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李叶 2022-07-11 09:57:13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负面传言仍在影响着南京银行。
7月7日收盘,南京银行股价再跌0.3%,收于9.98元/股。相较于6月29日收盘价,被舆论热议的南京银行已在6个交易日累跌10%,市值蒸发119亿元。
事情要追溯到6月29日。当天,南京银行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后,金融圈开始流传负面传言。在某微信聊天群中,一位昵称为“傅鸣非@西部通信首席(求支持)”的成员发布的“南京银行对公部门40%左右贷款是地产信贷;50%以上贷款是产业基金政府项目的信贷”等言论引发传播、关注。次日,南京银行股价一度跌停,后跌幅收窄。
7月1日,南京银行发布澄清公告,并向公安机关报警。随后,南京警方也发布通告称相关信息为虚假信息,并已对傅某某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7月3日,南京银行披露了半年度业绩快报以安抚市场。
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35.32亿元,同比增长16.2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01.5亿元,同比增幅达20.06%。
从业绩快报发布后股票走势来看,超20%净利增长未能完全扭转投资者预期,资本市场仍在下探。
“网络舆论风波给南京银行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除了对南京银行涉及房地产业风险与股东问题带来质疑外,南京银行的企业治理与运营水平也受到了质疑。”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向记者坦言,目前市场对南京银行还是比较焦虑,原因是江苏的苏宁控股、三胞集团、雨润集团、丰盛集团等规模不小的企业都出现不同程度问题,南京银行到底有多大风险敞口谁都不清楚。
风波始末
风波始于一条人事变动公告。
6月29日晚,南京银行发布人事变动公告称,该行董事、行长林静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于2022年6月29日提交了辞职报告,辞去南京银行董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行长、财务负责人以及公司授权代表职务。南京银行行长职责暂由董事长胡升荣代为履行。
值得注意的是,林静然任职南京银行行长刚满两年。
在南京银行发布人士变动的同一天,“南京人大”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来自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邓智毅被任命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协助负责处置金融风险,同时协助分管南京银行等。
根据邓智毅履历,他于1988年参加工作,曾在央行资金管理司、计划资金司、货币政策司等部门任职,后来又在原银监会银行监管部门担任过诸多重要职务。
同一天内,南京银行行长辞职、不良资产处置公司总裁挂职南京副市长,工作职责又包含“南京银行”,不免引发市场联想。
受此类信息影响,6月30日开盘后,南京银行股价曾一度触及跌停。
同日,某微信聊天群中一位昵称为“傅鸣非@西部通信首席(求支持)”的成员发布的“南京银行对公部门40%左右的贷款是地产信贷;50%以上的贷款是产业基金政府项目的信贷”的言论引发网络传播。
7月1日,南京银行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启用“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章的公告再次引起关注。当天,“#南京银行#”“#南京银行行长林静然辞任#”“#南京银行启用新章#”等词条陆续登上微博热搜,一时间关于南京银行的众多猜测甚嚣尘上。
直到这当天晚间,南京银行才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表示,近日网传南京银行有关不实信息,我行严正声明:相关信息为恶意造谣,我行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随后,傅鸣非在其朋友圈发表致歉声明,称涉及南京银行的相关群聊记录均未征得其本人同意外发传播,内容并非其专业研究范围,也未经证实,与事实相差很大,并向南京银行致歉。此后,西部证券宣布辞退该分析师。7月3日,南京警方发布了对其的官方通报,称其涉及的相关信息为虚假信息。
在风波看似尘埃落定之际,南京银行火速发布了上半年业绩快报,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幅达20.06%优异成绩安抚市场信心。
随后,多家机构针对事件发布研报,力挺南京银行。
从业绩快报发布后几天的股票走势来看,超20%净利增长未能完全扭转投资者预期。截至7月7日收盘,南京银行股价再跌0.3%,收于9.98元/股。相较于6月29日收盘价,被舆论热议的南京银行已在6个交易日累跌10%,市值蒸发119亿元。
舆论风波为南京银行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
地产疑云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江苏的苏宁控股、三胞集团、雨润集团、丰盛集团等规模不小的企业均出现了问题,南京银行到底有多大风险敞口,谁都不知道。“不良资产处置公司总裁来南京挂职副市长也令市场产生悲观联想,这种悲观与本地经济基本面有关。”
据相关媒体报道,南京银行多次“踩雷”当地巨头企业,并在其出现债务危机时充当“救火队员”角色。时至今日,雨润集团、丰盛集团、三胞集团仍没有起色,屡屡伸出援手的南京银行则也受到了不小影响。
行业内,流传的另一张出处不明的“聊天记录”截图则显示,“南京银行与城市投行都被套在丰盛系中。”
公开资料显示,截图中的“丰盛系”指季昌群、季昌荣两人所掌控的包括南京建工实业集团(又称“丰盛集团”)、香港上市企业丰盛控股等十几个持股公司。
2017年5月2日,南京银行与季昌群持有74.99%股份的中国高速传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末,南京地区多家大型民营企业相继爆发债务违约潮,其中丰盛集团亦走上了“违约路”,12.8亿元债务违约迅速引发市场关注。
2019年12月25日,南京丰盛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盛集团”)发布公告称,丰盛集团有12.78亿元到期债务未及时清偿,并可能触发5只债券总计45亿元提前还款条款。
