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杨春、吴嘉茗2023-02-13 09:54:44
专题视点
2022年是集中供地的第二个年份,在市场持续低迷、企业资金承压下,投资拿地进入新阶段。首先是投资力度跌入谷底,受制于生存压力,企业投资以收缩、聚焦为主;其次,受到冲击最大的民企几乎在土地市场销声匿迹;最后,城投成为新势力,是近两年维持土地市场稳定的主力军。
实际上,在过去两年集中供地中,轨交类、各区直属传统城投竞相登场,但更多承担的是托底作用。就市场预期而言,一方面是城投开发能力颇受质疑,另一方面部分城投的债务压力并不比传统房地产企业小。因此,城投拿地之后如何寻找出路?房企又能否以合作开发、代建等形式介入?很大程度取决于城投所拿地块的位置、质量以及性价比。分析过去两年城投拿地,有以下几个特点:
集中供地中有近半数地块被城投所得,其中90%的地块都是以底价成交,仅在北京、合肥等城市溢价率偏高。总体来看,轨交类、传统城投、保障性住房城投是拿地的主力,占到五成以上。
城投拿地仍是以郊区为主,2022年各城虽将供地结构转向中心区域,但由于市场仍然处于底部,城投拿地表现不仅“郊区要托、中心区域也要托”的格局。
盈利空间上,随着更多的市区地块需要被“托底”,土地成本被抑制,市区地块的地价与房价之间价差被进一步提升,城投公司拿地的盈利空间也有所上升。
城投拿地开工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2021年城投开工率仅有38%,是各类型企业中最低,平均开工情况则为67%;2022年城投拿地开工率为8%,平均开工率为31%。
PART.01
托底近半数地块
地方轨交、传统城投“贡献”大
城投公司在集中供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房企整体投资态度的消减,城投公司在集中供地中逐渐成为“顶梁柱”。
过去两年近半数地块被城投所获,底价“托底”比例逐轮走高
纵观历次集中供地,城投公司拿地金额在2021年和2022年前三批次的拿地金额均呈现逐步上升的走势,金额占比也逐渐走高:
2021年三轮集中供地中,城投公司拿地金额从1585亿元提升至3229亿元,占比也从10%大幅提升到40%;
进入2022年后,前三轮集中供地中城投公司拿地金额从1829亿元提升至2701亿元,占比也从29%提升至42%,后三轮集中供地整体挂牌量较前三轮大幅下降,且不少城市并无第五、第六轮供应,城投公司拿地金额也明显大幅减少,但占比不降反升,在第五、六轮中城投公司拿地金额占比已经达到53%和46%,几乎一半的地块由城投公司收入囊中。
整体来看,2022年城投参与拿地金额、建面、幅数占比分别达到46%、58%和55%,较2021年分别增加15pts、20pts、14pts。
轨交、传统城投、保障住房城投是“托底”主力(略)
拿地几乎全是底价成交,仅在北京、合肥等城市略有溢价
城投拿地,主要是为维持土地市场的平稳运行,因此拿地大部分情况下以“托底”为主,虽然也有溢价拿地的情况,但对比城市整体的成交溢价率和城投拿地的溢价率,可以明显看出城投拿地溢价率明显低于城市整体的成交溢价率,两年以来,22城集中供地整体溢价率为6%,而其中城投拿地的整体溢价率则为2%,两者相差4个百分点。
细分至不同城市来看,重庆成为整体溢价率和城投溢价率差距最大的城市,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是重庆在2021年第一轮集中供地中还没有限地价,且重庆土地成本较低,市场火热下许多地块拍出超过50%的溢价率,另一方面则是后期土地市场转冷后,城投几乎全部底价拿地。此外杭州、厦门、深圳等城市整体溢价率和城投拿地溢价率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比之下,城投公司在合肥、北京拿地的溢价率相对偏高。在合肥集中供地中,合肥城建、安徽置地等城投类公司均有以较高溢价率拿地的情况,主要是本土城投公司原本也有房地产开发业务,拿地并不全然为了托底。
不同城市在两年内城投类公司的拿地溢价率也大有不同,在绝大部分城市中,城投公司2021年的拿地溢价率高于2022年,但也存在深圳、苏州等几个特殊城市,两年城投拿地溢价率基本持平,或是2022年溢价率反而高于2021年。
深圳、苏州两年城投拿地溢价率基本持平,在2022年也有城投公司高溢价拿地,例如苏州建屋、苏高新集团在苏州高溢价拿地,深圳则有天健集团、人才安居等城投公司高溢价拿地,对于部分优质地块,城投公司也积极加入本就较激烈的竞拍中,最终以接近或最高限价拿地。
长沙、宁波在2022年城投拿地溢价率反而高于2021年,主要是受到个别地块的影响,从整体成交来看两个城市城投拿地90%以上均为底价成交,但在2022年长沙和宁波分别有1宗和2宗地块以15%溢价率成交,相对而言提高了年内城投公司拿地溢价率。
PART.02
拿地以郊区为主
地块“薄利多销”、盈利空间提升明显
由于城投拿地大部分以维持土地市场平稳运行、“托底”为主,因此投资分布与其他以项目开发、盈利作为目的的经营性房企有所不同。
50%建面分布于郊区,但合肥、苏州、郑州市区托底比例较高
