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女”巧钓“金龟婿” ——大都市能量交换型小城镇发展的思考

2014-04-18 15:32:59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但凡工科院校毕业的男人都应该对此间的“生态”记忆犹新,校园之外纵有“剩女”万千,但在工科院校,畸形的男女比例造就了“一偶难求”的独特风景。同样的女生,出现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则吸引力全然不同。

  想来,真没有什么其他例子更能类比“小城镇”的微妙处境了——偏远的小城镇好比“剩女”,越来越面临“空心化”的困局;而大都市边上的小城镇,情况完全相反:我们在北京,每年都能看到许多年轻人告别家乡省会城市,来到远郊某镇上租房——为了争夺在大都市边上当一个“镇民”的权利打破了头……

  可见,“女生”和“小城镇”都具有极高的“空间属性”——“挨着谁”是第一竞争力!而我们今天讨论的,就是小城镇中的“工科女”——她们也许又矮又矬又穷——没关系,只要利用好“挨着谁”这一大优势,不但不愁没人喜欢,往往还能巧妙的钓到梦寐以求的“金龟婿”呢!

  大都市周边——“没有穷小镇、只有懒小镇”

  有句话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说的是年纪正好的女人,只要找对收拾的方法,都可以很漂亮——这句话套用在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真是无比贴切——此类小城镇在一个“近”字的基础上,占尽了“相对地价”和“相对环境”的优势。

  我们必须明白,就像工科学校的男女比一样:大都市与小城镇在人口规模、产业门类方面完全不处于一个级别——大都市的任何一个小类、小众,对于小镇来说就是一个大类、大众。可以说,大都市的某一类产业——哪怕是大都市厌弃的,如果能适当的加以引导,都足够周边小城镇作为主导产业的。同样的,大都市的某一类人——哪怕在大都市是弱势群体,如果能进行确定性的吸引,都足够周边小城镇发展壮大的。在国外,我们经常能在大都市周边小镇,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大都市里禁止的滑板运动,被小镇鼓励开展;在大都市里得不到特殊关爱的老人、小孩,在周边的小镇里找到了自己的专属空间。

  大都市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世界,只要对大都市的情况进行足够的细分,就一定能在这里找到适合小城镇发展的好机会。说句公允的话,“剩女”有社会原因,但“工科剩女”一定是个人原因——同样的,“穷镇”有社会原因,但“大都市穷镇”一定是自身问题。

  不要穷、不要懒——对于小城镇来说,首先必须有“勤思考”,就是必须想清楚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使命和适合把握的机会。

  第二要做到的是“勤收拾”,作为一个没有太多姿色的小城镇,其实不需要你收拾得多么花枝招展,需要的是通过“清妆淡抹”的方式在大都市人心目中独树一帜。

  第三个是“勤维护”,作为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的同时很可能丧失自身的个性,甚至在都市的扩张中逐渐消失。作为小城镇,不断的维护与大都市的关系,保持交往的温度,维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也是同样重要的问题。

  作一个“主动找麻烦”知心知己

  我们说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第一要“勤思考”,要对大都市需求进行足够细分,千万不要看不起小门类、小行业,千万不要随便排斥那些表面上不够光鲜靓丽的机会,越是大都市做起来觉得“麻烦”的事情,越是周边小城镇该做的事情。

  广东省汕头市的贵屿镇是经常发生严重内涝的地区,自然条件不佳。20世纪50年代,大批贵屿镇的农民开始从事收垃圾活动。90年代开始,周边的珠三角经济圈的众多城市开始兴起电子产品制造业,以致大量电子垃圾涌入贵屿镇。该镇一度是垃圾遍地,乱倒乱烧垃圾现象严重,是全国闻名的“垃圾镇”,每次必上环境部门“黑名单”。

  如果列举靠近珠三角地区的小城镇,大家耳熟能详的是GDP天下无双的虎门镇,是工业门类齐全的小榄镇。大家都觉得只有从大都市圈吸引到优势资源才叫成功。但就是贵屿镇这样一个“垃圾镇”,经过充分思考,认定“垃圾产业”本身是一种小城镇与大都市互动的最好载体——在汕头乃至珠三角都市圈中,电子制造行业进入了转型时期,而“回收电子垃圾”非但不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更是一个最有前途的新兴行业。现在人人谈垃圾色变,而今后很可能成为一种宝贵资源。他们把单纯的收垃圾,变成“收集”“分类”“环保”“再利用”的循环产业模式,成为全国有名的循环经济示范镇。

