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领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

彭春芳2011-08-18 16:09:00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之二

 

绿色引领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

——业内专家解读《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价值与意义

    “这是目前我所看到的针对国内城市开发最完整、最细致、最具有领先水平的一部建设导则!”在住建部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的验收结题会上,评审专家对于课题成果《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建设导则,能够获得业内资深专家如此高度的评价?在快速城市化仍将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该建设导则是否能够真正起到系统指导和行业引领的作用?我国大规模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的城乡开发又将如何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为此走访了业内多位知名专家与学者:

    住区层面的绿色标准尚属空白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未来十到二十年,仍将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将会面对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人们还将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王涌彬认为,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改变我国城市持续性粗放型发展模式,建设绿色住区,创建低碳城市,正在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德中建筑协会副主席、洲联集团副总经理卢求对此十分感概。他说:“目前中国大规模、快速的城市化及乡村建设,急需真正绿色的可持续理论体系的指导。这一方面国内是比较欠缺的。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并且在理念宣传、配套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真正缺乏的是科学的、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他认为,《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的最大价值在于为现阶段尚属空白的中国绿色住区开发建设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并能够提升产品核心价值的系统指导体系。

    翻开《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体系分为可持续建设场地、城市区域价值、住区交通效能、人文和谐住区、节能减排效用、健康舒适环境、全寿命住区保证七大章节内容。引人注目的是,与一般绿色建筑和住区建设体系仅仅将绿色的“注脚”落在科技、节能上不同,该体系还包含了开放街区、步行交通、商业布点、地方文脉传承、保持住区的多样性、提供就业促进社会公平等大量住区社会层面的内容。

    对此,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说,绿色住区的内涵应该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资源、能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居住环境健康舒适。它不是技术的简单叠加,其最终的目标是要为绿色、环保、低碳的健康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施,并通过室内外环境空间的布置和安排促进这种绿色生活的良性发展,因此绿色的内涵不能仅仅停留在科技和节能层面,而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完整定位,最终实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他说:“我们在开展住建部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住区层面的绿色标准在国内尚属空白。由于绿色住区体系包含了城市公共功能,较之绿色建筑,内容更为丰富,体系相对更复杂,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更多。因此,我们在国际比较和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以绿色平衡和精明增长的理念为指导,研究编制了住区层面的绿色发展建设导则,从城市开发、住区规划、居住舒适度以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层面全方位多角度的确立了绿色人居的具体执行指标,为城市开发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手册和技术帮助。”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绿色建筑项目主管靳瑞东提出,任何住区的发展都需要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建设导则》强调住区与城市的融合,包含了大量城市功能的建设要求,实质上不仅是对城市住区层面绿色发展模式的建立具有系统的指导作用,对于绿色城镇的建设同样是适宜的。

    体例编排强调创新 

    据介绍,《建设导则》由“必要项目”和“得分项目”两部分组成。“必要项目”是绿色住区建设必须完成的内容,而“得分项目”则可以根据不同地区,项目的不同环境和特点加以选择,选择的项目内容越多,总分越高,说明项目的亮点越多,评定等级越高。《建设导则》以评估得分的方式检查项目的运作状况。根据总得分的高低依次分为:A1级,A2级、A3级三个等级。

    开彦说,长期以来,我国规范标准编制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文字的表达过于原则和简略,容易造成不同的理解,而用词多为“必须”、“应当”、“宜”、“不得”等词语强制性的表述,缺少建议式、供选择式的表述方式,其量化程度和条文表述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导则》的内容编排和量化指标充分汲取了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层次式的表述方式。即每一条目都分为条文的目的、定量定性规定、技术措施三个方面。在提高标准量化程度的同时,进一步明确达到绿色目标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使导则具备可行、可理解、可查的特点。

    靳瑞东也认为,《建设导则》不仅涵盖了绿色住区开发要求的完整内容,表达方式上也更为清晰明了,量化程度高,更适合检查和评估。

    他举例说:“例如,为了鼓励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区域开发,减少小汽车的依赖,《建设导则》明确规定,项目所建场址应具有优良的公共交通服务,每天至少有60次或更多的可乘车次数。《建设导则》还具体规定了每工作日车次数60—124次得分为2分;125—249次得分为3分;250—499次得分为4分;500—999次得分为2分。”类似定量的表述在《导则》中还有很多,靳瑞东认为,标准体系量化程度的提高将能有效避免个人主观评分带来的偏差。

