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总理首场记者会,中国经济“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宏观许倩 2023-03-14 10:23:27 来源:中房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约80分钟的互动中,李强总理对诸多热点问题作了精彩而深刻的回答。

  “我们今年的困难会不少。”对于外界关心的中国经济增长话题,李强说:“我们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超120万亿元,在这种高基数上要达到5%左右的增长目标,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静下心想一想,我们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碰到困难?我们从来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创造新奇迹的。”“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

  对于记者关心的“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什么?将会怎样来开展工作”的问题。李强表示,大家比较关心的重大问题都能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找到清晰的答案。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与全国人民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李强在回答时提到一个细节引起记者们的兴趣。他说“很愿意回应网民的关切:一有时间我也会上网,看看网民关注什么,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谈施政:“吃改革饭、走开放路”

  2023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关于“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工作重点”的提问李强表示,今后工作中,第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民造福,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第二是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

  第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李强表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任何一个总量指标,分摊到14亿多人口基数上,人均水平都比较有限。“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谈经济:充满信心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一口气提了四个问题。

  李强风趣幽默又坦诚地回答说:“这位记者朋友很会抓机会,我记了一下,你一口气提了四个问题、涉及六方面内容。时间关系,我只能择要作些回答。”

  他表示,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不容乐观,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如何稳增长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考验。今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这是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的,“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并不轻松,需要倍加努力。”

  “基本取向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李强表示,稳,重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进,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步。具体来讲,要打好这几套组合拳:一是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大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都是有其具体内涵的,有的还会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

  “说到困难,大家都有困难,今年我们的困难也不会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困难呢?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都很励志,讲的都是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

  李强说,“从最近两个多月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一些国际组织也调高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

  谈民企:支持发展壮大

  “中国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补齐?”有记者问道。

  李强说,我长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常有机会与民营企业家交流,对他们发展中的期盼和顾虑还是比较了解的。在这里,我主要想表达这几层意思。

  第一,“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

  第二,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从发展空间看,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多新领域新赛道有待开拓,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这也是我特别想说的一点。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

  李强说,我不由想起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真诚关心、服务民营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我相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民营企业家一定能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创业史。

 谈人口: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热点民生问题总是被网民高度关注。有记者提问:今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稳就业?去年中国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人口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我很愿意回应网民的关切,一有时间我也会上网,看看网民关注什么,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刚才,你实际上提了三个问题。”李强回复道。

  关于就业,他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从就业看,有一定压力,但从发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年轻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有人担心人口红利会不会就此消失,“我看没那么简单。”他说。

  他强调,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当然,我们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还要作深入的分析研判,积极应对。”李强表示。

  谈乡村振兴:不搞千村一面

  人民日报记者问“本届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有哪些考虑?”

  李强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现在还有近5亿人常住农村, 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全面的。去年底,党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专门就建设农业强国,抓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全面要求,当前我们整个农业农村工作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把每项工作抓落实。

  李强表示,就乡村振兴这件事,下一步要关注三个关键词。第一是全面,乡村振兴不仅是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全面彰显乡村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等;第二个关键词是特色,中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必须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特别要注意保护传承好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不能搞成千村一面;第三个关键是改革,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我们一定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要让农民更多分享由于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2023-10-23 更多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数环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