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报告 2024-01-18 14:14:18 来源:中房研协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4-01-18
- 报告类型:市场报告
- 发布机构:中房研协
—01—
商品房销售规模下降
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0%。
2023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同比走势经历年初短暂的回升后,6月起持续下行,同比跌幅逐月扩大。全年销售面积规模回落至2012年水平,销售金额规模与2016年水平持平。全年行业持续处于转型调整过程中,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行业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各项利好政策也根据市场形势相继出台,除少数大城市外限制性政策几乎全部退场。
当前市场表现低迷,行业形成新的平衡仍需要时间。未来政策将持续宽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相关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将加速出台,对2024年房地产行业形成一定的支撑,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二线城市政策也尚有放松空间,解除限购扩围、落实配套政策等;三、四线城市也可继续加强鼓励和促进住房消费的措施。
从年度间市场表现看,2021年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达到18亿平方米,触顶后两年市场规模快速回落,目前下降趋势依然没有止住,未来两年大概率依然是量缩价调的状态,并逐步稳定在8-10亿平方米这个平台上,完成此轮市场调整。我国城镇化并没有停止,人口还会发生结构性流动,人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需求也与日俱增,房地产市场需求规模依然存在,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依然是支柱性的,市场仍存在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结构性机会。
单月数据来看,在高能级城市宽松政策效应带动下,12月成交活跃度有所上升,销售面积及金额环比涨幅在四成左右,但较去年同期仍有超过20%的跌幅。未来几个月有望在低基数基础上持续走稳。
分类物业销售看,商品住宅市场持续下行,销售面积及金额同比跌幅继续扩大;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两项指标保持下降,同比跌幅较上月均有所收窄。
从各地区销售情况看,东北地区市场有所改善,销售面积同比跌幅低于其他区域,两项指标跌幅均较上月收窄。东、中、西部地区两项指标同比跌幅较上月扩大,中部地区跌幅为各区域最大。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及金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6.2%、61.67%,占比分别为比上月提升0.3个和0.1个百分点。
—02—
房地产开发投资跌幅继续扩大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投资83820亿元,下降9.3%。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走势逐月下行,同比跌幅从年初到年末扩大3.9个百分点。全年行业销售低迷,房地产企业在资金压力下,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克而瑞数据显示,销售百强企业中半数企业未拿地,其中拿地金额超过100亿的百强房企,仅有四家民营企业。全年民间投资下降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9.2%,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民间投资拖累进一步加大。
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同样是在2021年触顶,此后两年快速回落。造成当前投资规模逐月下滑的原因,既有投资信心的问题,也有融资不足的问题。民营房企一度是房地产投资市场的主力军,但在遭遇集体爆雷、市场萎缩的重重打压之后,房地产开发的主角发生了嬗变,央国企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稳健的作风,逐渐成为新的市场主力。但客观而言,央国企在市场灵敏度、决策机制方面与民企大不相同,今后的市场规模、投资规模大概率回不到以前的高度。
预计2024年在销售市场未有明显好转,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未得到实质性改善之前,行业将维持低迷的投资态势。
月度数据方面,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68亿元,较上月减少15.4%,同比减少24.0%,单月投资规模为近年来新低。政策利好下行业投资仍未出现暖意,反映出企业信心严重不足。未来市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企业要积极适应变化,调整策略、抓住政策窗口期扭转困局。
从物业类别投资上看,商业营业用房同比跌幅最大,住宅和办公楼同比跌幅相对较小,住宅投资跌幅较上月略有扩大。住宅投资占总投资比重75.6%,较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
从地区来看,各区域投资同比继续负增长,东北地区跌幅最大,跌幅持续收窄;东部地区跌幅最小,整体跌幅和中、西部地区均较上月略有扩大。开发企业在东部地区的投资比重为60.1%,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
—03—
房屋新开工规模处历史低位
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953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9286万平方米,下降20.9%。房屋竣工面积99831万平方米,增长17.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2433万平方米,增长17.2 %。
2023年,在“保交付”政策指导下,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保持高增长。房屋新开工面积总体规模处于历史低位,仅为2019年、2020年最高水平时期42%,与2007年规模持平。8月起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跌幅续五个月收窄,但整体回升走势较缓,依然处于较大跌幅水平。单月来看,12月新开工面积792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3%,同比减少11.6%,未能延续11月增长走势。单月新开工面积受季节和企业拿地节奏影响,走势波动较为明显,预计2024年累计数据将在低基数基础上开始走稳,随着存量房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新开工面积的下降对市场供应的影响也将有所降低,整体规模很难明显提升。
—04—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不减
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7459亿元,同比下降13.6%。其中,国内贷款15595亿元,下降9.9%;利用外资47亿元,下降39.1%;自筹资金41989亿元,下降19.1%;定金及预收款43202亿元,下降11.9%;个人按揭贷款21489亿元,下降9.1%。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走势上半年波动较大,下半年逐步走稳,跌幅保持在13%上下。全年所有资金来源中除利用外资外,企业自筹资金跌幅最大,从7月起跌幅逐步缩小,12月累计跌幅较上月再收窄1.2个百分点;受商品房销售市场影响,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跌幅持续扩大,12月累计跌幅均较上月再扩大1.0个百分点。全年,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占全部资金的50.8%,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占32.9%,较上年减少2.6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融资政策支持下,企业自筹资金有所好转,但整体占比依然低于上年,同比跌幅也明显高于其他资金来源。2024年,防范和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仍是首要任务,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提出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更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融资“白名单”“三个不低于”等政策也可能加速落地实施。房企要抓住政策窗口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资金补充、盘活存量资产、债务展期等,提升流动性。
—05—
商品房库存持续增加
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7295万平方米,较上月增加191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增加1306万平方米,办公楼增加90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增加162万平方米。
当前商品房库存去化压力依然较大,待售面积的去化周期7.2个月。其中,商品住宅库存持续增加,同比涨幅达22.2%,涨幅较上月扩大1.8个百分点,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同比涨幅分别较上月缩小0.1个和0.4个百分点。
- 15:05
- 13:31
- 12:14
- 12:09
- 11:54
- 11:42
- 11:42
- 10:54
- 10:51
- 10:49
- 10:38
- 10:18
- 10:16
- 10:05
- 10:05
- 09:54
- 09:52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