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彭红侠 2025-02-06 10:12:12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赶上了好政策,郭伟一家三口住进了排队两年多的公租房。
郭伟家申请的亦庄海棠苑,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博兴九路19号院,是北京市属国企亦庄控股旗下公司推出的公租房项目。小区内有5幢住宅楼,总共提供1487套住房。
在这个50多平方米的小家里,郭伟感慨“北漂”10多年来,住过地下室、城中村公寓,也和别人合租过,前后搬家不下10次,直到有了儿子才开始选择整租,虽然交通方便且楼下就是幼儿园,但代价是每月租金3000多元。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低廉的价格,仿佛永远只能选一个。但公租房的出现,多给了我们一个选择。”郭伟说,申请的公租房面积比之前整租的房子大了不少,距离公司也更近,最重要的是每月租金只有1100多元,便宜了近2/3。
这套解决了一家三口居住问题的公租房,温暖了郭伟和他的家人,让他们对北京这座城市开始有了归属感,同时对未来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全感。
居者有其屋,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实现让人民住有所居,中央及北京等各地政府致力于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越来越多的土地、资金等资源向保障房领域倾斜。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2024年北京超额完成保障性住房目标,共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1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29万套(间)。2025年北京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统筹推进城中村安置房、配租型、配售型等保障性住房供应。
保障房是民生实事,也是“国之大者”。伴随北京住房保障供应体系逐步完善,保障房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在北京安居乐业,住有宜居的梦想正逐渐照进现实。
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北京东五环内,广化大街、地铁7号线化工站旁,12栋白墙灰面的建筑拔地而起。从路边远眺,高低不一的建筑以前后错落的方式排列,仿佛一个缓缓打开的折扇。这就是有着“北京最美公租房”之称的朝阳区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
从地铁7号线化工站走出来,就能看到这片崭新的灰白色小高层,三岔式的楼形,每栋楼像一个独立的“Y”字形,再加上顶层退台式的设计,远看又像一座座高低错落的“山”形,与周围千篇一律的住宅小区形成鲜明反差。
“2017年申请,2020年正式拿到钥匙。虽然没有选到一居室,但我就自己住,开间对我来说也完全足够用了。”宫池是百湾家园第一批入住的租客,他入住的是一个约37平方米的开间,月付租金2500元。
之所以来到百湾家园,优越的地段和交通,是令宫池心动的首要因素之一。和其他城市类似,北京的公租房大多位于五环周边甚至更偏远地段,像百湾家园这样靠近四环的,算是稀缺品。
二层的“漂浮花园”,是百湾家园的另一个设计亮点。将公共活动区整体抬升,通过一条环形跑步道将12栋楼重新环抱成一个整体,而且,在这个半空花园里,设置健身房、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生态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功能区。
这个“飘浮”花园不仅解决了人车分流问题,而且花园里密集的树木草丛让人宛如置身真正的城市公园。
因为出色的建筑设计,2019年底建好后,百湾家园就被冠以“最美公租房”称号。项目建成后,同样得到政府主管领导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百湾家园不同于其他保障房,它不是一个零要求、零期待,最低限度的居住解决方案,相反在这个项目上,显示出北京这个城市的温度和态度:即便是用于保障居住的公租房也不应该被忽略,里面的居民他们同样值得住更好,生活得更有尊严。
这样出色的效果呈现,与百湾家园的开发者——北京市保障房中心不无关系。
北京市保障房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是北京市政府一次性注资100亿元成立的国有企业。构建符合首都实际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千万个家庭实现安居梦想,是北京市保障房中心的目标定位。
为尽可能保障居民舒适度,北京市保障房中心邀请MAD建筑事务所来做百湾家园的整体设计,希望引进先进设计理念,打破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刻板印象。而这样的创新,正在北京一个个保障房项目上得以落实。
截至2023年末,北京市保障房中心已累计完成投资约2000亿元,累计完成融资约1500亿元,目前在管公租房16万余套,在管保租房约1.58万套(间),代持共有产权房政府份额约4.2万套,为近30万首都居民解决了住房困难,改善了居住条件。
让青年人“居者有其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大城市里70%新市民和青年人靠租房解决住的问题。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在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供给的同时,也在提升保障精准度上下功夫,特别是聚焦新北京人。
2024年,北京在产业聚集、高校集中的中心城区、平原新城,每区选取不少于300套房源,优先面向近3年毕业的大学生开展专项配租,“11个区筹集了大学生公寓20个项目、3300余套(间),让更多青年人安居。”
柴杰就是这一利好政策的受益者。他租住的项目是北京朝阳十八里店首创和园·繁星租住社区,项目规划建设前,这里曾是华北最大的石材集散地。
在用地散乱无序、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下,2013年该石材批发市场纳入重点环境整治区域,腾出了123万平方米土地。经过4年开发建设,石材市场变身北京市目前最大单体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
走进社区,可以发现这里的户型既有开间、一居室,也有两居和三居,其中以一居室为主,面积在三四十平方米。据了解,首创和园·繁星总建筑面积超40万平方米,提供6572套(间)租赁住房,当前入住的租客30岁以下占比达到85%,年轻女性超60%。
柴杰是毕业两年后,选择住在了这里。在国贸上班,柴杰每天班车20多分钟后直达国贸,如果乘坐公共交通,从十里河地铁站出发,只要4站地就能到达国贸,算上步行时间,每天单程通勤不到35分钟。
相较于市场化的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相对便宜,这是吸引柴杰和很多年轻人入住的原因。为减少支出,柴杰租住了一套开间。谈及当时选择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原因,她坦言房租水平、小区环境、交通便捷度是其考虑的主要方面。
从首创和园·繁星配租的房屋来看,项目为全装修交付,房间内配配有床、衣柜、空调、洗衣机等家具家电,基本可以拎包入住,满足青年群体对房屋居住功能的基本需求。
为了让年轻人在这里“住得好”,项目采取了大型开放式街区的模式,12个组团内建有6条步行街和3处下沉广场。社区内还配建有近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包括社区食堂、超市、便利店、药房、洗衣、美发、银行网点、健身房、共享厨房等生活模块。
为了落实租售同权政策,小区还配建了幼儿园和小学,目前幼儿园已开园、小学预计3年后开始迎新生。
从棚户区改造,到公租房,再到越来越多满足新市民的政策性租赁住房……北京保障性住房体系日渐完善,也在更好地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根据2025年计划,北京将保持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稳定,安排各类住房用地955~1015公顷。其中,计划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475公顷,积极引导保障性住房用地向重点功能区、轨道站点周边布局。
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成绩单出炉!
2025-01-24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北京公布2025年供地计划,商品住宅用地首次采用弹性指标
2025-01-23供应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等重点区域倾斜。中共中央 国务院: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025-01-23加快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2024年十二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5-01-21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房价逐步回稳,23城新房价格环涨
2025-01-20市场预期持续改善。2024年房地产投资销售数据来了!下阶段有望继续改善
2025-01-17市场积极变化增多,信心在逐步提振。报告|全国大中城市租金均价创近年新低
2025-01-15短期内租金仍处于调整阶段。央行:2024年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25万亿元
2025-01-152024年住户贷款增加2.72万亿元。
- 10:12
- 10:10
- 10:09
- 10:04
- 10:02
- 10:01
- 09:45
- 09:13
- 08:50
- 08:38
- 08:32
- 08:27
- 2025-02-05 10:45:24
- 2025-02-05 10:41:15
- 2025-02-05 10:30:05
- 2025-02-05 10:17:42
- 2025-02-05 10:13:26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