从两年集中供地中城投的拿地建面分布来看,2021年有61%位于郊区、39%位于市区,可以看出在土地市场热度仍存的时候,城投主要是为郊区地块托底而服务,但到了2022年城投在市区拿地建面的比例上升至47%,越来越多的市区地块也需要被“托底”,主要是由于2022年供地结构转变所致。拿地金额分布方面,由于市区地块地价较高,两年都持续占据城投拿地金额的50%以上。
细化到各城市来看,城投公司在合肥、苏州、郑州、沈阳、福州等城市市区的拿地比例较高,而在上海、北京、厦门、宁波等城市市区拿地的比例较低,拿地区域的分布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方面与城市土地的供应分布有关系,例如合肥集中供地仅限于9区范围,苏州集中供地也多位于市区;另一方面,城市土地市场热度越高,国央企、民企主动拿地越多,则城投在市区拿地的比例就越低,例如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城投公司在市区拿地的建面、金额占比均远低于整体水平。
盈利空间仍存,京、沪、深城投拿地地价房价差较大(略)
PART.03
城投地块开工率最低
两年平均不到四成(节选)
虽然城投公司拿地从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土地市场的平稳运行,但与其他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经营性房企相比,城投公司的开发能力稍逊一筹,即便是此前有过开发项目的城投,在多年没有开工的情况下,也未必能够适应当前的市场主流,这一点从拿地项目的开工情况来看可见一斑:
截止2022年12月,2021年集中供地所有成交项目67%已经开工,2022年集中供地成交项目开工率为31%。其中,城投的开工率显著低于其他企业,而城投两年拿地项目的开工率则分别只有38%和8%,远低于整体水平。
PART.04
城投开发能力是硬伤
债务压力下关注合作、转让等机遇
综合而言,城投过去两年在土地市场不断托底,但摆在城投企业面前有两个急需解决是问题。
第一,开发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房地产企业,城投在开发建设、项目管理上存在一定硬伤。过往市场上行周期中,部分城投依靠合作甚至独立操盘能够在当地市场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下行周期中,在以产品力为核心的新格局下,城投想要独立开发仍然难度颇大。即便城投所拿地块仍有一定盈利空间,但算上各种土地、财务成本,处于当前“盈利”但“拖”不起的情况。
第二,资金压力。城投债务压力并不比房企小,甚至已有部分城投出现违约。一方面,近年来城投企业的数量、城投债的发行以及存续规模不断攀升。根据Wind数据,2013年以来全国整体的城投债发行规模、存续债券数量和存续规模不断增长,且2018年之后有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城投债总存量13.85万亿,较年初增加1.14万亿;城投债存续只数18914只,较年初增加1841只;存续债城投公司数量3069家,较年初增加23家。
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城投企业的财务情况发现,城投企业特别是2021年集中供地以来在土地市场“托底”拿地的平台类公司,净负债率水平高于房企平均。具体来看,在规模上市房企受到“三道红线”融资管控的行业背景下,不少城投企业截至2022年中期的净负债率均高于100%,部分企业净负债率水平在150%甚至200%以上,且多家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为负,财务压力和经营风险加大。
综上所述,城投拿地并不是长久之计,大量存量土地以及显露风险的债务都降制约城投在土地市场一直“托底”的可能性。那么城投手上的土地要如何处置?我们认为会有三个方向和机遇。
首先是,找合作方进行联合开发,从此前城投拿地的情况来看,城投与本地的民企、大型的央国企合作较多,但门槛相对较高,就当前市场低迷的情况而言,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当前城投内部的风险,但对于部分仍想介入到集中供地中的部分民企乃至国企而言,也是一定补充货值的机会。
其次是代建,由于城投开发能力不足,需要找到有实力、有口碑的代建方。从代建整体的规模和实力来看,可选择的企业范围较少,蓝城、绿城、华润、金地、招商等优势明显。
最后,就是将项目转让给其他企业。既能够瘦身,也能够减轻自身的债务压力,且几乎没有门槛,只要有开发商愿意接盘,选择范围较大。转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折价,这对于部分资金有限的企业而言,部分优质地块仍然值得关注的“捡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