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杨宏彬 2021-06-08 09:59:30 来源:乐居财经
股价横盘、脚踩“红线”,眼见金融街(SZ:000402)受困,股东长城人寿闪电出手,连续打出了“组合拳”。
6月4日,金融街(SZ:000402)公告称,股东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自2020年5月22日开始增持公司股票,4个月内共增持1651.74万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 0.5526%。
增持完成后,长城人寿合计持有金融街1.68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 5.6329%。其中,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持有1.4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8316%,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持有 2394.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8012%。
据了解,长城人寿对金融街的增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增持的时间为2020年5月22日至2020年6月2日,长城人寿以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1151.74万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3853%。
第二次增持时间则是在四个月后。2020年9月21日至2020年9月22日,长城人寿通过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50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 0.1673%。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街控股股东金融街集团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长城人寿 50.69%股权,亦为长城人寿控股股东,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金融街集团与长城人寿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
所以,这实际上是金融街集团对上市平台的增持。一般来说,股东增持行为通常是向市场传递公司被低估的信息,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上市公司股价;或是公司股东的一种投资行为。
金融街则在公告中表示,增持目的是基于对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
增持怪圈
事实上,自2020年以来,金融街股价多在5~8元/股横盘震荡,难上10元/股关口。
从增持的时间点来看,长城人寿在5月份增持之时,金融街的股价正在相对低位徘徊,2020年5月19日至5月22日连续四个交易日股价下跌。增持第一日,金融街报收于6.4元/股,跌1.08%。
长城人寿增持后,金融街股价自5月25日(增持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连续上涨,一直持续到6月2日,也就是长城人寿增持的最后一日,当日金融街报收于6.76元/股,涨1.05%。较增持当第一日约涨5.63%。
但随着增持的结束,金融街股价却走出了“七连阴”。
直到2020年6月30日,金融街股价冲高,连续5个交易日大幅上涨,2020年7月6日,股价涨停,次日日盘中最高涨至8.22元/股,创近8个月内新高。
在第二次增持的两个交易日里,公司股价同样出现上涨,2020年9月21日-9月22日,公司股价连续上涨,9月22日报收于6.98元/股,涨0.29%。但增持结束后立刻出现了“三连阴”,不久便创出了阶段低点6.47元/股。
金融街陷入了增持时“连涨”,增持后“连跌”的怪圈。
信托“输血”
实际上,这并不是金融街集团第一次通过长城人寿对金融街进行支持。
2020年6月5日,金融街通过昆仑信托发起设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计划金额5亿元。关联方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保险”)、大家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家财险”)认购该信托计划部分份额。
其中,长城保险拟认购2.4亿元,大家财险拟认购2.5亿元,合计4.9亿元。另有独立第三方拟认购0.1亿元。信托计划的贷款期限为5年(2+1+1+1),即满2年后的每年度双方均可选择提前终止。
当时的金融街正处于现金流“吃紧”的状况,4.9亿元款项可小解资金之渴。
不过,多次受到股东关照的金融街经营依旧不容乐观。根据年报显示,2020年,金融街实现营收181.21亿元,同比下降30.97%,实现归母净利润24.98亿元,同比下降27.41%,出现近五年来归母净利润首次下滑的情形。
此外,公司的负债率在近5年也逐渐攀升,2016年-2020年,金融街的负债率分别为72.41%、73.08%、74.96%、75.94%和76.48%。2020年,公司总负债达1294.03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25.1亿元,同比暴增492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22.57亿元。
截止2020年底,金融街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4.4%,净负债率为172.4%,现金短债比为1.3,仍踩中两条红线。
央行行长潘功胜: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2023-10-23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土拍规则生变,或重回价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规则调整顺应市场变化,4城取消地价限制。最高发放3万元!郑州高新区发布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办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给予一次性2万元/套的购房补贴;三孩家庭给予一次性3万元/套的购房补贴。9月份郑州商品房销售8608套,销售均价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销售4961套,销售面积60.02万平方米,销售均价11513元/平方米。9月房价:下跌态势有所遏制,一线城市回稳趋势明显
2023-10-19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南京出台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新政
2023-10-19进一步激发存量房市场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资金安全,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上海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套数认定标准
2023-10-19明确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认定。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坚实的支撑
2023-10-18房地产的调整是有利于房地产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