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秦佳丽 2020-07-14 08:28:48 来源:中房报
谦逊、坦诚、专业流畅而又深入浅出,这位更多时候担当“无冕功臣”的地产CFO,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常态下与更多地产人展开对话。
7月9日,中城联盟开设的2020地产精品课程栏目上,旭辉控股执行董事、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欣围绕“房企新常态下的资金管理”议题主讲。这无疑是一堂高含金量的地产人财务课,“去杠杆”成为了课程主题,主张稳健打法的杨欣在线剖析了“降负债”与“丰富融资渠道”之间的平稳发展策略。
整场分享会显得坦诚而专业,杨欣直言当前旭辉选择“降间接融资杠杆,提直接融资杠杆”融资模式,因为发债比信贷更为干脆利落;选择“提境内杠杆,降境外杠杆”,因为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情况下,在境外融资进行国内资产配置不够划算。
他还是谦逊且开放的,赞同万科所提及的“土地红利已过时”观点,认为房企行业需迎接管理红利和科技红利 ;欣赏碧桂园、龙湖和世茂这3家国内仅有的获得国际信用评级的民营房企,赞誉其与境外资本市场的接轨能力。
事实上,杨欣的财务理念在旭辉控股间有迹可循。2010年入职旭辉分管财务融资,2019年履新旭辉CFO,杨欣见证了旭辉从不足百亿元到如今2000亿元+的发展历程。一度经受负债率攀升困扰的旭辉2019年净负债率68.5%,同比略微上升1.3个百分点,维持合理水平;现金短债比约2.7,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合作并购、旧改等形式获地占集团土储比例超过30%,集团财务杠杆得到优化。
透过杨欣的“提前布局”观,旭辉其实有意在稳健发展道路上做铺垫。“我们希望未来的3年维持在20%至30%规模增长率,回归到更加理性的增速。另外,每年逐步拿出10%资源,用作持有型物业投入。”他在此次分享会上坦言,“提前布局很重要,类似提升信用评级,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庞大的系统,财务管理人员要发挥仪表盘和副驾驶作用,主动跟掌舵人沟通,从经营层面做出改变。”
以下为旭辉控股执行董事、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欣分享会摘录:
今天的我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房地产新常态下的资金管理”。对于地产人而言,尤其是对地产财务人而言,“新常态”几乎每年都是一个新考题。如何在目前行业环境下做好这份答卷我想通过3个题目和大家交流,一是去杠杆与房企发展的平衡;二是去杠杆周期下的融资策略;三是疫情冲击下的现金流管理。
从“土地红利”转变为“管理利润”
关于精细化管理我其实特别欣赏6月30日万科在股东大会谈及的观点,当中谈到了房地产行业几个红利:第一轮红利是土地红利,第二轮是金融红利,第三轮是管理红利,第四轮则是科技红利。
“土地红利”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限价”“限贷”等政策出台,尤其是2018年以后土地储备不再多多益善,超过合理去化周期,比如超过2年半至3年,会使让企业保留较高财务杠杆,消耗财务成本,必要性不大。
融资方面,一些优秀企业对融资成本控制得很好,也“收割”了一波融资红利,但如果企业现存在融资成本偏高问题,我认为去杠杆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随着地产行业步入“白银时代”,房企更多需要从高杠杆驱动式增长转向经营内生性增长,依靠提质增效来推动企业增长。
这就涉及我们当下应该把控的管理红利。新常态下,房地产行业正处在“U”型曲线相对低谷期,容易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这时候更要从“向土地要红利”转变为“向管理要利润”,讲求精细化管理,讲究产品品质。因为从客户角度看 ,他们永远希望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从企业角度看,这也就是成本费用的一个管控能力,是我们下半场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最后一轮是“科技红利”。未来,企业需要用数字化技术来改变甚至颠覆行业。
建立“规模、利润与风险”三角模型
从旭辉的角度看,我们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建立了一个关于规模、利润与风险的三角模型,希望实现“又快又好又稳”的均衡式发展。
第一个维度是规模。对于大部分房企来说,规模是一个绕不过去话题,行业每月都有各种规模排行榜,所谓“没有地就没有位”,如果不能在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一家房企来说可能难以接受。但在目前新常态下,我个人更看重企业回款规模增长,而不是签约的增长;旭辉在考核上也重点考核回款,希望做有现金流、有利润的销售。
第二个维度是利润。各家房企也有各家的赚钱模式,旭辉看待利润的话,通常是用一组指标来评价,比如集团层面是看ROE(净资产收益率),这也是巴菲特提出的,如果一家企业ROE能够长期稳定在20%以上,那么就是一个可投标的;区域公司层面的话看ROIC(资本回报率), ROIC需要维持在一定增长维度。