事情发酵后,丰盛控股方面表示,丰盛控股与南京丰盛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没有股权关系,是完全独立的、不同的经营主体。丰盛控股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不过,丰盛控股澄清后,投资者并不买账。据悉,丰盛控股和丰盛集团于2017年10月之前一直由季昌群控制。但在2017年10月及2018年4月间两个时间段,季昌群将丰盛控股公司的控制权悉数交给了他的哥哥季昌荣。
值得一提的是,丰盛控股集团2021年业绩报告中,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是其业务的重要银行。
另据财新网当时报道,南京地方城投平台南京新港对丰盛系还有高达45亿元暗保。南京新港为南京高科的大股东,南京高科则是南京银行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9.75%。
今年5月7日,紫金信托被确定为丰盛实质合并重整案信托计划受托人。根据企查查APP股权穿透,紫金信托大股东为南京紫金投资集团,南京紫金投资集团则是南京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2.29%。
与此同时,丰盛系与恒大在江苏有多个地产合作项目,还曾共同成立公司。丰盛与苏宁曾共同出资2亿美元投资拜腾汽车。
贷款流向
南京银行2021年年度报告。
在南京银行舆情风波中,傅鸣非发表的“南京银行对公部门40%左右的贷款是地产信贷;50%以上的贷款是产业基金政府项目的信贷”等言论受到不小关注。
对此,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查询南京银行2021年年度报告发现,截至2021年末,南京银行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租货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
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贷款金额2121亿元,占比26.84%,不良贷款率0.19%;房地产贷款金额为374.15亿元,占比为4.73%,不良贷款率仅0.08%;建筑业贷款金额为159.19亿元,占比2.01%,不良贷款率为4.6%。
这份年报还显示,2021年南京银行总不良贷款率0.91% ,较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397.34% ,较年初上升5.58个百分点,保持上市银行先进水平。
在南京银行最新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中,母公司房地产贷款余额 1293 亿元,占比 14.5%;其中,公司类房地产贷款 461 亿元,个人按揭贷款 832 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2022年上半年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至0.9%;逾期贷款占比1.18%,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395.17%,较上年末微降2.17个百分点。
上述报告数据与传言内容均不匹配。
7月1日晚间,传言信息源傅鸣非发表致歉声明表示,相关群聊记录未征得其本人同意外发传播,内容并非其专业研究范围,也未经证实,与事实相差很大。同时对受此影响的南京银行表示遗憾和歉意。
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不过,亦有银行从业人士对南京银行优异的成绩提出质疑,“现在处于经济下行周期,银行要实现资产规模和利润大幅增长,且不良贷款率牢牢控制在1%以下不上升,这实际上很难实现。”
另一方面,据媒体统计,近年来,南京银行屡收罚单,其中贷款等资金用途监管不严成为主要原因。
根据银保监官网信息,2017年至今南京银行及分行共受到41次行政处罚,其中贷款及同业资金管控问题占5成,明确写明资金违规流向房产、地产、证券等限制性领域的处罚次数达12次。
2020年12月31日,南京银行曾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等多项案由被警告,并罚款73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20.88万元。
具体为: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未按规定报送账户开户资料;未按规定开立账户使用;未按规定加强特约商户与受理终端管理;违规占压财政资金。
在柏文喜看来,南京银行应坦诚面对问题与质疑,及时有效披露信息和回应投资者关切,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与沟通,让投资者质疑得以有效化解并尽快恢复投资者信心,只有如此才能化解该风波的影响。
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2023-10-23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土拍规则生变,或重回价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规则调整顺应市场变化,4城取消地价限制。最高发放3万元!郑州高新区发布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办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给予一次性2万元/套的购房补贴;三孩家庭给予一次性3万元/套的购房补贴。9月份郑州商品房销售8608套,销售均价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4961套,销售面积60.02万平方米,销售均价11513元/平方米。9月房价:下跌态势有所遏制,一线城市回稳趋势明显
2023-10-19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南京出台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新政
2023-10-19进一步激发存量房市场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资金安全,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上海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
2023-10-19明确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认定。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支撑
2023-10-18房地产的调整是有利于房地产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