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监测分析 2025-01-13 17:31:49 来源:中房网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5-01-13
- 报告类型:企业监测分析
- 发布机构:中房研协
近几年来,有关“房企退地”消息频出。尤其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除出险房企外,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主动“退地”,其中不乏央企、国企及地方国资平台等身影,如:2024年7月,华润置地申请退还福州斗池路综合体的未开发部分;8月至11月,越秀地产先后退还5宗地块;9月,鹿城城发退回温州市仰双片区中央涂单元C-17地块;11月,华侨城退回武汉市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一地块等。
从“退地”原因来看,主要存在几种:一是部分地块为房企前期高价竞得,在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房价上涨预期降低的情况下,盈利预期难以实现,甚至会出现更大亏损;二是房企资金承压,无力再支撑后期项目的开发建设;三是拿地时地块配建、自持等附加条件过多,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及房企资金状况而言,开发运营难度加大;四是房企为缓解资金压力、回笼资金的需要等。除此之外,还可能存在地块产权复杂导致项目推进难度大、政府规划或相关政策未落实等其他原因导致的企业“退地”。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退地”,都反映出当前房企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尚不乐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3634亿元,同比下降10.4%,降幅较1-10月继续扩大0.1个百分点,房企开发投资意愿并未随着销售市场改善而逆转。
从影响来看,对于房企而言,“退地”有助于帮助房企回笼部分资金的同时,减轻库存压力,为企业调整发展节奏或实现转型发展减负增能;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退地”有助于防止土地资源的长期闲置浪费,助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但同时也会对地方财政形成冲击,尽管财政部已明确支持地方运行专项债用于收回闲置存量土地,但无疑将对地方化债能力形成较大考验;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房企扎堆“退地”可能会使市场情绪下挫,引发市场担忧,但从长期来看,房企由过去的“囤地”转变为如今的主动“退地”,是行业发展逻辑深刻变化所致,也是市场调整和风险持续出清的重要表现。预计2025年房企“退地”现象还将增多。
- 11:29
- 11:10
- 11:08
- 11:07
- 11:04
- 10:57
- 10:51
- 10:49
- 10:45
- 10:29
- 10:22
- 10:19
- 10:15
- 10:03
- 09:55
- 09:50
- 09:44
- 09:43
- 09:30
- 09:29
- 08:52
- 08:49
- 08:48
- 08:36
- 2025-01-12 18:40:48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
- 1企业月报|销售融资累计同比均下降近三成,投资年末迎“翘尾”(2024年12月)
- 2代建双周报 | 蓝绿双城与浙建集团签订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城建集团近期累计中标69亿元(12.21-2025.01.03)
- 3行业透视|金科重整距离成功还有多远?
- 4代建双周报 | 北京城建集团近期中标39.16亿;绿地天津代建项目首日去化80%(12.07-12.20)
- 5而今管理“引擎计划”全国持续招募,绿城管理与港珠澳未来城合作签约(11.23-12.06)
- 6企业月报|受重点城市拍地带动,典型房企单月投资额创年内新高
- 7TOD模式发展现状以及房企布局情况研究
- 8代建双周报 | “融者共创”更名为“而今管理”;旭辉建管与中天建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09-11.22)
- 9评司论企|融创境内债二次重组,此轮协商难度更大
- 10接连在核心城市溢价拿地,绿城逆势加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