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澍:城市更新不要盲目大刀阔斧,多从保护做起

观点马琳 2024-03-06 10:51:17 来源:中房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澍带着3份提案参加全国两会,其中有两份提案内容是他推动多年的,关乎城市与人们的未来。

  3份提案分别是“关于进一步出台城乡更新相关配套政策建议的提案”“关于推动乡镇文物保护修复提质增效建议的提案”“关于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向市场转化的问题”。

  “很令人受鼓舞的是,这些年的提案和呼吁得到了关注,发展的一些大政方针已经有所体现,特别是去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这是此前没有过的,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王澍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只有顶层设计,城市更新的具体落地实施细节还有落差,需要大讨论,也需要予以重视。

  王澍同时还提到,如果把历史建筑都当作文物保护实施,资金是一个障碍,往往一个县就有上百处文物,但支持的经费仅有几十万元,杯水车薪,也需要在有了顶层设计之后做好保护实施细节的落地。

  今年全国两会,王澍带着这些提案而来,他希望引发更多层面的关注,切实推进城市更新的有效实施,而不是走到过去老路中去——大拆大建、移出低收入人口、破坏城市肌理、文化消失……

  “城市更新中最重要的是肌理不能动,肌理动了,城市几百年上千的文化就毁了,这是最不应该的。”王澍对记者表示。

  王澍身上有着哲学家的思辨精神,他经常反思自己,并善于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他希望城市要保有人气和生活的气息,城市更新要先从保护做起,城市主政者要告别大拆大建的改造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留有文化。

  政策支持需完善

  2007年,王澍就已关注到了城市更新的发展,参与了杭州中山路的改造。南北横穿杭州城的中山路,曾经是南宋都城临安皇宫外的大道,中山路后期渐渐衰败,但王澍认为它逸趣横生。

  “它的状态更像是自发的零碎改建与修补的积累,但它绝不是一堆历史的破烂”,因此在做中山路改造方案时,王澍提出,“用保持多时期差异性的方法去做,强调真实性的原则”“将生活方式的保持看作与建筑保护同等重要,不搞强制拆迁也可以做”。

  在王澍看来,当年的一些做法放至今日仍可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建设已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各地正在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然而,城市更新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难点。王澍经过调研发布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并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提交。

  一是相关政策文件不完善。

  2023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并先后两次征求意见,但正式文件尚未出台。各地在城市更新实践中普遍遇到产权变更、用地审批、开发强度突破、功能复合等现实需求,缺乏顶层设计的政策指导。另外,这个通知只针对城市更新工作,但是中国城乡的发展是联动的,特别是城市历史街区通常与乡镇巷道肌理是同构的,所以,至少城市与乡镇的更新工作应该同时覆盖。

  二是相关技术支撑不充分。

  在既有建筑改造、存量用地、传统街区和历史保护区域更新工作中,仍缺乏消防、绿化、日照、配套设施等弹性建设标准规范,亟待加快建立健全城市更新技术支撑体系。这让各地规划部门面对城市中心城区和重点乡镇对房地产开发的强烈土地需求,面对上级部门权力干涉,缺乏明确的政策抵抗工具。

  三是相关部门协同联动不足。

  城乡更新涉及多部门职责,尚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批通道与审批制度。同时,以城市更新为统筹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亟待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政策破局、管控协调、项目共管、成果共推的落地机制还未形成。

  四是各地城乡规划部门及设计单位长期习惯大拆大建下的大地块规划与设计模式,对地域文化特征保护、多样性历史记忆保护、真实的生活形态保护以及相关的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和文脉延续模式不适应。

  “我们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的是,不能打造着城市更新的名义,将低收入人口向外引流,实现人口替换,这些区域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生活中的最真实场景,有历史感的真实的生活状况就在那里,要开发、保护并存,有烟火气。”王澍表示。

  告别大拆大建

  面对这些问题,王澍提出了四方面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对城市更新在城市下一步发展中的文化定位普遍认识不足,现有城市规划相关法规与城市更新的具体操作存在明显矛盾,各地规划设计部门经常面对上级部门基于经济发展压力的干预,面对城市居民的各种诉求又导致具体推进相当困难,打着保护的名义、棚户区与危房改造的名义、文旅开发的名义进行的破坏性开发到处可见。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城市更新顶层设计,让各地城市强烈感受到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国策。

  二是城市建设已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必须让各地城市认识到,城市与乡镇更新不是各地城市与乡镇因为建设土地受限不得不采取的发展策略,具体政策制定首先要体现能保尽保的原则。

  三是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结合城市与乡镇更新试点经验和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例如开发强度是否能够突破,能够突破到什么程度?在城市与乡镇资金负担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冲突?如果城乡肌理保护是不可以突破的底线,如何解决历史老城区与乡镇街道细密,地块细碎导致的建设不方便?老城区与老乡镇建筑密度高,也因此形成特有氛围与人气,如何解决原有城市规划规范、建筑规范、消防规范与这种状况的冲突?如何界定什么需要保护?城乡更新的保护范围从文化记忆和生活形态保护的角度出发一定会突破以往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这个范围具体如何界定?这些政策性的问题不明确,各地的具体工作就无所适从。

  四是需大力推动城市更新模式下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创新。

  上述通知曾明确提出城市更新底线要求,坚持 “留改拆” 并举。但是,如果下一步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全面转向以城乡更新为主,意味着现有设计院的短期、快速、大团队、统一规划、一次性设计、过度商业化、套路化的工作模式全面失效。所以,关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规划设计要求,需要住房城乡建设部支持推动关于城乡更新规划、相关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规范的可持续建筑探索。

  “大拆大建的城市发展模式、大规模的城市扩张的模式已经不可能再进行下去,现在的城市发展已经走到了回过头来进行内化发展的阶段,我国真正的城市攻艰发展阶段已经开始了,真正的保护和良性发展也开始了。”王澍表示,在这一趋势下,我希望如果目前城市更新没有比较好的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那就不要着急,不要大刀阔斧的推进,先从保护做起,进行微更新。

  王澍同时提到,城市更新中对于历史建筑、名镇、民居要从“真实性、多样性”方面进行保护,避免通过商业方式将建筑的真实性的历史价值覆盖住,真实性的保护特别重要;也不要强求某种统一风格,历史遗留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化最宝贵的。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2024-03-06 更多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数环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