前景。今天住宅产业化已深入人心,住宅与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推进机制正在形成。作为一项系统性战略推进工程,未来城市住区的研发与实践极大地关乎于国计民生。
目前,从事中国人居环境建设及相关产业的人士,正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力和学习力,谋求在这一领域与世界同步。
未来,一个并不遥远的概念,掌握在今天我们的手中。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居环境事业将再有新突破、再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再攀新高峰——最终人人享有美好家园。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