第三个维度是风险。稳风险就要稳负债率、稳融资成本。本轮疫情下,很多企业非常关心财务健康,注重流动性管理,如果流动性比较匮乏,面对类似黑天鹅事件很容易被击倒。相信今后更多企业会以一个更加稳健的负债率水平去迎接新常态。
我认为这3个维度其实能给到资本市场一定指引。站在旭辉的角度,我们希望未来三年维持在20%至30%规模增长率,回归到更加理性增速;利润率的话希望维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从目前整个行业来看,部分企业利润率逐步回落到了10%甚至高个位数,这样下去再想回到两位数的销售经营能力会非常难。从风险维度看我想越来越多房企,尤其是大型标杆房企,也都在努力将负债率和净负债率降下来,以更加稳健的一个步伐向前迈进。在我看来,新常态下其实讲究“剩者为王”,能够活下去度过行业“微笑曲线”下半部分,就能迎来新一波春天。
用好四种杠杠组合
建立去杠杆周期下的融资策略
可能有人产生疑问,降财务杠杆是否会阻碍企业发展?
其实财务杠杆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众多杠杆之一,我们还会运用到其他杠杆工具,包括投资杠杆、经营杠杆、合资杠杆。
不同企业的打法不同。有的企业选择加合作杠杆、降股东权益,实现了规模增长和风险分散;有的企业追求极致的经营效率,ROIC做得非常优秀,同样实现了规模发展;还有一些企业在非招拍挂市场耕耘,通过旧改、城市更新、一二级市场联动、投资并购等方式去获得一批优质土地储备,这种情况带来是投资杠杆提升,能够以更少土地资本支出撬动更大销售规模,同样可以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所以,在这四种杠杆组合应用中,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用好杠杆组合,阶段性地去财务杠杆,不见得会影响企业规模发展。
去杠杆周期下有哪些融资策略?
今年年初,旭辉制定的融资策略包括几组主题词:降间接融资杠杆,提直接融资杠杆;降表内杠杆,提股权杠杆;降境外杠杆,提境内杠杆;控短期负债,拉负债久期。
以“降间接融资杠杆,提直接融资杠杆”为例,直接融资大家都很熟悉,主要指面向资本市场发债,间接融资指企业开发贷。相比之下,直接融资效率其实更高,因为间接融资可能需要房企进行更多资金沉淀,比如为了确保顺利交房,政府部门和银行要求开放商将一定比例销售回款沉淀在监管账户,保留一部分账面储存,最后企业能够调动的资金反而有限。所以,直接融资显得更加干净利落,它的票面成本就是实际成本。
再以“降境外杠杆,提境内杠杆”为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进入了新一轮贬值周期,这种情形下控制境外融资是比较理性的一个策略。反之,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那么房企选择在海外融资在国内进行资产配置,才是利好消息。
丰富融资渠道
提升国际信用评级
新常态下,地产企业还是要不断丰富融资渠道。大家熟悉的融资渠道包括房地产基金、资产证券化产品、财务投资人、股权与资产收并购、保险资金入市、海外市场等, 无非是在公司不同阶段,将各种资金引进公司。
对地产财务人来讲,现在是能不能找到更长时间、更便宜、更好用的资金的问题。整体来说,不论是境内还是境外融资,基本处于一个“存量”时代,新增融资额度是一件难事,监管部门也希望房地产行业维持一个合理杠杆。所以,合理地寻找一些 “另类”融资渠道,对现在地产企业很重要。
谈到融资渠道的话一定要谈国际信用评级。尽管最近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成本下降,让大家享受到了一定融资红利,但撇开这种政策红利不断去提升境内境外信用评级,对每家企业来说依旧很重要。
最近有两家民营房企先后发行了十年期境外美元债,一家是龙湖,另一家是世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意味着他们能够在境外市场以更长期、更便宜的成本募集到资金,也说明中国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同国际资本接轨。不断提升信用评级带给企业的好处就是,无论央行是不是“放水”,你都有机会拿到更长久更便宜的钱。
对于国外评级公司的关注点,可以列举3家案例——标普更关注一家房企的规模和长期偿债能力;穆迪关注规模和杠杆率,关注财务表现;惠普关注房企的土储规模、资产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不过企业关键还是要修炼内动,把经营质量真正提升上去,必然会水到渠成地带来企业评级提升,进而引入更多优质资金。
根据企业规模定位
把握融资适配度
谈融资一定还涉及融资适配度问题。每家企业有不同打法,一定会影响到企业融资模式。
比如,在香港地区,十大蓝筹地产股负债率都很低,一旦超过20%,他们可能就会觉得这个数字太高;但在内地不少房企负债率超过80%。纠其原因的话香港同业已经历多轮经济危机洗礼,大宗交易只有在流动性泛滥、市场高涨的情况下才能快速变现,遇到类似疫情等情况通常有价无市,他们注重收缩杠杆,对增速没有太大要求;另外,香港土地供应有限,当地同业更多以持有型物业为主。反观内地,由于正处城市化进程尾端,高周转、高负债打法理论上仍然存在,所以负债率相对偏高。
另外,融资适配度也和企业所处规模阶段有关系。目前国内大多数地产企业还处于一个扩张期,通常会维持比较激进的财务策略,财务杠杆也比较高。但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他的增速也会放缓,开始追求一个更低的财务杠杆,比如碧桂园,达到5000亿元规模后,开始把速度降下来,负债率控制得很好。因此碧桂园跟龙湖、世茂一样,得以成为目前国内仅有的3家获得投资评级的民营房企。
