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报告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4-08-28 11:01:17 来源:克而瑞地产研究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4-08-28
- 报告类型:市场报告
- 发布机构:克而瑞
导语
一线城市政务管理大多更为严格,也拥有着更大的调整空间;二三线城市方面,成都、长沙量化评分结果相对宽松。
◎ 文 / 马千里、邱娟
研究视点
当前房地产整体经营风险攀高,房地产行业调控基调持续宽松,为积极应对行业规模下行周期中的各方面挑战,地方主管部门在“稳市场”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在2024年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明确要充分赋予地方调控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因城施策,并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在供地指标管理方面,也提出要建立“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与“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的机制。从而优化土地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市场潜力。
为充分探析各城市房地产政务环境现状,本文从供地管理、控规限制、预征税率、盈利空间等四大维度进行研究,并结合城市库存和去化指标,为城市选择和地方政策优化提供相关参考。
就典型城市政务环境的综评结果来看,一线城市政务管理大多更为严格,目前依旧执行限购,预征税率普遍偏高,平均得房率低于八成,地价房价比也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平均。但与之相应的,也拥有着更大的调整空间,尤其是在预征税率、购房限制性政策等方面调整余地较大,此外在土地供应方面,一线城市的优质宅地热度仍远高于其他城市,适当控制供地规模和提升供地质量,仍可有效提升板块的市场发展预期。
二三线城市方面,成都、长沙量化评分结果相对宽松,不仅房地价差较为充裕、供地计划规模也控制的较为理想,在规划限制方面也较为宽松,平均得房率均达到了82%以上,均排在典型城市前十,在高得房率项目的建设方面排在了典型城市前列。如成都的金沙清源里、阅天府,以及长沙的福天藏郡院子等项目,得房率可以达到90%以上乃至超过100%。
郑州、泰州、中山等政务管控相对严格,平均得房率水平均相对较低,且地价房价比相对较高,并且在泰州、中山等房价不高的三四线城市,企业盈利空间更是明显承压。而郑州方面则是在2024年供地计划同比大增85%,在大部分城市去化存量、紧缩供地指标的情况下,仍然增加计划供地规模,掣肘地方市场预期恢复。
对于库存高位、去化缓慢的城市,即便地方政府尽可能地出台了相关扶持性政策,也只能收获事倍功半的效果。典型如南京、宁波、常州等开盘去化率一成左右或更低的城市,在庞大的潜在库存压力之下,其政务环境的改善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挥作用。
01
中央多次表态赋权地方调控,强调建立要素联动新机制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政策主基调延续宽松,4月政治局会议以来,政策侧重点转向“去库存”。居民信贷政策迎来史诗级利好,首付比例低至15%、取消房贷利率下限。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并加速推进,白名单项目已获批近万亿融资额度。央行推出再贷款工具支持地方国资收储存量商品房,各地推进住房“以旧换新”。上半年地方222省市341次政策宽松,购房限制性政策持续松绑,财税端购房激励政策批量发布。
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住建部明确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具体实施方面,一是要推进“三大工程”发展,二是要保障不同档次住房都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无论是从要素联动还是从“三大工程”发展的角度来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内核均在于重塑健康的供求关系,对土地市场而言,供应规模大概率会继续收窄,但得益于供求关系的平衡,以及平均土地盈利期望的提升,土地市场的活力也会随之逐步恢复。
1,行业调控聚焦去库存,中央多举措推进因城施策(略)
