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以来,土地市场一改2013 年底的全面火热态势, 出现各地冷热不匀的局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延续地王热的同时,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却遭遇了地块流标。楼市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 月70 个大中城市房价的同比和环比平均涨幅双双出现了收窄。
从近五年的土地出让情况来看,2013年土地出让金额高达41,250万亿元,不仅同比大增45%,更是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高,全国土地交易价格全面高涨。
对比春节前后土地市场成交反差,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认为,全国土地市场分化趋势已初露端倪:
一线城市土地成交火爆,房价涨幅预期小幅回调。
北京、广州热地拍卖,单日拍卖成交金额分别达109亿元和155亿元,创下单日土地拍卖新高。
上海、北京、广州上演房企夺地大战,接连拍出地王,溢价率高涨。上海闸北大宁325街坊地块,溢价率高达111.59%,成为上海新一轮地王;北京丰台西局村的泰禾集团地块,也以48.1%的溢价成交。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指数,数据显示,2014年1月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同比涨幅比去年12月份均有所回落,分别回落1.8、1.0、1.5和2.1个百分点。
二、三线城市遇冷,高库存城市将陆续降价。
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地遭遇土地流标,成交地块中,以底价成交的比重有所增长,占50%以上,出让现场显得较为冷清,并未出现高溢价的激烈竞争。
杭州楼市出现降价潮,首轮降价楼盘多达八个,降价幅度亦高达20%-30%。杭州楼市的降价主要是由于高库存引发的,据数据显示,2014年1月底,杭州商品房库存突破12万套,远远超过四个一线城市,比去年同期增长45%。
大型房企领跑地市,中小房企预期跟随。
从拿地企业来看,中海、中化方兴等央企倚仗最强经济实力出手频繁,而龙湖、金融街等实力房企亦一掷千金获取优质地块。据《中国经济网》数据显示,2014年1月1日至2月17日,十大标杆房企共计斥资639.3亿元购地。其中,一线城市土地储备购地支出为369.4亿元,占比达57.8%。
一线城市和典型二线城市都是房企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虽然地价相对较高,但可以加快周转进而提高利润。总体来看,目前土地市场最为活跃的是大型房企,作为标杆企业,预期中小型房企也将跟随入市。
土地类型成交分化,宅地火热商用遇冷。
在各地退出的挂牌地块中,住宅用地依然深受开发商追捧,成交持续火热,除了溢价率竞相走高外,相同片区的纯宅地成交价格较商住用地高出约10%-15%。
在南京和杭州的流标地块均为纯商业用地。导致流拍的主要原因是,这两块商业地块价格较高,而且对竞买人有着较苛刻的附加要求。与宅地相比,非中心地段的商业地块对开发商的吸引力较低。
土地市场预期转淡,成交量价或双双回落。
多城市政府加大了拍地配建保障房的比例,抑制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南京“拍地新政”中明确表示,今后南京土地出让将采取“限地价、竞配建保障房面积或资金”的方式出让。
兴业银行明确停办房地产夹层贷,在楼市新政出台之前,将暂停办理房地产供应链金融业务。这表明银行方面已对房地产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谨慎措施,对后市难以乐观,或静待两会后再作决策。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3566 传真:010-88386228
Copyright 2010-2013 北京中房研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3002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