  能够实现这样的转变,与贵屿镇的政府的推进密不可分。面对“垃圾镇”的恶名,镇政府没有轻下结论取缔垃圾回收,而是认真分析客观情况。他们首先从大都市引入外脑,帮助他们想清楚战略——汕头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纷纷来到贵屿考察调研,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专家们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电子电器产品报废的高峰期,贵屿发挥垃圾回收的基础,转型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大有可为。不但对当地经济有利,而且必将成为全国废旧电器的综合利用先行先试的宝贵样本。而“垃圾产业”绝对不等于“垃圾污染”,只要做到集中拆解、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就可以成为用垃圾而无垃圾的典范。

  贵屿镇,这个过去的垃圾镇,就坚持在垃圾上做文章。利用这个独特的切入点,真正站在了整个珠三角都市圈的产业升级转型潮流的最前沿。如今,贵屿镇有电器拆解专业村5个,电子及线路板拆解专业村6个,电线电缆拆解专业村2个,塑料、五金加工利用专业村7个。并且逐步形成了从回收、拆解到加工、利用、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废旧电子回收利用率达99%以上。全镇从事此行业的家庭作坊5500户,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占全镇劳动力的60%以上。年创产值近1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90%以上,上缴税收100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过去大家嗤之以鼻、避之犹恐不及的垃圾镇,却吸引了2万多外来打工者。

  在这个意义上讲,“临大都市型小城镇”——临的不是大都市的“政府”、“学校”、“医院”这些优质配套资源。就好比北京周边的小城镇,你做什么都有可能火起来,但你如果整天惦记把“国务院”“清华北大”“协和医院”搬到你的小镇上,那你的发展永远是镜花水月。临近北京,重要的是在北京的众多不被重视的事情中挖掘潜力股,加以大力培育。

  套到我们的比喻里,对于本身没什么天资的“工科女”,最重要的是不能有“功利之心”而要有“知心之心”——你要为他人考虑麻烦、为他们送去温暖,相信所有的男生都会争抢这样的丑小鸭。为他人考虑不是做贡献、做义工,那些未成名的“工科男”中也许就有明天的国家主席……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大都市面临着许许多多自身无法消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要放到整个都市圈的大尺度、大背景中去解决。其实,每多一个问题,恰恰多了一个小城镇谋生的潜在机会。今天“高房价”“环境恶化”这些大都市困局,已经在源源不断的为很多小城镇输送人口;而明天大都市的“养老”“儿童”“产业升级”等等问题,还必将捧红周边一个又一个的不惧怕麻烦、主动迎接麻烦、善于解决麻烦的小城镇。

  “最佳的化妆,是像没化妆一样”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多数人、尤其是工科男生,都号称最喜欢不化妆的女生——但其实他们更喜欢化了妆和没化一样的。

  我们前面说过,小镇不但要“勤思考”,还要“勤收拾”——就是因为人们最喜欢的永远是精心收拾却又像没收拾一样的感觉。人们不能接受茅草房、原生态,但也同样不能接受超高层、大广场。可以肯定的是,大都市周边小城镇,不收拾不行,瞎收拾更不行。

  成都锦江区三圣乡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早在2003年三圣乡就在举办“中国成都首届花博会”之际,将花博会周边的五个村庄、共12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原来经营花卉的基础上,由政府统一规划,分别打造了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不同特色新风貌——人称“五朵金花”,创出了全国知名的品牌,每年平均接待900万游客,产值达1.8亿元。成都人特别喜欢“耍”这是事实,但是三圣乡的改造能如此成功,不得不佩服其掌握的火候。当地既发挥了之前种花的特色,保留乡村的独特风貌,又提供了足够与大都市人们生活方式对接的设施。只是后来,人们记住了五朵金花的农家乐,却忘记了这原本是大都市周边进行乡镇风貌整体包装的最佳范例。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短短十几年里,几亿人口快速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至于在中国的大都市里,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感觉到不适应:有的人前半生生活在乡里乡亲中,后半生就面临着异乡异地;有的人自己适应了都市生活,父母却无法融入;即使是大都市的原住民,儿时熟悉的街道、亲切的尺度也都在城市的膨胀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夸张的说,中国的大都市里居住的,尽是失去家园感的人们。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建议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要十分留意把握这种家园感的普遍缺失。而在这种情况下,小城镇天然具备的亲切、自然的调性,是万万不可丢弃的珍宝。