2,成交持续下行、库存周期普增,稳市场更需政策面发力(节选)
2022年以来,全国新房和土地成交面积均经历了大幅度的下挫,在投机需求出清、自住需求入市延迟、保障房建设加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在经历了20年的上行大周期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次迎来了长时间的规模下行调整期,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新房销售规模缩量,房价持续下跌,城市库存压力加大的挑战。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商品住宅交易规模仅9.48亿平方米,较2021年的高点下降39%,房地产行业仍处在深度调整期。
商品住宅成交规模来看,各能级城市表现一致,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二、三线城市,2023年商品住宅成交规模较2021年降幅均在四成以上,一线城市表现稍佳,同比2021年降幅约24%。
库存方面,除一线城市库存规模增加外,二三线城市库存规模均不同程度地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线城市供应相对充裕的影响,即使其成交情况略优于二三线城市,其库存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从去化周期来看,库存压力均呈加剧之势,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由2021年的17.6个月增至2023年的29.1个月,去化周期拉长了11.5个月。
分城市来看,截止2023年末,约六成城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较2021年超过24个月的城市比重增加了两成,去化压力明显增加。从库存去化周期数据来看,约七成城市消化周期呈现拉长趋势。
02
调减供地促供求平衡,地方积极调降2024年供地计划(节选)
1,供地计划平均下降二成,常州原则性暂停宅地供应(节选)
通过我们已经获取供地计划的411个城市(有同口径可比数据的城市,下同)相关数据来看,住宅土地供应总量较2023年下降了18%。分能级来看,各能级城市表现基本一致,同比2023年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均超10%,尤其是二线城市,同比降幅高达25%,宅地计划供给量下降更为坚决。
分城市来,六成县市宅地计划供应量较2023年呈下降趋势,供地计划明显削减。
典型如上海,2024年住宅计划供应量856公顷,较2023年减少4.9%(2023年900公顷),较2022年减少7.7%(2022年927公顷),2024年宅地供应量连续第二年减少。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440公顷,同比去年下降12.9%(2023年505公顷),较2022年下降15.7%(2022年522公顷)。
当然不仅是上海,合肥、徐州等城市近两年宅地计划均持续下降,并且降幅更为激进。以合肥为例,2024年,合肥市本级宅地计划供应量仅388.66公顷,较2023年宅地计划供应量(540公顷)减少了28%,较2022年宅地计划供应量(733.33公顷)减少了47%,降幅十分明显。近两年,库存压力增加的徐州,宅地计划供应量降幅也十分明显,2024年市本级宅地计划供应规模仅有394公顷,较2023年降低32%,较2022年降低39%。
更有甚至,6月13日,常州市房地产业发展与房地产市场调控联席会议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要求,原则上不再新增供应普通商品住宅用地。新出让商品住宅用地应按照改善型(高品质)住宅建设要求规划建设。这一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与常州目前的库存去化压力有关,CRIC监测数据显示,截止7月31日,常州库存量为482万㎡,去化周期达到了33个月。
2,拟出让公告同比下降三成,“人地房钱”挂钩加速落地
中国土地市场网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拟出让地块清单合计建筑面积为5.23亿平方米,同比2023年同期下降30%。对比全国新房销售面积来看,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已经降至1.3,高于合理范围。对比供地计划二成左右的降幅来看,地方政府在拟出让清单方面的下调更为迅速,也显示出了地方政府正在加速推进建立“人房钱地”要素联动机制。
