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研协]住宅成交涨跌互现 上海领涨一线城市

2012-10-31 09:40:32

扫描二维码分享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12-10-31
  • 报告类型:市场报告
  • 发布机构:中房研协

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周报第43周(10.22-10.28)

一、本周关注

1、关注焦点:香港楼市再推新政抑投资

10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记者会上宣布,香港特区政府针对楼市推出的新措施规定,所有外地人士、所有本地和外地注册的公司购买香港住宅,需缴付15%的买家印花税。同事,提高额外印花税的税阶,并将适用期延长至3年买入后首半年内出售单位的征收率增至20%;在半年至一年内为15%;一年至三年一概征收10%。现在的额外印花税的适用期是两年,税率为15%、10%、5%。

2、专家观点

特区政府拟推出的新印花税政策是为了让香港楼市的需求、供应及交投都来自用家主导的市场,以达到楼市健康发展的目标。长期来看,额外印花税会减少短炒的投资者数量,需求方面减少,相对的供应也会减少,但如果市场由用家主导的话,供应将来自新楼盘的推出,加上用家本身的供应,比如"楼换楼",各方面都会令楼市更健康地发展。

--陈家强,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相信此举会起到一定作用,外来短期投资客不得不考虑退出房地产市场的高成本。但是,考虑到土地财政、土地权贵、外来移民、外来货币汹涌,此举不会收到长期效果。香港要解决高房价,或者政府大规模建公屋,或者改变土地财政、建立独立的货币体制,其他一切政策,都是救火之用的浮光掠影之作。

--叶檀,财经评论家

重税之下,27日以来香港楼市出现"速冻",虽然还需时间来观察新政效果,但缺少了足够的投资投机需求,香港房价已不可能持续大涨。

--杨红旭,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香港楼市在近年来持续上涨,目前香港房价已经超过1997年的历史高位,香港作为自由市场在目前楼市调控主要体现在税收等方面,作为弹丸之地,香港的供应更加稀缺,需求旺盛,但并没有限购等措施。利用税收等手段调控楼市这一点值得内地借鉴。

--张大伟,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

二、二十典型城市土地供求情况

本周土地总供应面积为614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0.8%。其中经营性土地供应面积环比下滑16.7%,非经营性土地环比上涨79.0%。

本周土地供应可造89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总量,环比微涨3.1%。

本周土地总成交面积540万平方米,环比下跌6.7%。其中经营性土地成交面积环比下跌29.9%,非经营性土地成交面积环比上涨40.9%。

本周土地成交量可造1024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总量,环比下跌11.1%。

本周土地成交总金额151亿元,环比下跌41.9%。其中经营性土地成交金额环比下跌48.4%,非经营性土地环比上涨121.0%。本周经营性土地成交均价4724元/平方米,环比下滑26.5%;成交楼面均价1918元/平方米,环比下滑30.0%。本周土地价格的下降主要因为成交城市结构的改变,长春市土地成交面积占比提升,拉低了整体土地价格。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