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监测分析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5-04-22 09:30:56 来源:克而瑞地产研究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5-04-22
- 报告类型:企业监测分析
- 发布机构:克而瑞
越来越多房企破产重整和债务重组的成功落地,将成为“保主体、稳主体”的重要一环。
◎ 文 / 克而瑞研究中心
4月17日,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协信远创管理人发布的公告,《重庆协信远创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十家企业重整计划(草案)》已获债权人高票通过。4月2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也已正式裁定批准草案。这标志着协信已经完成了破产重整的关键一步,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司法重整实现纾困的百强房企。此外,房企债务重组方面也在加速推进,从融创、世茂、远洋等规模企业的债务重组计划获批,到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草案表决通过、并且积极推动重庆金科的再次表决,一个个房地产企业的破茧重生,对促进房地产的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01
协信远创债务重组难度大
成为业内破产重整成功范本
协信远创破产重整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先后经历了三年多时间。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最早于2021年10月裁定了对协信远创的破产重整。此后,协信远创下属的重庆协信远创商业管理、重庆远澜房地产开发等29家企业陆续被裁定破产重整。2022年11月,重庆五中院对协信远创公司及29家企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2023年8月,管理人向重庆五中院提交了重整计划草案,并于2023年10月召开了第三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草案,但表决未获通过。为了避免破产清算,管理人通过与相关债权人协商,并于2025年3月发布再次投票公告。2025年4月7日起,债权人对草案再次表决。从最后表决结果来看,草案获得了债权人的高票通过。
之所以耗时这么久,主要还是因为协信远创破产重整的难度系数非常大,涉及债务规模超600亿元,涉及债权人近5000家。根据以前公开的重整计划草案,协信的重整方案主要分为两部分,1)由三家投资人支付现金取得协信远创下属部分企业股权及资产,以完成资产债务剥离;2)成立协信远创重整服务信托,通过“重整+重组”的方式向债权人偿债。此外,普通债权金额在3万元以下(含本数)的部分,自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之日起6个月内以现金全额清偿。这个方案照顾到人数众多的小额债权人,维护了最大规模债权群体稳定。
在重组的过程中,重庆市政府成立“协信风险处置专班”,协调住建、金融等部门联合推进,重庆市五中院全程介入指导程序合规性。通过“行政协调+司法裁量”联动,破解资产查封、股权冻结等执行障碍,保护资产价值,维护债权人利益。
一家企业的重整成功,离不开创始人和经营团队的配合与担当,不躺平、不放弃、敢作为。被裁定破产重整后,协信远创在最大化优化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保留最核心的经营管理团队,全力配合与推进重整进程。与此同时,多方面筹措资金,优先确保复工复产,完成20多个项目续工续建,总计交付近1.6万套,实现对小业主、政府的承诺。此外,创始人主动放弃全部投资权益,相关收益将全部由债权人进行分配,彻底实现股权归零,权益让渡,确保债权人权益最大化。
协信远创重整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还在于形成了“央企+地方国资+AMC”的多方资本助力模式,其中苏州资产、华润渝康等以共益债等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参与了协信远创的重整。最重要的是,中信集团旗下中信金融资产,积极参与了重整工作,也为这次重整成功提供坚实的基石保障。
中信集团作为央企,下设“特殊资产工作室”,依托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优势,提供特殊资产业务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助力防范化解风险。此次旗下中信金融资本协同兄弟单位积极参与协信远创重整,为民营企业提供强心剂,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央企、国企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民企纾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号召,体现了中信的央企责任与担当。也是中信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确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首例在中信集团的助力下实现重庆老牌全国百强房企成功纾困的案例,兑现了对重庆政府的承诺。
02
房企债务重组进入快车道
多家企业重组计划获批
除了协信之外,还有好几家房企的债务重组计划获批,房企债务重组在2025年按下了加速键。首先是开年1月,融创十笔境内债务重组方案获批准,成为首家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的房企。然后是3月13日,世茂集团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得香港法院批准;紧接着3月27日,远洋集团宣布境外债务各项重组条件均已获达成,即日起正式生效;4月8日,佳兆业境外债务各项计划均已获相关法院批准。
此外,还有不少房企的债务重组进展也接近成功。如3月18日,旭辉集团公告已与债券持有人小组就重组支持协议若干修订达成原则性一致,经修订修改的重组支持协议于香港时间2025年4月11日下午11:59起生效,有关该计划的召集聆讯订于香港时间2025年4月23日上午十时进行。
协信的破产重整以及这么多房企债务重组协议的高票通过,为其他还在困境中的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将进一步加速推动这些房企重整和债务重组的进程,从而促进整个房地产行业实现风险出清、良性循环。
03
重整成功提振市场信心
“稳主体”是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重要标志
企业重整的目的和意义,不单单在于完成债务的重组,更重要的是让企业获得重生,回归正常经营的轨道。自2024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政策不断深化,今年的全国两会也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标志很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房地产主体的最终稳定。
现在头部房企止跌回稳态势显著,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房企破产重整和债务重组的成功落地,将成为“保主体、稳主体”的重要一环。所以说,协信远创的破产重整成功不仅仅是“个案突破”,更重要的在于这意味着,全国房地产行业纾困迈向“模式复制”的关键一步,以“重庆经验”映射全国房地产纾困方向,更多房企将迎来新发展和新机遇。
此外,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摩擦持续演进的复杂形势下,房地产的止跌回稳显得更加重要。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仍有9.68万亿元,房地产还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在信心比黄金贵的当下,一个个房地产企业的破茧重生,不仅是市场信心恢复、促进消费升级、扩大内需、夯实经济内生动力的战略支点,更是当前国家面临贸易战、关税战挑战的信心压舱石、稳定剂。
- 09:19
- 09:16
- 09:14
- 08:43
- 08:42
- 08:29
- 08:26
- 08:25
- 2025-04-21 13:48:37
- 2025-04-21 13:42:07
- 2025-04-21 12:06:52
- 2025-04-21 11:52:07
- 2025-04-21 11:50:10
- 2025-04-21 11:41:54
- 2025-04-21 11:37:16
- 2025-04-21 11:31:40
- 2025-04-21 10:54:44
- 2025-04-21 10:14:57
- 2025-04-21 10:14:54
- 2025-04-21 09:51:16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
- 1协信远创破产重整成功,提供债务化解“中国样本”
- 2年报点评|信达地产:2025年销售目标105亿,流动性管理成关键
- 3对格力地产退出地产行业的点评
- 4年报点评|绿城管理:规模稳增锚定龙头地位,利润承压倒逼管理破局
- 5年报点评|越秀地产:持续聚焦大湾区,商住并举协同发展
- 6年报点评|中海地产:新增投资行业第一,财务稳健但核心盈利能力下滑
- 7年报点评|新城控股:流动性承压,新增经营性物业贷及其他融资超200亿
- 8企业月报 | 销售、融资单月环比增长,销售十强领跑一季度投资(2025年3月)
- 9年报点评|绿城中国:代建销售占比创新高,2025年利润指标仍存压力
- 10年报点评|万科地产:新管理层上任,减值拨备335.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