在市场销售规模收窄,若要维持行业整体的商品出货速度,及时减少低质量的新增供应无疑是毕竟之路。考虑到库存压力带来的乘数影响,对于大多数面临商品房交易规模的收窄的城市而言,减少土地供应量、提升平均供地质量也是地方市场调控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大量刚需被二手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分流的大趋势之下,大幅下调的拟供应清单也在情理之中。
3,“缓供地”促库存降压,“供好地”优化增量(节选)
基于重点城市土地成交数据,我们进一步对比典型城市2024年供地计划,在2024年供地计划缩水的背景下,截止8月18日,29个重点城市平均供地完成率仅为21%,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规模仍处于相对低位,尤其是一线四城,其2024年供地计划的推进进度尤为缓慢,京沪广深一线四城完成率均不过20%,广州和深圳更是不足5%。
典型如深圳,实际成交面积仅有7公顷,仅占2024年供地计划的4%;2024年前7月成交金额榜首城市北京,完成度也仅有14%。在二线城市中,供地比较密集的南京,实际供地完成度也仅有42%。总的来看,土地市场供给侧将面临更加严峻压力。
受整体楼市延续探底行情,新房去化速度明显变缓的影响,房企拿地积极性仍在低位,因此大部分城市供地计划完成度处于低位,也在意料之中。2024年4月3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要求加强“房地挂钩”,高库存城市进一步加强控制土地供应管理。
CRIC监测数据显示,27个重点城市无一例外,2024年以来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较2023年末均有不同程度地拉长,去化压力有增无减。这类重点城市宅地供地计划通常也是收缩的,典型如库存压力较高(去化周期均在24个月以上)的广州、深圳等城市,供应计划明显收窄,尤其是深圳,2024年商住办用地计划供应量仅185公顷,同比降幅高达48%。即使供地计划降幅如此巨大,截止8月18日,深圳供地面积占全年供地计划的比重仅有4%,也是明显偏缓的。不仅如此,像上海、合肥这样的去化周期处于低位或者均衡水平的城市,不仅主动收缩宅地计划供应量,其供地节奏也明显偏缓。典型如合肥,2024年商住办计划供应量仅455公顷,较2023年600公顷降幅高达24。但目前合肥供地量仅完成150公顷,仅完成全年计划的33%。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部分城市加大了优质地块的供地力度,三季度末、四季度优质地块或进一步增加。典型如目前仅完成2024年供地计划5%的广州,本周有多宗土地入市,并且不乏荔湾、海珠优质宅地;近日中国土地市场网发布了《广州市2024年部分拟供商品住宅用地项目清单(第三批)》,清单共计50宗涉宅用地,拟于8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出让,其中容积率在3.0以下的地块占比达到74%,而2023年相同容积率范围的地块占比仅为31%,2024年下半年广州优质地块供应占比明显提升。
03
三、沿海省份及高能级城市前置税负偏高,预缴率调降空间较大(略)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预缴税务主要有三大类,其中增值税全国统一,预征率为3%,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预售制度带来的计税毛利率)各地区不同,根据当地政策执行。一般而言经济相对发达、城市能级较高的地区,其土地增值税和计税毛利率相对更高一些。但是在各地库存高企、企业盈利空间大幅下行的背景之下,地方主管部门也可考虑适当调降预缴税率,促进房地产行业加快恢复健康。
1,东南沿海七省土地增值税领跑,西南省份中贵州明显偏高
2,省会城市计税毛利率普遍按15%计征,高于上市房企利润率水平
3,一二线预缴税负比例偏高,去化承压线城市亟待减负
04
多地提出减少公摊、提升得房率,增强购房者获得感(节选)
优化增量,是当前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加强建设高品质住宅,正是优化增量的重要手段,优化产品设计,建设科技、节能以及“四代宅”等产品,可有效提升住宅产品力,满足高净值人群的相关需求。其中,提升得房率作为优化住宅品质的关键一环,被众多城市明确纳入其政策框架之内。
1,南方城市更为积极,深圳、佛山、惠州放宽不计容相关规定
近年以来多地均放松了对于阳台或露台尺寸的限制。如江苏省住建厅在2023年充分调研后,于2024年初正式发布了《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最高允许200平方米以上套型的住宅的阳台投影面积达到建筑总面积的25%(原15%),显著提升了大户型产品的得房率。并将生活阳台的最大进深放宽到2.4米,有助于企业设计出更为优质的产品户型。
