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5 09:55:55
——2017年1-7月房地产行业数据点评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继续回落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976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0683亿元,增长10.0%,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1%。
中房点评:从累计同比走势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从不同物业看,商业营业用房增速明显收窄,较1-6月回落2个百分点,住宅和办公楼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仅东部地区增幅扩大,较1-6月增加0.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增幅较1-6月分别收窄2.2和1.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依然是增速最高的地区,同比上涨13.8%;东部地区保持负增长,跌幅收窄2.7个百分点。
单月看,7月并未延续6月的高增长,投资额环比大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商业营业用房投资总额下滑影响,同比下跌7.4%。
二、土地市场热度不减,量价持续上涨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4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增速比1-6月份提高2.3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5428亿元,增长41.0%,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
中房点评:地方政府积极加大土地供应,房企拿地也全面提速,土地市场热度持续。1-7月土地购置面积增幅持续上涨,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幅已超过四成。
7月份,在“租售并举”的政策推动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率先做出调整,推出纯租赁用地,但无论供地模式如何改变,土地稀缺的城市,竞争激烈程度都不会减退。部分东部沿海地区三四线城市仍是土地市场主力军,企业拿地积极,市场热度持续高涨。
随着市场集中度和榜单门槛的提升,大中型企业依然有加快储备土地的动力,在交通、规划、发展前景优势的三四线城市积极拿地,为未来市场提前布局。
三、新开工面积累计增幅回落,七月负增长
1-7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100371万平方米,增长8.0%,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1746万平方米,增长11.9%。
中房点评:1-7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大幅回落,虽然上半年数据有所反弹,但七月份数据表明新开工增速逐级回落态势确认。尤其值得注意,7月单月新开工呈现同比负增长。
目前来看,新开工回落受销售市场预期下滑影响较大,部分城市限价、限售导致企业放慢开工速度,以免进入预售流程后价格不能自主确定,造成经营损失。未来政府限价政策若有所松动,或者管制的价格空间拉大,加上企业现阶段拿地积极及年底销售旺季到来、去化加速,企业开工意愿将再次恢复。
四、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反弹”后持续平稳回落
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63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增速比1-6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1.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3.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9.4%。商品房销售额68461亿元,增长18.9%,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5.9%,办公楼销售额增长27.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38.7%。
中房点评:1-7月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在上月“反弹”后延续前期回落趋势,也说明6月份的反弹是统计原因而非市场原因。从前7月的连续走势看,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增幅下降趋势未改,由于2016年下半年的高基数影响,预计未来半年加速回落。7月份,企业推盘和销售节凑放缓,加上传统淡季效应,销售规模出现明显下滑。
分城市看,一二线城市在严格的预售证审批下,市场供应缩减,是制约成交量上行的重要因素;三四线城市在经过短时间的高增长后,市场需求快速释放,热度也有所回落。在政策坚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条件下,热点城市供应及成交短期不会出现大幅回调,整体市场不会大起大落。
五、商品房待售面积进一步减少
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3496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10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988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1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64万平方米。
中房点评:1-7月,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持续回落,去库存力度不减。未来企业在资金压力下仍将以去化为主,一二线城市去化受到限购、限售等政策影响,短期三四线城市仍是企业去化回笼资金的重点着力区域。
六、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幅回落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7664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1-6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5094亿元,增长19.8%;利用外资112亿元,增长20.6%;自筹资金27340亿元,下降1.9%;其他资金45118亿元,增长14.8%。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26937亿元,增长20.7%;个人按揭贷款13852亿元,增长4.1%。
中房点评:1-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再次回落,各类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保持负增长,国内贷款和其他资金来源增幅回落均超过两个百分点。目前受到楼市成交放缓、各种融资渠道收紧影响,企业资金链风险逐渐积累,压力增加。
(本文来源:中房研协测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