    《建设导则》还提出,无论南北、沿海与内地,评价内容是一致的。这是为了保持绿色住区体系的完整性。针对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可在权重方面根据地方进行不同的权衡。卢求认为,保持体系的完整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有些内容目前来看在实际操作中还不太现实,还是应该放在导则之中,因为这些内容是绿色建筑和住区最基本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完整性。

    模式创新有力促进成果转化

    在课题验收评审会上,课题成果转化成为评审专家们关注的热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金笠铭提出,在绿色概念满天飞舞的当下,给绿色建筑一个定性定量的概念,奠定绿色评估的科学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的关键是做好课题成果的转化。他建议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地区来应用这个标准;另外,要进行相应的基础培训和教育,将研究成果系统推广出去。住建部住宅建设与产业现代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正忠也认为,导则的推广应用,亟需示范项目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推广。

    对此,王涌彬介绍了《建设导则》在推广应用方面的创新模式。他说,采用理论研究与开发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技术路线来开展课题是人居委在多年的工作中探索和总结的成功经验。这样的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课题成果转化的时间,同时市场开发也能从实践层面对课题成果进行有效的修正和检验。

    他介绍,在去年以来人居委与陕西省咸阳市政府开展的人居环境建设战略合作中就很好的吸收和应用了《建设导则》的绿色成果。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编制《咸阳市住区人居环境建设指标体系》以全面指导城市住区人居环境建设,同时在咸阳市选择5个住区开发项目,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引导企业参与,人居委全程指导帮助,按照绿色住区的建设要求和标准体系,建立适于咸阳的绿色住区建设模式。

    为了将绿色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城市的开发实践中,《咸阳绿色住区建设评价综合标准》的编制除了全面汲取了《建设导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精神和评价内容之外,还设定了“责任部门”项,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团队和政府部门在绿色住区建设过程中各自不同的责任和任务。这对于整体提升城市区域价值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如同为开发实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拐杖”。

    绿色住区建设承载着人类追求生态、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理想。绿色住区不仅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亟需破解的一道难题,更是引领着世界城市建设和住区开发的方向。未来,我们将以何种方式栖居于大地之上,取决于今天我们的所做和所为,让我们携起手来,呼吁更多的政府与企业关注并参与绿色住区的建设中来,共同营建一个绿色城市家园。

    附:《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简介

    《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是住建部课题《中美绿色建筑标准比较研究》的重要应用成果,也是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在全国开展的近百个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和实践升华。《导则》吸收和消化了目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NC和LEED-ND的框架结构和原则精神,并结合中国的开发实际加以本土化,既保证了导则的国际化水准,又具有鲜明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这是国内首个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绿色建筑为目标并针对大规模住区开发的标准体系,具有较高的行业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目标:

    (1)可持续建设场地:强调场地选址的可持续性,突出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城市对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和对土地资源防治的综合利用。

    (2)城市区域价值:强调新建住区及城市更新项目与城市现有格局的融合以及对现有城市设施的利用,突出新项目对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注重新建住区为城市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升该区域价值。

    (3)住区交通效能:注重住区绿色交通效能,以建设紧凑城市的理念营造舒适的步行环境,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促进低碳发展。

    (4)人文和谐住区:注重住区的开放性和适宜的开发强度,强调使不同经济能力和不同年龄组的居民混合居住,并提供完整便捷的社区服务,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

    (5)资源能源效用:强调资源能源效用最大化,突出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倡导节能、节水和材料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的循环环节;注重建设垃圾减量化和既有建筑改造和利用。

    (6)健康舒适环境:注重健康舒适生活环境营造,优化住区环境及住宅室内环境性能,降低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的污染。

    (7)全寿命住区建设:注重全寿命住区建设与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城市精明增长。最大化地使居住者从中得益。

    知识点链接: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组团、小区、居住区三级: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城市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市住区由于规模较大,往往具有城市公共功能。


相关阅读:

·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系列之一

·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系列之三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