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报告 2023-07-12 15:59:42 来源:中房研协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3-07-12
- 报告类型:市场报告
- 发布机构:中房研协
01 / 调控政策依然有相当大的放松空间
虽然调控政策与楼市兴衰并不是线性对应关系,但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当前房地产市场投资、拿地、开工、交易量大幅回落,市场进入衰退期,其核心动因是经济周期使然,但不合理、不合时宜的各类限购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政策具有是时限性,在出台的时候有必要,但时过境迁,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相关政策的执行应 “与时俱进”,积极的调整政策口径,让政策与市场实际更加匹配。现在楼市正处在困难时期,一些城市开始取消或放松限购、限售、限贷等政策,这是应有之义,但是否做到位了?还有哪些城市应该调整,实际却没有行动?取消各类限制政策,并不一定会出现市场很快止跌回升的态势,但可以优化房地产市场的营商发展环境,让房地产行业回归一个正常的行业序列,也是政府部门逐渐收回有形之手的难得契机。
02 / 无论是拿地还是出货量,民营房企普遍信心不足
从上半年的拿地榜和销售榜看,TOP50以内民企占比非常小,尤其是拿地榜上,民企鲜有身影。央企国企在房地产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核心原因是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原先负债率低、资产周转慢,且有一定产品经营特色的央国房企,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抗风险能力,尤其是这类企业融资成本低,且资金来源有保障,这是一般民企所不能比的。央企国企走在聚光灯下,与之对应的另一面就是暂处灯光之外的民企,努力维持企业运作,保持现金流的运转正常,聚焦保交楼,化解债务风险等。民企较少参与土地市场拿地,一方面是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更是荷包不足。为了维持基本的公司运作,尤其是团队的稳定,和发展能力的持续,需要参与一定规模的项目开发。代建是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代建同样有一定的门槛和规则,“旋转门”“玻璃门”是民企参与代建经常遇到的问题。
03 / 经济及收入增长前景不明,消费者入市观望情绪重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对于楼市而言,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现象历来存在。即便这个屡屡被市场验证的理论,在市场总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今天,恐怕也得重新思考和推论。市场没有因为政策变暖而好转,原因并非是企业没有足够的供应量,而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且有支付意愿的需求。从支付能力看,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并不牢靠,对外出口回落;储蓄率上升,消费不振,居民支付能力有所下降。购买意愿方面,经过20多年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我国居民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平方米左右,户均住房套数超过1,绝对住房困难的人口比例大幅下降。另外,近十年来,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自2008年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来,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7800多万套,2200多万困难群众取得住房补贴,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总体看,居民对住房需求从基本的“安身”层面过渡到“改善”层面。再者,商品房也不再普遍被认为是可靠的投资品,市场有张有落成为常态。这些都影响了居民购房的决策,原有的市场运行经验不再应验,市场规律需要重构。
04 / 美元升值加息周期,警惕国内资产价格中枢回落
外部发展环境同样深刻影响国内楼市的运作。美元走势就是典型的影响因素。近期最受关注的是美元升值和人民币贬值,从趋势图看,人民币兑美元6月30日最高达到7.2689元兑1美元。我们相信,人民币兑美元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但短期内的汇兑风险还是存在的,这也影响到不少人的决策。尤其是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突破7:1这一关键点位。经济预期、地缘政治和战争、美元加息、美国制造业新政等,各种因素叠加,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不得不面对资金外流、货币贬值、国内资产价值下跌 ,价值中枢回落的问题。对于房地产而言,一线城市的高端二手房抛盘量上升、报价回落,这也是资金外流的表现。目前二手房抛盘的现象已经从一线城市向其他城市漫延。房地产价格的回落是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首套和改善住房的消费者是好事。但也应防止房地产市场进入价格丛林社会,毕竟有日本、台湾等地房地产市场价格崩盘带来的经济社会大衰退的前车之鉴。
- 15:06
- 14:29
- 11:58
- 11:13
- 11:05
- 11:04
- 10:58
- 10:52
- 10:44
- 10:42
- 10:37
- 10:20
- 10:17
- 10:14
- 10:11
- 09:52
- 09:03
- 08:56
- 08:41
- 08:31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