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2021-06-01 15:28:09 来源:东地产财经周刊
在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之下,房地产企业分化加剧,如何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成为中小房企亟须面对的问题。
近日,东原地产上市主体迪马股份(600565)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增长。在增收又增利的同时,旗下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却不可避免地继续下降,由2018年的28.57%,下滑至2020年的20.09%。
销售增长缓慢
按照财报数据披露,迪马股份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 212.71亿元,同比增加 7.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3亿元,同比增加25.89%;净资产182.89亿元,同比增长 21.52%;经营性现金净额 22.20亿元,同比增加 374.32%。其中,迪马股份的房地产业务及物业实现营业收入195.77亿元,同比增长7.48%。公司房地产合并口径销售额为227.21亿元,与2019年规模相仿。
迪马股份旗下的房地产业务平台东原地产成立于2004年,曾经与龙湖、金科并称为“渝派三强”,销售业绩一度并驾齐驱。但如今看来,东原落在了后面。
在克而瑞《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中,龙湖和金科都已进入“两千亿军团”,其中,龙湖2020年全口径销售额为2706亿元,排名行业第11位,金科以2234.9亿元的销售额,排名16位。而东原地产2020年全口径销售额为602.1亿元,已经跌出50强,排在第64名;在操盘榜上,龙湖与金科仍然在20强之列,而东原2020年操盘金额为390.8亿元,排名落到73位。
作为工业城市重庆走出的房企,东原于2010年展开全国化布局,进入武汉、上海等城市。2017年,东原地产正式将总部整建制从重庆搬到上海,奠定全国性房企的定位。
2018年,东原集团董事长罗韶颖表示要在2020年实现千亿的销售目标。随后,东原地产的销售额得到快速提升。在行业榜单中,东原地产2018年的销售额由2017年的262.6亿元直接翻倍,一举蹿升至548.7亿元,首次晋级行业50强。
500亿后的东原似乎未能保持住前两年的高速增长。按照克而瑞的口径,东原2019年的销售金额为540.1亿元,较2018年轻微下跌1.6%,但排名由2018年的50位,后退到了62位。
《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据迪马股份近两年的年报发现,迪马股份的房地产业务销售增长确实相对缓慢。2019年,公司合并口径实现签约销售金额 224.33 亿元,销售面积为 158.54 万平方米;到了2020年,房地产合并口径销售额为227.21亿元,销售面积183.05万平方米。
2020年中,罗韶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地产的目标没有变,保三争二,保住前三十的位置,同时努力争取前二十。
客观审视,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毛利率持续下滑
2020年,迪马股份的营收相对平稳,房地产业务及物业服务的毛利率却较2019年下跌了8.48个百分点,为20.09%。
纵观2018-2020年,迪马股份房地产业务及物业的毛利率分别为29.03%、28.57%和20.09%,可以说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
具体分地区来看,2020年,华中、西南、华西三个区域的营收都有所减少,尤其是华西区域,2020年营收仅为18.77亿元,较2019年几乎腰斩。只有华东区域和南京的营收出现了成倍的增长,但营业成本也较2019年增加了168.36%和279.63%,毛利率仅为12.59%和18.08%,分别较2019年减少了21.68和22.50个百分点。迪马股份对此的解释是“主要系本期交付结转的业态涉及部分尾盘,毛利偏低,拉低整体交付规模的毛利率所致。”
或许也正是意识到增长缓慢、盈利能力下滑,东原地产近年的土地策略有所改变。
2018年,东原地产坚持“精选一二线城市,精选一二线区位”的精选深耕战略布局,新增土储主要位于苏州、杭州、重庆、 成都、郑州、南京、西安、武汉、昆明、长沙、贵阳等省会城市或经济发展核心城市,位于二线以上城市的项目数量占比超过80%。
2019年,东原地产持续拓展全国一二线核心城市战略布局,新增土地储备18宗,项目主要位于上海、杭州、 成都、重庆等城市。
到了2020年,东原地产的战略布局改为“坚持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一二线城市外延具有人口流入潜力的其他城市为辅”,全年新增土地储备35宗,几乎是2019年的两倍。2020年,东原还首次在遵义、肇庆、徐州等三四线城市拿地。
与此同时,东原地产还加大了合作力度,2020年与花样年、大发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并与多家大型房企实现合作。《东地产》在迪马股份2020年报获悉,其持有待开发土地31宗,大多数都是合作开发项目,其中11宗地的权益占比都不足50%。
2021年3月11日,迪马股份还宣布公告:“同意授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经营层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增加土地储备(包括但不限于公开招拍挂、联合招拍挂、在建工程收购、股权交易方式、参与一级土地整理或一、二级土地市场联动等方式获取土地储备),获取土地价款总额在人民币300亿元内。”——其在土地市场加快扩张的决心一览无遗。
将全力助推物业上市
随着房地产多元供给体系逐步完善、长效机制加速建立,行业利润不断摊薄,更多房企开始积极求变,寻求地产业务以外的利润增长点。于是,成长性高、拥有稳定现金流、具备增值服务的物业板块被不少房企视作第二增长曲线,早早展开布局。近年来,房企分拆物业上市已然成为热潮。而东原地产显然也有这一计划。
据介绍,东原物业以服务力、品质力、科技力、社区力构建四维服务体系,在2020年实现客户服务满意度行业第二,蝉联行业前三的成绩。除了在传统住宅物业服务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之外,东原物业在商业综合体、写字楼、政府公建、工业产业园区、国际学校、医院、机场等多种领域也取得长足进步,实现在住宅服务、公众服务、城市服务、国际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展。
2020年,东原物业通过专项服务、全委服务、顾问服务、合资合作、收并购、品牌输出等多样化合作与拓展模式的扩充,实现与部分世界知名 500 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全面迈进“大物业、全价值”高速发展道路。
在众多房企中,东原一直是一家立意创新的企业。董事长罗韶颖很早就提出“下半场是客户体验的逻辑。”因此,东原也是行业内较早进军社区运营这一细分领域的企业。东原物业通过创新社区空间运营,打造了原聚场、童梦童享、老友生活节、趣生活业主社团等特色社区IP,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全维度生活场景体验。《东地产》认为,这些都将成为东原物业的“加分项”。
迪马股份在年报中明确表示“将全力助推物业上市工作,通过战略性投资、合作及收购进一步扩大服务规模,持续开发信息技术、建立智慧社区并提升客户运营能力,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2021年的房地产环境并不简单,东原地产能否逆势突围,拭目以待。
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2023-10-23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土拍规则生变,或重回价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规则调整顺应市场变化,4城取消地价限制。最高发放3万元!郑州高新区发布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办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给予一次性2万元/套的购房补贴;三孩家庭给予一次性3万元/套的购房补贴。9月份郑州商品房销售8608套,销售均价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4961套,销售面积60.02万平方米,销售均价11513元/平方米。9月房价:下跌态势有所遏制,一线城市回稳趋势明显
2023-10-19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南京出台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新政
2023-10-19进一步激发存量房市场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资金安全,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上海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
2023-10-19明确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认定。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支撑
2023-10-18房地产的调整是有利于房地产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