地方城市方面,则给出了更多优惠政策,如广州、成都、珠海等城市都将阳台投影面积占比由之前的15%全面提升至20%以上,南京允许每户设置露台,这些露台为主体结构外挑且不得封闭的室外空间,不计入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皆增加飘窗深度及尺寸,广州和深圳建议将飘窗的深度从原来的0.6米增大至0.8米。南京、珠海、惠州等城市放宽了对赠送面积的限制,例如珠海建议公共开放空间、消防楼梯、连廊、电梯、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全部不计容,深圳也一些诸如机房、避难层等公共空间列为“不计容面积”,以减少公摊面积。
此外,苏州、武汉等多个城市陆续发布了支持第四代住房的政策,包括套内空中花园、公共绿化平台不计容、不纳入建筑间距和日照间距、不做装配式建筑要求等。广州、珠海等城市出台了容积率新规,放宽了对赠送面积的限制,使得新项目基本可以做到“零公摊”、100%得房率,间接支持了第四代住宅的开发。
在政策引领下,部分城市涌现越来越多高得房率产品,例如佛山今年新入市的龙湖佛山御湖境、城发灯湖悦园、中盛龙骧水岸、保利江缦等项目,在户型设计上大胆创新,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高效利用每一寸面积,实现100%的高得房率。成都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开盘的金沙清源里、阅天府、龙湖天府晴川、越秀天悦云萃等项目注重空间的高效利用,还通过优化公摊面积和赠送面积等方式,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大的实际使用空间,得房率均在95%以上乃至100%。西安2024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个项目得房率达90%以上,其中明德润府、招商云山间、保利星河天汇等项目的得房率皆超100%。
2,郑州、南京等得房率排名靠后,近年住宅市场亦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略)
3,各地践行“优化增量”,2024年轻奢、高端项目得房率均现回升
随着各地对于产品得房率限制的放松,2024年典型城市优质项目平均得房率有所回升。据CRIC统计,轻奢项目(中高端)平均得房率在2024年突破到八成以上,其中成都的保利西堂和煦、国贸蓉上、龙湖西宸御湖境等部分套型得房率更是突破了85%。
而高端项目的平均得房率更为明显,2024年平均得房率高达82.5%,较2023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长沙的保利天瑞、广州的越秀观樾等项目部分200㎡以上套型,其得房率更是做到了90%以上。典型广州天河润府130㎡的3+1房2厅2卫户型,在设计上几乎被飘窗及阳台包围,一方面使得室内空间更开阔,采光更充足,生活空间得以延展;另一方面切实提升了得房率,赠送率达24%,整体得房率达105%。
相比建筑材料、设计风格、配套设施相近的其他项目而言,这些高得房率产品在销售端的表现亦极为突出,典型如重庆丝带宅项目龙湖云河颂于2024年1月开盘,在重庆一季度500万+豪宅销售榜里排名第一,占据重庆豪宅市场的“半壁江山”,截至目前销售额突破5.4亿元。其建筑面积约为200㎡户型中,包含一个挑高达6.3米、面积约45平方米的大型空中庭院,且全赠送,在第四代住宅的标准中,该庭院的规模优势显得尤为显著。
05
五、少数城市利润风险仍在高位,地价管理面临挑战
2021年以来,土拍市场热度大幅回落,全国宅地平均溢价率由2020年的15%,已下降至2024年的5%以下,各城市拿地成本快速向合理范围回落。即便是少数溢价率较高的热点地块,也为项目开发留足了建安和相关税费成本的空间,“面粉归于面包”的高热现象已不再出现。但是在少数房价水平较低、或前期地价水平较高的城市,目前土地开发的利润风险依旧相对较高,再加之行业周转率的下降,地方国土部门的地价管理依旧面临较大挑战。
1,用工成本提升而房价大幅下行,部分城市房屋造价逼近售价
在近年来低迷的市场环境之下,大量三四线城市房价快速回落,而在用工成本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各省市建安成本却仍在逐年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相关数据,近年来竣工房屋造价仍在按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平均造价已经突破4000元/平方米,而在不少三四线城市,目前住宅均价仍然只有5000元/平方米左右或更低,典型如广西的崇左、来宾,黑龙江的鹤岗、双鸭山等,平均房价更是不足4000元/平方米。需要说明的是,广东省城市数量较多的原因是非大湾区的郊县房价水平较低,而广东省整体用工成本较高的缘故,对于肇庆、梅州等城市市区而言,其房价还是能够较好的覆盖项目成本的。江苏情况亦较为类似,盐城、宿迁等近年来房价快速回落,按统计局口径,全市住宅均价已不足1万/平方米,难以覆盖当前运营项目的拿地与建安成本。