  科斯沃尔德地区是英国最美的乡村地区,这里分布着水上伯顿、拜伯里等自然而精致的小镇。他们基础设施完备、环境整洁,而且保持着相对传统的风貌。蜂蜜石的墙壁、放纸船的儿童,这些都把人们的记忆带回到亲切美好的家园。不单是英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小城镇都保留着一种相对传统的风貌与大都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成为人们凝固记忆、雕刻时光的铁盒。

  “我中有你”不如“若即若离”

  不知大家听没听说过一种病,叫做“贤妻良母综合症”,说的是在婚姻中,女方一旦完全把自己定位于“相夫教子”而放弃自己的所有个性,往往伴随着老公的家暴、出轨等等不幸。而且,据说工科女,恰恰容易在婚后走上放弃个性的道路……

  我们前面说了,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既要准确定位、又要收拾风貌,更重要的是勤于维护与大都市的关系,保持一个合适的温度。避免在大都市的渗透中,丧失自我。

  我能想出把这个问题解决得最好的例子,是北京通州区台湖镇。它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42个重点小城镇之一。镇中心区在六环路以内,距离五环路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和我们前面的分析一样,台湖镇在发展过程中抓住距离优势,吸引大量产业转移。目前台湖镇已经建成的中关村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及星湖工业园区,吸引了近2000家企业入住,其中税收过百万的达二百多家。与此同时,台湖在找准定位,发展产业的同时,也注意镇容镇貌包装,集中建设镇中心区路网、变电站、污水处理厂、文体活动中心等一批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了台湖国画院、北京国际图书城等文化项目。

  做到了上面这两方面,台湖其实肯定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小城镇了——镇民富裕、财政增收。但如果目光长远一些,设想在北京的六环内,永葆自身的特色,而不被同化、吞没。还着实缺关键一着!

  对于台湖镇而言,我认为最妙的一着是发展了“金福艺农”农业公司,并打造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都市农业示范项目“番茄联合国”。在我国,有所谓“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说法,即使是北京也不能例外。这种制度安排让台湖与北京的关系中,并不都是“求”的成分——完全可以扭转主动权,创造北京没有,而台湖“给予”的新格局。

  作为一个小城镇,拿北京其他领域的第一名没有可能,但菜篮子领域的第一名手到擒来。这个貌似普通的项目,却实实在在的为台湖摘到了一枚“金牌”,永久性的保留了小城镇与农村对接的根基。2010年底,作为首都市民菜篮子工程的代表,金福艺农公司和番茄联合国获得了胡总书记的视察。

  所以小城镇与大都市,最高的境界是结婚后继续保持恋爱的状态——要若即若离而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保持这种关系,小城镇不但要有产业、有特色,更要有那么一点大都市都没有的东西、一些大都市想做都做不了的新事物。只有这样,大都市与小城镇在合作中,才能怀着一种“双赢”之心,而非“施舍”之意。这张王牌如何打,不但要看小城镇的资源,更要在大都市圈深刻的剖析中寻找答案。

  这就是我们所用来做比喻小城镇发展的“工科女巧钓金龟婿”的励志故事。她首先必须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要放低姿态、诚恳待人,常常保持一个“知心之心”,用自己的优势主动解决周边现实的困难。其次,她必须收拾的恰到好处,既不要因为没有天资就自暴自弃做一个女汉子,也不要丢掉本色、花枝招展明眸善睐。最后,这样一个真正长久的婚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工科女千万不要丧失个性,要主动培育个性的亮点,让伴侣永远尊重和倾慕。

  如果说以上是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的普遍规律,那么,我相信:伴随着中国大都市的快速成长,周边的小城镇必将演绎出更加生动美好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城市顾问人,不断的继续记录和吟唱。

  作者:冀希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www.rl-consult.com  

  技术要点法律声明:  

  文章版权归华高莱斯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本公司允许,不得擅自进行转载或作其他任何商业用途。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