所以,每家企业制定融资适配度时,往往会和企业战略、规模、产品、市场环境甚至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另外,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也要考虑。
“以收定支”是疫情下现金流管理核心
最后回到近在眼前的疫情冲击下的现金流管理。2月初,旭辉进行了极限生存假设下的压力测试,假设经营现金流减少到一半,假设融资现金流只够还本付息、没有增量,企业该如何渡过难关。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做这件事情,大家突然发现企业财务健康的影响如此深远。
目前房企的现金流管控重点,包括强化融资端管控、回款管控、分款管控等,其实很多企业做得比旭辉好,当中的关键就是“开源”。对企业来讲,现在除了员工工资和还本付息这两样需要确保,其他非必要支出都可以砍掉;但是开源没有上限,财务人要做的是千方百计地开源。总体来说,现金流管控核心是“以收定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虽然地产企业受当地政府或银行资金监管,很难像制造业企业那样完全通过自主资金管理达到最优配置,但适度的集中管理还是必须的,房企可以通过内部银行管理,让资金有偿使用,发挥资金最优配置。
旭辉在现金流管理上也做了一些顶层设计,比如我们确立现金流管理的目标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另外,我们已从早年的买地开发模式逐步转变为每年拿出10%资源用作持有型物业投入。一旦经营策略发生变化,现金流管理也要与之匹配,所以旭辉也在建立自己的资金管理系统,我们希望将数据管理与科技赋能相结合,切入到现金流管理体系中去。最后是现金流管理考核,旭辉员工的奖金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回款挂钩的,事实上这也是大部分标杆房企做法,只有回款才会对企业产生贡献。
最后同大家分享我个人喜欢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提前布局,守正出奇”。提前布局很重要,刚才我们谈到的提升信用评级,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不是简单的几个财务指标能够达到的,它要求企业保持稳定提升,也就是意味着企业要提前布局好经营策略,财务管理人员要发挥仪表盘和副驾驶作用,主动跟董事长沟通,从经营层面上去改变。
第二句话叫“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地产作为被重点调控的行业,可能一夕之间出现各种政策变化。对地产财务人来说你不知道会突然面临些什么,所以要不断建立优质资源,才能在关键时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第三句话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涉及企业美誉度,在日常点点滴滴中去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有时候别人口口相传的影响力可能比企业自己的口号更重要。
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2023-10-23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土拍规则生变,或重回价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规则调整顺应市场变化,4城取消地价限制。最高发放3万元!郑州高新区发布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办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给予一次性2万元/套的购房补贴;三孩家庭给予一次性3万元/套的购房补贴。9月份郑州商品房销售8608套,销售均价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4961套,销售面积60.02万平方米,销售均价11513元/平方米。9月房价:下跌态势有所遏制,一线城市回稳趋势明显
2023-10-19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南京出台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新政
2023-10-19进一步激发存量房市场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资金安全,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上海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
2023-10-19明确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认定。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支撑
2023-10-18房地产的调整是有利于房地产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