对于这些城市的在开发项目而言,如何保证售价覆盖拿地+建安成本已是极大的挑战,更毋论如何保障项目的去化周期。除了极少数产品力优势突出,溢价能力较强的项目之外,绝大多数项目都将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困境。不论是对于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而言,在这些城市拿地开发项目均需要慎之又慎。
2,上海、杭州等房地价差充足,为优质产品留足建安成本空间(略)
3,常州、无锡地价房价比居高不下,掣肘地方调控成效(略)
06
典型城市政务环境综合评价
“防风险、稳市场、促转型”是当前行业治理的焦点所在,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防风险”保交楼工作推进情况较佳,至2023年底全国完成率已超过八成,而“促转型”又需要“稳市场”作为基础支撑,因此当前的调控重点落在了“稳市场”上,可分解为去化存量和优化增量两方面。而在企业自身资金面承压、消费者信心不振的情况下,“稳市场”更依赖地方政府的因城施策,以此推进地方市场加快恢复,重塑房地产供求关系,稳定购房者预期。尤其是那些潜在需求支撑力较强的城市,政务环境的改善有望助力市场更快恢复供求平衡。
1,城市排行:成都、长沙最为宽松,京沪穗深政务环境仍较为严格(节选)
就典型城市政务环境的综评来看,一线城市方面大多更为严格,目前依旧执行限购,预征税率普遍偏高,平均得房率低于八成,地价房价比也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平均,其中北京的2024年供地计划规模同比持平,更是达到了2023年实际成交量的4倍以上。与之相应的,一线城市也拥有着更大的调整空间,尤其是在预征税率、购房限制性政策等方面调整余地较大,此外在土地供应方面,一线城市的优质宅地热度仍远高于其他城市,适当控制供地规模和提升供地质量,仍可有效提升板块的市场发展预期。如2024年8月上海徐汇滨江宅地即时隔八年之后,以13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再度刷新了全国地价纪录。
二三线城市方面,就量化评分结果来看,成都、长沙最为宽松,不仅房地价差较为充裕、供地计划规模也控制的较为理想,2024年计划供应经营性用地规模均未超过2023年成交量,其中长沙更是低于2023年成交规模。并且成都、长沙在规划限制方面也较为宽松,平均得房率均达到了82%以上,均排在典型城市前十,在高得房率项目的建设方面排在了典型城市前列。如成都的金沙清源里、阅天府,以及长沙的福天藏郡院子等项目,通过优化公摊面积和赠送面积等方式,得房率可以达到90%以上乃至超过100%。
2,适度放宽地方限制,上海、北京有望更快恢复供求平衡(略)
3,杭州、西安等地方调控举措较佳,市场健康度度持续领跑(略)
4,南京、珠海等沉疴难顿愈,政务环境改善需更长时间发挥作用
地方政务环境虽是“稳市场”的重要抓手,但在当前的弱周期环境之下,对于那些库存高位、去化缓慢的城市而言,即便地方政府尽可能地出台了相关扶持性政策,也只能收获事倍功半的效果。典型如南京、宁波、常州等开盘去化率一成左右或更低的城市,在庞大的潜在库存压力之下,其政务环境的改善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挥作用。二线城市以南京为例,2024年平均开盘去化率仅为8%,且主力流量板块均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成交量处于前列的河西、江北核心区、珠江镇均有大量的待开发项目,其中江北核心区和珠江镇的广义消化周期均达到七年以上。2024年以来南京虽积极增加高品质项目建设,提高低容积率地块供应占比,但是从近期宅地拍卖情况来看,竞得方仍以地方国企或平台公司为主,优质低密地块也多以底价成交。
三四线城市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侧显著收缩,即便政务环境调控较为积极,不少城市面临着较高的库存和去化压力。如东莞2024年一再加强需求侧刺激,包括降首付至1.5成,取消利率下限,解绑三套房贷款等,并加强高品质住宅建设,放宽不计容面积规定,而常州更是明确提出暂停安置房、普通住宅用地供应,推行全市放票安置等政策。但是目前东莞、常州的狭义消化周期仍达到30个月以上,新开盘去化率也低于10%,市场库存高度承压。
- 10:54
- 10:51
- 10:37
- 09:55
- 09:20
- 09:18
- 09:15
- 09:12
- 08:48
- 08:45
- 08:39
- 2024-08-27 12:16:38
- 2024-08-27 12:13:48
- 2024-08-27 12:05:13
- 2024-08-27 11:52:21
- 2024-08-27 11:42:35
- 2024-08-27 11:35:01
- 2024-08-27 11:26:54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