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点评|中国金茂:投资聚焦京沪,近9成未售货值集中一二线

企业监测分析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5-04-23 09:48:17 来源:克而瑞地产研究

扫描二维码分享
  • 城市:0
  • 发布时间:2025-04-23
  • 报告类型:企业监测分析
  • 发布机构:

  从三级管控全面转向两级管控,精兵简政提效能;投资节奏加快,京沪成投资重心。

  ◎  作者 / 沈晓玲、陈家凤

  核心观点

  【行业排名居12位,销售回款率达99%】2024年中国金茂实现全口径销售额982.55亿元,行业排名提高1位至第12位。持续优化“6-10-12-24”全周期管控体系,全年回款金额高达970亿元。年内金茂调整组织架构,将开发单位三级架构精简为二级,推动资源向核心城市倾斜。2025年预计总推货值达1800亿,其中一二季度占比67%,推货节奏前置,叠加良好的货源结构(2023年以来新获取地块占比约70%)及精简的组织架构,销售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四季度以来投资节奏加快,聚焦京沪】2024年四季度以来金茂明显加大投资力度,2024全年拿地金额333亿元,而2025年仅1-2月金茂已实现拿地189亿。2024年权益土地款支出202亿,权益占比61%,部分项目与华润、保利、建发等合作开发,可分摊风险、降低资金压力。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披露,金茂投资聚焦高能级城市,全年新增可售面积295万方,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可售面积占比分别37.6%、57.1%和5.2%;京沪成为投资重心,2024年合计可售面积占到37.6%,远超其他城市,能够更好地支撑其去化及盈利水平。据估算,年末二级总土储建面约4378万平,可支撑其未来3年左右的发展。

  【全年实现净利回正,期末预收账款余额可保障未来营收】2024年金茂营收590.5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收入493.02亿元。毛利润85.97亿元,净利润22亿元,扭亏为盈,得益于三项费用的大幅改善、合联营实现正的投资收益、计提减值减少所致。

  【融资渠道通畅,债务久期6.27年、外债占比降至25%】境内成功发行35亿元金茂大厦CMBS,6月、8月发行中期票据合计50亿元,并抓住新政窗口期,对深圳万豪酒店、万丽酒店、天津海河金茂广场等持有物业完成约50亿元左右的经营物业抵押贷,期限15年,最低利率仅2.4%,优化债务结构。2024年末金茂有息债务规模1228亿元,较年初减少3.6%,通过持续“降短期、升长期,降境外、升境内”的债务管理方向,短债占比从年初的18.7%降至17.6%,24年平均贷款期限6.27年;外债占比从年初的29%持续下滑至25%,汇率风险敞口收窄。

  01 销售

  行业排名居12位,销售回款率达99%

  2024年中国金茂实现全口径销售额982.55亿元,行业排名提高1位至第12位,继续保持行业头部地位;销售面积581.84万平方米,销售业绩的降幅与百强房企平均的收缩水平持平(百强全口径销售额同比降幅30.3%)。金茂持续优化“6-10-12-24”全周期管控体系,通过标准化提速在行业下行期实现更快的资金回笼,全年回款金额高达970亿元,回款率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至99%。

3

  从销售额分布来看,金茂高度聚焦核心都市圈,一二线销售额占比90%(其中一线19%),抗风险能力突出。华东仍是其战略重心,销售额占比40%,其中上海(99.4亿)、南京(61.3亿)、苏州(57.4亿)、宁波(36.3亿)贡献显著,尤其是上海单城销售近百亿,中环金茂府、张江金茂府等产品去化良好,支撑高能级城市业绩。而华北、华南和西南销售额贡献28%、10%和14%,其中青岛(77.8亿)、西安(76.7亿)、天津(59.5亿)、北京(52亿)、成都(36.5亿)等城市表现亮眼,华中区域占比7%偏低,武汉、长沙等城市仍需加强去化。

  年内金茂调整组织架构,强化总部管控穿透力,将三级架构精简为二级,开发单位管理主体从2023年22个压降至2024年18个,预计2025年进一步降至14个,推动资源向核心城市倾斜,助力深耕城市做大规模、做强利润。根据管理层于业绩会上披露,2025年金茂预计总推货值达1800亿,其中一二季度占比67%,推货节奏前置,叠加良好的货源结构(2023年以来新获取地块占比约70%)及精简的组织架构,销售规模有望突破千亿,进一步巩固头部地位。

