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2013-05-09 12:19:01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综合体的起源: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综合体

  人类的一切观念,甚至一切幻想都不能离开现实社会凭空创造出来。伦理、宗教、政治、法律的思想如此,人类所建造的城市与建筑也是一样。对于城市综合体,我们同样可以在社会层面上对其起源和发展进行解读。

  综合体作为一组建筑或一组功能的复合,必然是人类社会复杂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原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因而选择了群居的生活模式,群居的住宅围绕中间的某种功能空间进行环形布置。这个功能空间作为公共的活动空间,是原始人用于集会、庆典、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半坡氏族聚落分区中,在居住区中心有一座供集体活动的大房子,门朝东开,是氏族首领及一些老幼的住所,氏族部落的会议、宗教活动等也在此举行。大房子与所处的广场,便成了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中心。这种聚落中心,可以说是城市功能混合的最早雏形。

  稍后我们看到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原始综合体,在社会学意义上与此别无二致。古希腊城市的世俗中心——阿索斯广场(Assos),其平面为梯形,在较宽的底边建有神庙,两侧有大尺度、高两层的敞廊可以做商业活动之用。有的敞廊墙面饰以壁画或铭文,记录战争胜利、帝皇的授赏、城市法律条文或哲学家的格言。人们从各地聚集到这里,一边进行买卖一边还可以谈论各地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举行诗歌朗诵、演说活动等。古罗马的公共浴场在当时也是规模极为宏大的综合体。著名的卡拉卡拉浴场和戴克利提乌姆浴场都是将诸如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交谊室、商场等组织在浴场里形成一个多用途的建筑群。


  阿索斯广场

  在中国,情况稍有不同。宋以前的坊市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达千年之久。它创设了一个法治的城市商业空间,实现了对居民区和商业区的严格隔离,并对“市”进行官设官管,施以监控。在严格的户籍管理与宵禁政策下,政府规定“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没有市民社会与正常的商业生活,更高级的功能形式无从谈起。

  直到宋代,随着坊市制度的打破,城市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也得以增强。做为城市繁荣的象征,宋代“综合体”的代表——酒楼,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宋话本《赵伯升茶肆遇仁宗》这样写道:“城中酒楼高如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馐味,四面栏杆彩画檐。”词人用皇帝的视角,突出了酒楼在城市中特殊的地位。汴梁的白矾楼“三楼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西楼第一层高得可以下看皇宫,令人叹为观止。从功能看,酒楼外有供人观赏的彩楼欢门,内有设计各异的园林和休憩场所,陈列装饰图画和书史雅玩,更有吹拉弹唱的文艺表演和陪酒的美人,甚至自营制酒作坊……和古罗马的浴场一样,酒楼形成了一个功能复合的世俗中心。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任何城市——无论是小小的氏族公社还是人口过百万的长安城——都会需要一些世俗化的城市中心,用来完成一些在市政厅和教堂不能完成的社会活动。这些世俗化的城市中心,可以是庙会、坊市、酒楼……人们在这里交换信息、促成交易,这使得它们成为城市经济职能与商业文明的核心载体。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这些“综合体”会打上时代文化的烙印。

  现代综合体的诞生:城市中的城市

  探寻了“原始综合体”诞生的社会动力之后,我们还需要对现代综合体功能和形态的发展进行探讨。这一次,让我们把研究的时间点设定为现代建筑诞生之初,而地点则是现代综合体的诞生地——纽约。

  一战以后,随着美国的崛起,纽约逐渐取代了巴黎,成为了新的世界之都。而追溯现代综合体的发展历程,也要从纽约,从华尔街开始,因为再也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华尔街更能展现人类的商业活动是如何塑造城市形态的了。那一座座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竖立起来的摩天大楼,就是现代综合体的雏形。

  摩天大楼(Sky-scraper)这个词,是纽约人发明的。1883年,“摩天大楼”一词最早出现时,还是用来形容12层左右带电梯的办公楼。到1913年,公平人寿大厦(Equitable Life Assurance Building)已经把记录推到了38层、125万平方英尺的办公面积。大萧条之前,伴随着股市泡沫的膨胀,下曼哈顿增加了30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华尔街进入了帝国大厦、AIG大厦、GE大厦这些巨人的时代。

  在大楼高度上的竞争,并不是地产大亨们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着与古代综合体一样的社会逻辑。为数众多的金融公司以及庞大的办公人群,需要有一个空间载体作为他们进行经济活动的中心。而纽约荷兰式的街区规划和建设背景,使得高度变成了吸引和聚集人们的手法。

  除了高度之外,综合体的综合性也得到了强化。Ralph Walker,欧文信托公司大楼(One Wall Street)的设计者这样说道:“(综合体)不是一栋建筑,而是一座城市。”《纽约时报》则将这些高塔描述为“一个现代的垂直城市,……城中之城(City within a city)。”

  欧文信托公司大楼(One Wall Street)

  “城中之城”一词完美地概括了综合体的核心属性,不仅仅因为这些大楼具有庞大的体量,更因为其内部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城市服务大厦(Cities Service Building,后来的AIG大厦)里有个藏书16000册的法律图书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健身房、一个可供租户使用的会议中心。大楼主入口处有文具店、药店、书店、西联电报公司……更不用说各种档次的餐厅、发廊、美容美甲和诊所等配套设施。甚至还有广受租户欢迎的“摩天大楼小贩(Skyscraper peddler)”,在各个办公室之间兜售从零食到办公家具的各种用品。

