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建新十年: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深圳宣言”

市场焦玲玲 2020-09-28 08:53:37 来源:中房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9月17日,有着“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建筑工业化行业发展风向标”之称的2020第三届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暨精品展开幕。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论坛同期展会现场看到了万科、中建科工、三一筑工、特区建工、华阳国际、海龙近四十多家建筑工业化行业全产业链条龙头企业的参展身影,展出了GS-Building、ME-House装配式建筑体系,组装合成建筑法(MiC),整体式厨卫,双T板,ALC板,装配式结构设计软件、生产信息化与智能管理系统等数十种行业前沿成果、热门产品和重点技术。

  记者在论坛现场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5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100%,在新开工总面积中占比达到30.7%;目前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已经突破3000万平方米,据全国前列。

  不仅如此,深圳已初步形成了“政策引领、市场运作、企业作为、协会助力”的具有深圳特色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道路,并持续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在这40年间,深圳从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史上的发展奇迹;深圳建设行业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全国先行示范的装配式建筑“深圳模式”,也是这个城市创造奇迹的一个缩影。

  对此,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深圳20年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引领着全国装配式建筑20年的发展,深圳是最早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万科、华阳国际等是早期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深圳为整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政策、制度、标准、技术做出了贡献。正是过去的积累,为现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稳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深圳市坚持循序渐进探索实践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已出台了15个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政策文件和13部标准;装配式建筑建设总规模达到3000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已达30.7%,提前完成国家的目标任务;打造了哈工大深圳校区、汉京中心等一批“鲁班奖”、国家标准3A级精品项目;孵化培育了35个国家、省、市级产业基地;创设了全国首个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职称;建成了省内首批7家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组织了近10万人次的公益培训、项目观摩活动。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高尔剑表示,深圳已初步形成“政策引领、市场运作、企业作为、协会助力”的具有深圳特色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道路,并可以持续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廖江陵肯定了深圳市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成绩与贡献,针对装配式建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廖江陵表示广东省下一步将重点督促各市加快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以人民的需求为切入点提高装配式建筑品质,同时将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建筑等进行深度融合。

  在深圳装配式建筑取得卓越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协会助力。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作为本次论坛主办方,更是目前在全国建筑产业化领域运行时间最长的专业化行业性组织,在深圳2006年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创全国装配式建筑职称评审、首开工种化系列产业工人实训基地、首个装配式建筑团体标准、首创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登记管理+星级评价”行业自律管理体系……这些都是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的卓越成绩,不仅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相关工作经验还在全国多地输出、推广。

  因此,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被行业尊称为全国最好的建筑产业化协会。本次论坛也吸引了合肥、珠海、武汉、广西等地方政府及行业组团参会交流。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全新生命力

  本届论坛召开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近期,住建部联合十三部委、九部委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磅文件,这些是指导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带动建筑业全面升级的重要文件。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若干意见是基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基础上,进行全面评估、梳理、总结后,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路径及要点。她总结了未来行业发展工作的九个要点:加强系统化设计;优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推广精益施工;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评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民近年来一直希望推动建筑设计与建设行业发展回归“本原”,这需要通过全方位的思考、全专业的协同、全链条的技术进步来实现,他认为,装配式建筑为这种一体化建造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工期短、品质好、绿色环保,而且具有强劲的产业带动性。

  “近期,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发文,将装配式建筑升级为新型建筑工业化,要与智能建造协同发展,我认为是非常好的趋势,能够为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智慧发展注入新动力。”孟建民说。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切实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本届论坛还创设了“总工论坛”,万科、特区建工、中建科技等八十多家国内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条龙头、重点企业的总工程师参加。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原副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在总工论坛上表示,“建筑业创新发展需要产业思维”:以建筑为最终产品,运用现代工业化组织和手段,对建筑生产全过程、各阶段、各生产要素的系统集成和资源优化,达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建筑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并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和有序的流水式作业,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吹响新十年先行号角

  当前,深圳建筑产业化行业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十四五”即将开局的重要时间轴点,如何继续延续“深圳奇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不断为全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为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区建设”做出贡献正是题中要义。

  在9月17日的论坛上,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与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上海市建设协会、天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联盟等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共同发布了《新型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联合宣言》,从贯彻“两提两减”、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六大方面凝聚行业力量,吹响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冲锋号。

  此外,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联盟还签署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友好共进”协议。这是深圳、江苏快速响应重磅新政《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一次重要行动,双方将尤其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开展联合行动,建立跨区域共建机制,助力珠三角和长三角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稳健发展。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即将开启的承上启下之年,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也将开启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新十年的新篇章。以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为代表的行业力量已经在行动。

  记者观察

  以问题为导向的政策文件,戳中行业发展痛处!

  焦玲玲/文

  9月初,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引发行业学习、研究和热议。

  9月17日,在深圳举办的2020第三届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暨精品展会上,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以《新政策、新趋势、新机遇》为主题对近期发布的若干意见文件作了解读。

  文林峰说,若干意见是对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以来的工作总结,是以问题为导向,总结前5年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9方面内容,37条措施,非常具体”。

  同时,文林峰强调了一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目标一定是最终建筑产品的综合效益提升,“提质增效”。她同时提到现在行业中的一些技术体系非常复杂,工厂生产、现场施工下来比原来的工期还要长,这不是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初衷。

  也就是说,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更好助力建筑业提质增效,是目前新型建筑工业化政策文件、推广落实的主导思想。

  这种思路同样体现在对构件、部品部件生产全产业链上。前不久发布的《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就是为解决钢结构住宅发展瓶颈而出的。在住建部之前的调研中,钢结构企业普遍反映,不知道建筑行业需要什么样的构件,现在构件尺寸都是小众的,没有办法大量生产,成本肯定是居高不下。

  住建部相关部门于是梳理了钢结构住宅全链条遇到的瓶颈、问题路线图,依据重要顺序率先开启研究钢结构住宅的主要构件尺寸。从疫情时的二三月份开始启动,到八月份文件发布,速度和效率都是极高的。

  同时在上述钢结构住宅构件标准即将出台时,按照问题路线图,住建部又列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这三个文件,钢结构、混凝土PC结构加上装配化装修,基本涵盖了装配式建筑两类主要结构类型、装修的标准化尺寸。

  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出标准化构件后,设计单位如何用好构件尺寸,针对设计单位的《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也正在编制。这四个文件都是要求要在2020年内完成。

  文林峰说,这些标准发布后,推进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工作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希望在钢结构试点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优先采用标准化的理念。

  若干意见出台后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大家对文件中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等不同的叫法有所困惑。

  文林峰说,不论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提的“建筑工业化”,到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建部文件中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到2013年时候提出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中的“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还是今年文件中提到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以及行业中还有的“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的说法,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基本一致,只是名称叫法不同,核心都是促进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运用,目的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综合提高建筑产品质量。

  所以,文林峰建议企业不要纠结这些名词,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全面提质增效、提高建筑品质发展。特别是在智能建造方面更是融合了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这些信息产业的概念。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必须协同发展。2020年7月份,住建部联合13个部委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过去的20年,只是关注建设领域自身的发展,没有借力工业化的先进发展水平,没有借助信息产业,最近的政策文件都是要求融合跨界发展。

  建筑产业要与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站在“十四五”谋划之年,文林峰提醒,“十四五”一定不是过去简单的建筑产业自身发展的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一定是跨界深度融合的。

  文林峰认为,新型建筑工业化未来十年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新突破,不能局限于过去的水平。我们现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实现跨越发展。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2023-10-23 更多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数环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