  02 投资

  四季度以来投资节奏加快,聚焦京沪

  2024年四季度以来,金茂明显加大投资力度,根据业绩会数据显示全年新增22个项目(下半年新增20个项目),新增土储计容面积202万,拿地金额333亿元,拿地销售金额比回升至0.34,而2025年仅1-2月金茂已实现拿地189亿,投资节奏明显加快。2024全年金茂权益土地款支出202亿,权益占比61%,部分项目与华润、保利、建发等合作开发,可分摊风险、降低资金压力。

  除明显加快投资节奏以外,金茂投资策略出现明显调整,坚持双聚焦战略,聚焦京沪等一线城市、聚焦高端化产品。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披露,金茂全年新增可售面积295万方,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可售面积占比分别37.6%、57.1%和5.2%。从具体城市来看,京沪成为投资重心,2024年合计可售面积占到37.6%。若考虑2025年1-2月的新增项目后,2024年-2025年2月金茂在北京、上海的投资金额占比高达69%,远超其他城市。所获取的上海虹口内环(北外滩)、普陀桃浦、北京朝阳区东坝、丰台科技园等地块,未来售价预期良好,或可支撑其去化及盈利水平。

3

  根据2023年企业公布的土储规模与2024年以来的销售、投资情况估算,中国金茂的二级总土储建面约4378万平方米,可支撑其未来3年左右的发展。土储结构相对健康,根据业绩会消息,近9成货值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其中TOP10城市占比近6成,保障了未来整体的去化水平。不过金茂存量土储中仍有部分项目受区位、市场或产品定位影响,存在去化压力,2022-2024年金茂对土储合计计提减值拨备约101.4亿元,未来盘活存量土储将是其战略的重点。

3

  03 营利

  全年实现净利回正

  期末预收账款余额可保障未来营收

  2024年金茂营收590.53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收入493.02亿元;商业、写字楼、酒店等持有物业收入约34亿元,较去年下降12.4%;金茂服务得益于在管面积同比增长近20%,实现收入29.66亿元,同比增长10%。年末预收账款527.52亿元,对房地产开发收入覆盖倍数仍维持1倍以上,保证未来营收的结转。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金茂实现整体毛利润85.97亿元,整体毛利率14.6%,其中房地产开发板块毛利率11%,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全年净利润22亿元,净利率3.7%,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三项费用的大幅改善、合联营实现正的投资收益、计提减值减少所致。

3

  04 负债

  融资渠道通畅

  债务久期6.27年、外债占比降至25%

  2024年中国金茂融资渠道通畅,融资成本优势凸显。全年新增的融资成本3.39%,跟去年同期4.4%大幅下降。境内融资成本2.87%,成功发行35亿元金茂大厦CMBS(票面利率3.20%),6月、8月发行中期票据合计50亿元(票面利率2.8%),发行利率创历史新低。据管理层披露,金茂抓住去年经营物业抵押贷新政窗口期,引入长期低成本的资金,优化债务结构,对深圳万豪酒店、万丽酒店、天津海河金茂广场等持有物业完成了约50亿元左右的经营物业抵押贷,期限15年,最低利率仅2.4%。另外,2025年金茂还新发17亿元公司债,期限4年,票面利率2.79%,并用经营物业抵押贷对25年3月到期的凯晨世贸中心CMBS(87亿元)进行置换,利率2.85%,年内到期债务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2024年末金茂有息债务规模1228亿元,较年初减少3.6%,通过持续“降短期、升长期,降境外、升境内”的债务管理方向,短债占比从年初的18.7%降至17.6%。通过引入经营物业抵押贷,大幅拉长金茂的债务久期,据管理层透露金茂24年平均贷款期限6.27年,较23年的5.26年有明显的改善。从境内外债务结构来看,外债占比从年初的29%持续下滑至25%,汇率风险敞口收窄。

3

  2024年末金茂持有现金规模348.6亿元,较年初减少7.9%;现金短债比1.61,非受限制现金短债比为1.43,流动性充足;净负债率81.2%,剔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69.6%,三条红线归为绿档。

3

3

中国金茂(集团)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000132217850U    经营状况:存续    注册资本:263500(万元)

风险情况:  自身风险  0    变更提醒  30    关联风险  2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数环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