  至于添加如此多元功能的原因,大楼当时的宣传册是这样写的:“我们努力使贵公司的人力机械(human machinery)运转正常”——丝毫不加掩饰的资本家口吻,正如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所隐喻的那样。当然,关键的原因是,综合化的功能设置为大楼的业主提供了更多的租金回报,而且吸引了那些重视节约时间、提升效率的租户。《纽约时报》将这种综合性视为美国的产业发展之所以优越于欧洲的一个竞争优势,并为这种新大陆超越旧大陆的图景而摇旗呐喊。

  现代综合体的发展:综合性不断增强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中之城”拔地而起,综合体的综合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特征就是建筑已经不满足于内部功能的强化,而是与周边城市环境进行系统整合。这种面向外部的综合性强化,在一开始并不是开发商主动的选择,而是山穷水尽下的无奈之举。

  让开发商感到无奈的核心问题就是交通。1935年的纽约人用“悲惨”来形容当时的城市交通。荷兰人最早做出的道路规划已明显不适合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交易员、文员、游客和第五大道的购物人群混在一起,如洪水一般冲刷着狭窄的街道。尼尔森•洛克菲勒和华莱士•哈里森,前者是洛克菲勒中心的负责人,后者是主建筑师,做出了极具示范性的探索。他们第一次将“内和外”综合考虑,将综合体的城市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说服了地方政府,在洛克菲勒中心增设了一个地铁站,并用地下连廊体系贯通地铁站以及周边的数十栋大楼,连廊两侧则分布着商场、写字楼、音乐厅以及大量的公共空间。地面交通得到了很好的疏解,人群被分流到一个舒适的全天候步行空间。商业、办公、酒店……以及其他城市空间,第一次被如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甚至,还有对各个功能单元建筑美学的追求。小约翰•洛克菲勒这样说道:“首要考虑的当然是财务上的成功,但必须时刻牢记建筑整体的统一性和美感。”一个在各个层面上都无懈可击的“City within a city”由此诞生,它不但强化了内部的综合性,还在城市层面强化了外部的综合性,从而塑造了现代综合体发展的标准型。

  洛克菲勒中心地下通道

  在此之后,众多的实践者们,在美洲、欧洲,随后又在亚洲进行着综合体的探索。约翰•波特曼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编制与协调单元理论,并实际运用于美国城市中心复兴。KPF的威廉•彼特森则认为设计应超越展示已有的社会现象,而是反过来影响建筑中组织的行为,强调综合体在多元化社区塑造中的作用。Jerde的乔恩•捷得强调场所营造——将众多元素混合到同一个项目中,创造出一个动态的、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这些元素,将不仅仅是商业、酒店、居住、办公,还包括娱乐、体验空间、以及自然元素等……

  至此可以发现,给城市综合体下一个准确、全面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它没有定型,并且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美国建筑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同一个位置上,具有单个或多个功能的一组建筑,但这只是一个最最基本的描述。归根到底,现代综合体因城市而生,因放大城市的正面效应、消解城市的负面影响而生。它作为城市的世俗中心,被寄托了众多对于城市的美好想象,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在各个层面上提升它的综合性,打造一个具体而微的城中之城。

  综合体的未来:梦想的回响

  谁也说不清综合体的未来会呈现出何种具体面貌,正如《小灵通漫游未来》所想象的“现在”,和我们所处的“现在”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但综合体的本质不会变。正如开篇所说,人类的一切观念,甚至一切幻想都不能离开现实社会。城市是综合体的母体,城市朝哪个方向发展,综合体就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城市要科技,综合体就会更科技;城市要生态,综合体就会更生态。商业文明和社会因素相互交织,使得综合体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面貌。但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综合体的综合性一定会得到加强。

  1946年,柯布西耶在马赛郊区设计了一栋可容纳337户、共1600人的综合性建筑——著名的马赛公寓。公寓的主体部分是居住用途,7、8层设置了商业和公用设施,在屋顶设有幼儿园和游戏场。柯布西耶把这种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称为“居住单位”。批评家们认为马赛公寓缺乏在人的社会方面的联系,没能充分发挥综合体的城市环境方面的潜力,但它依然不失为综合体发展方向上的一个探索。

  50多年后,丹麦的BIG在哥本哈根郊区设计了“8 House”。这个总建面达61,000平米的建筑呈一个拧巴的“8”字型,包含了3种不同类型的居住单元以及10,000平米的商业和办公空间。人们可以沿着建筑的退台花园从地面骑车前往10层的Penthouse,并且沿途饱览哥本哈根市郊的大好风光。设计师将其称为“三维的城市邻里单元”,居住、商业、办公、休闲……城市的各个功能沿着连续的步道和自行车道一一呈现于居民面前。城市生活具备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同时展开的奇妙魅力。

  “8 House”

  从一脉相承的设计思想上看,“8 House”仿佛是马赛公寓在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的回响。它们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但一样能够说明问题的实质。开发商和设计师在百年间所面临的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对城市依然怀有梦想,综合体就会是城市中最美好的那一部分。

  作者:姜鹏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选自《技术要点》34期《城市综合体》

  技术要点法律声明:

  文章版权归华高莱斯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本公司允许,不得擅自进行转载或作其他任何商业用途。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