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晔:养老社区模式分享

2013-08-09 12:26:43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任许晔做主题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作为我本人来讲,对于社区养老方面了解的很不够。但是我们最近做了一个项目,我简要的把我们的项目跟大家讲一讲,找一个对接点,希望跟在座的各位有一个广泛的合作。

  这个项目从最早的概念规划说一说,这个项目正在做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容和刚才薛总说的差不多。我觉得,有些是方向性和概念性的东西,对整个设计的影响更大,将来的对接点在什么地方,再一个今天参会的没有文化、卫生、金融界的人,因为咱们这些产业跟这些人都有一些关系。

  案例:沧州爱晚小镇

  项目背景:项目将近200万平米,将近一个小城镇,牵扯到养老、就业、金融方方面面。

  当时我们在选这个项目的时候,觉得有很多优势。1+9+3协议签署以后,地价马上涨了50%,它在高铁站旁边,它还有很深厚的运河文化。沧州除了有历史文化以外,还有港口。这个项目既不是一个在城里面的项目,也不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这个项目在高铁站的两边,这个项目主要占地是两个村子,跟新农村建设又能挂上钩。

  项目四大理念:原居安老—传统的回归,常回家看看;长期照护——嵌入理论;通用设计——弹性设计;智慧城市——第三次技术革命。

  弹性设计的概念跟薛总说的不太一样,薛总讲的是咱们排列座椅的变换方式,我们这个弹性更广泛一些,面积的大小相当于一个定制化的产品,根据个人各户的需求来做,根据固化的东西怎么做好新型的设计,比如市辅具怎么采用,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智慧城市在这个项目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儿。我们想把它定义为“长寿时代的科技养老”。

  打造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全功能独立社区,建设无边界、自然村落肌理的熟人社会。我们在项目的设计不像现在的小区有围墙,它没有围墙,由小的组团来形成,形成一个熟人社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的犯罪率。

  概要:原居安老、人伦回归、守望相助等等。

  制约因素:法律法规、日照间距、绿化率、南北向。

  六大对策:大绿化、大人防、大公建、小交通、小街道、小围合。

  策略:典型通用设计—半围合院落,重新界定安全边界

  这是农村的改造,农村是没有围墙,这跟人的交流有很大关系。安全边界在什么地方,可能我的小孩儿就在这个院落活动都不用担心,不用大人陪着。

  策略:大级养老模式,居家养老、幸福大院、康复中心等。

  民政部现在拿了很多钱要建幸福大院,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可以有合作的空间,康复医院、幸福大院都没有建设类的标准,比如说我在三线城市应该怎么建,二线城市应该怎么做。

  策略:养老与相关产业衔接,形成集中的产业中心。

  我们有一块地类似于“员外府”的地方,退休的精英人士出去旅游看的都是“员外”的东西,这些人返乡以后怎么带动家乡的经济建设,沧州这个地方有杂技、武术,有一个社会中心,这个社会中心主要是考虑年轻人将来在这些地方就业。

  我们还设立了百童中心,这是北京市教委在做的事儿。在路右侧有一个综合区,包括一个酒店、购物中心、会议中心。目前我们在做的工作,跟国开行磋商了几次,得到了国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这是项目成败重要的事儿。另外,我们也在做新能源规划、绿色建筑。

  与无障碍设计及配套设施的对接,我们这个项目是开放的端口,包括文化、教育都需要对接。再一个就是住宅的弹性设计问题。这个项目获得了房地产创新风暴奖,上个月18号还领了一个奖。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会场速记稿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