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向军 2024-09-29 10:13:08 来源:中房报
9月21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称,中国GDP平减指数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处于负增长,经济面临日益增大的总需求水平下降压力。他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立即引发了高度关注:
第一,以发行超长期国债为主筹措资金,在1~2年时间内形成不低于10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规模。和2008年4万亿元投资不同的是,这次重点是要补上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以往重点是物质资本投资,这次是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发展型消费。
第二,扩大消费有两个大的突破口。第一个突破口,大力度提升以进城农民工为主新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二个突破口,加快都市圈范围内中小城市建设,带动中国的第二轮城市化。
第三,要确定一个目标,即以这次经济振兴方案为契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目标,由现阶段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口增长到8亿~9亿,提出并推进实现这一目标,对尽可能延长中速增长期、打破需求约束有基础性意义。
这些建议很快吸引了经济学界注意并广泛讨论,著名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稻葵对该话题发表了看法。从目前国内专家学者的建议来看,他们对经济发展问题“开出的药方”不尽相同,但是呈现的各方观点都是期待中国经济越来越好。
房地产周期会回来
“近期刘世锦主任提出了10万亿元的刺激加改革的扩大内需方案,我认为这个融合了消费刺激、投资刺激和改革的一揽子方案,既是当前经济背景下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也比较符合当前的决策体制和决策观念,是一个相当有政治智慧、有很强的可接受性的政策建议。”滕泰认为。
但是,从结构上,“我建议10万亿扩大内需计划还是应集中在扩大居民消费方面,否则,如果在体制惯性下被各地方瓜分后大部分用于继续扩大投资支出,结果不但宏观乘数较低,而且还会形成新的供给过剩,不利于确保取得持续的经济繁荣效果。”
市场普遍认为,相对于2008年、2009年而言,我们这次面临的经济挑战不是外部冲击,而是结构性的内需不足——一方面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峰已过,投资已经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慢,居民消费不足。
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是两个大周期的因素叠加在一块,相互影响、互相交织所产生的一个经济过冷的一个结果,一叫基建周期。过去十几年将近二十年以来,大规模搞基建是非常好的,非常必要的修桥修路、机场高速,它拉火了经济。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基建一完成,各种需求就会下降,所以一下子出现了经济过冷。
“更重要的是在基建火爆的时候,大家热情很高,大家都很乐观,实体经济投资者也愿意去找银行借钱,但是他借的钱大部分是不超过10年的短期资金。”李稻葵分析称,现在搞了十几年将近二十年的基建,很多短期的资金到期了,实体经济下滑,但是到期的短债还期的压力是上升,这两个东西一碰到一块,现在就碰到了资金的困难了,然而银行里面堆了一大堆的现金贷不出去,于是形成了一个冰火两重天的趋势大周期。
这个大周期在美国、在英国等等国家都发生过,比如美国在1837年之前搞了一大轮的基建,修运河修各种各样的道路,但是到了1837年,美国出现了它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长达5年的经济衰退,GDP下降了30%。
“第二个大周期是什么?是房地产周期,就是说过去这二十多年以来老百姓买房,城镇化在推进,很多人从农村搬到城里,或者从小城市搬大城市,拉动了房地产建设的高涨,但是现在基本上告一段落,现在的房地产的建筑量,还有销售量下降了40%以上。”李稻葵认为。
但是,李稻葵强调,房地产周期也好,基建周期也好,都是长周期,都会回来的。他表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只有50%的老百姓是真正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在城里面买房子安家了,还有50%或者没进城,或者在城里面没有安家。
“搞清了这个问题之后,就要谈该如何应对”,李稻葵说,既然是一个大周期,唯一能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对冲的是谁?地方政府做不了,它没这个能力,没这个号召力,企业更没有号召力,百姓更不用说了。“所以,现在的解决之道是,必须国家站出来,来应对、来对冲这两个长期的周期。总体上讲我还是有信心的,绝对不像一些人那么悲观。”
推动第二轮城市化浪潮
对于内需问题,滕泰表示,结构性内需不足的影响表现主要包括,经济增速逐年下滑,物价低迷并有通货紧缩风险,房价持续下跌、房地产投资负增长,股市长期下跌,年轻人的失业率较高,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重、财政支出缺口扩大,这些情况带来的挑战比2008年或2009年的外部冲击更严峻。
对此,刘世锦在建议中提到,加快都市圈范围内中小城镇建设,带动中国的第二轮城市化浪潮,形成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的高质量可持续现代化城市体系。“我国城市核心区建设已达到较高水平,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拥堵。从国际经验看,城市群、都市圈范围内的核心城市通常占城市人口的30%左右。核心城市之外的中小城镇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容纳60%以上的城市人口,其中既包括原有城市疏解人口,更多是农村和其他城市的流入人口。同时也适合制造业和中低端服务业的集聚。在这个范围内,房地产、基建等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精神。
刘世锦因此建议,重点推动城乡之间人员、土地、资金等要素双向自主流动,以市场化为基础优化配置利用各类资源,农民可以进城,城市居民可以下乡,给城乡居民双向创业就业置业以更大空间。
他表示,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把农村宅基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相配套,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社保能力增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产业稳定增长和结构升级,一举数得。
金融监管总局:持续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有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24-09-29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最高层对房地产提出了新要求!
2024-09-27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促进市场止跌回稳。政治局会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24-09-26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重磅!央行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15%
2024-09-24多重利好发布。金融监管总局:房地产等三大风险逐步化解和缓释
2024-09-24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取得良好效果。2024年八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4-09-23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向新而行——2024房企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观点集萃
2024-09-21跨越周期的品牌之道。2024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即将揭晓
2024-09-192024.9.20 杭州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