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预亏27亿元,光伏高新企业要“搞房地产”?

公司楚小强 2025-02-18 10:12:28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2月12日,弘元绿能宣布公司再度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继续享受这类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期3年。        

  这两年,弘元绿能对外一直强调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并不断加大对N型光伏全产业链的布局力度。但让外界始料未及的是,面对当下调整中的地产领域,弘元绿能也跃跃欲试,跨步之大令人吃惊。        

  近期,一家由弘元绿能全资控股的房企悄然成立,负责人为杨昊,这位“90后”创二代还有另一重更为人熟知的身份——弘元绿能总经理。其父是弘元绿能创始人、董事长杨建良,父子二人都是弘元绿能的实控人之一。        

  众所周知,当前房地产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不少企业甚至宣布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如中交地产就在近期宣布向控股股东转让其房地产开发相关业务。作为一家光伏企业,弘元绿能此时成立地产子公司逆势入局,难免引起外界及投资者担忧。        

  毕竟弘元绿能2024年度业绩大幅预亏,股价也一直处于下行趋势。去年9月A股“短牛”行情中的反弹,而今也都跌了回去。

  悄然注册地产公司        

  就在弘元绿能荣获“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光伏组件企业”的两天前,一家名叫无锡弘元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元地产”)的房企悄然诞生,成立时间为2024年12月24日。        

  一时间,“光伏企业要跨界搞地产”的疑问传开。毕竟在此之前,不管是在弘元绿能的定期财报中还是日常公告中,均没有其涉猎地产领域的先兆。        

  股权结构上,新成立的弘元地产由弘元绿能直接持股99%,但股权穿透后为弘元绿能全资控股企业,注册资本为1亿元。

  经营范围方面,弘元地产涉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等等,行业类别为房地产业。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为弘元绿能总经理杨昊。        

  杨昊是位“90后”创二代,父母杨建良和杭虹正是弘元绿能的发起人。海外求学期间,杨昊曾游学欧美发达国家,目睹了西方国家“工业4.0”革命浪潮。学成归国后,杨昊在弘元绿能被寄予厚望。“短短数年时间,带领弘元绿能逐步完成了从单一高端装备制造到N型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的升级贯通。”弘元绿能在官微发布的文章中对其评价道。        

  如今,这位见多识广的“创二代”掌舵新成立的弘元地产,未来其将如何“排兵布阵”,外界对此充满好奇。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两年来,在光伏上下游产业链上谋求延展的弘元绿能,在土拍市场上也的确显露过身影。        

  就在2024年10月,弘元绿能曾以181万元的总价在无锡拿下2宗地块,总可建用地面积合计2383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约760元。        

  这2宗地块位于滨湖区震泽路与锦溪路交叉口东南侧,土地用途为地下停车库,出让年限均为50年。        

  这次出手拿下的地块虽略显“迷你”,但早在2023年11月,弘元绿能在上述同样的地理位置,曾斥资近1.34亿元拿下1.16万平方米的土地,单价为1.15万元/平方米。这宗地块的用途显示为商业、办公用地,出让年限40年。        

  虽说近年来利用技术创新与绿色理念开拓房地产及相关服务成为一种新的市场趋势,但眼下房地产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市场需求萎缩、资金链紧张等等,不少房企甚至宣布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        

  譬如,A股上市房企中交地产就在近期宣布,拟将其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全部转让给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之后聚焦物业服务、资产管理与运营等轻资产业务。这背后,是中交地产不堪重负的业绩亏损与债务压力。        

  深耕地产多年的老牌房企尚且艰难求生,弘元绿能为何此时成立地产子公司跨界入局?这种逆势扩张的举动是否太过冒险?这一系列疑问引起外界关注。为此,山海新财经通过官网联系方式致函弘元绿能了解个中缘由,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最高预亏27亿元        

  作为一家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弘元绿能此时跨界涉猎地产的举动,也令外界及投资者担忧。毕竟眼下光伏行业处于产能过剩、内卷严重的周期中,企业业绩及股价双双承压,弘元绿能也不例外。        

  前不久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度,弘元绿能预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5亿元至-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3.8亿元至-25.8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弘元绿能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就为-16.3亿元,彼时营收为53.36亿元,也就是每做成10块钱的生意,就要亏掉3块钱。       

  而今2024年全年最高预亏27亿元,可见弘元绿能第四季度的净亏损最高可超10亿元,亏损显然进一步扩大。        

  “公司所处光伏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受行业内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相比于同期,公司产品价格下滑,销售收入有所下降,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弘元绿能面对疲软的业绩解释道。        

  乏力的基本面对公司的股价造成直观冲击。        

  截至2月14日收盘,弘元绿能股价报16.63元,较2022年的高点而言已跌超80%。即便股价在去年9月下旬启动的A股“短牛”行情中有所反弹,但在近3个月中又几乎下跌殆尽,目前总市值不足113亿元。        

  公司市值的大跌,也让实控弘元绿能的杨建良家族的财富规模肉眼可见地出现缩水。

  在2024胡润百富榜上,杨建良家族以50亿元的财富规模排在第1019名。对比之下,家族财富规模较上年蒸发了85亿元,排名较上年下降了592位。        

 亏本甩卖硅料资产        

  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为了应对当前市场环境和提振盈利能力,弘元绿能也透露了公司下一步的些许计划。比如继续开拓市场,通过研发投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其次降本增效,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但从彼时公告中的表述来看,涉及的都是对现有业务及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的提振及强化,并未提及跨界业务的布局。        

  今年1月6日,弘元绿能宣布拟将持有的嘉兴仲平国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仲平国瑀”)49.995%的财产份额对外转让,价格5亿元。        

  仲平国瑀的主要资产是间接持有戈恩斯等硅料生产企业的部分股权。        

  2021年5月,弘元绿能以5.55亿元的价格取得前述财产份额,目的是保障公司硅料的供应及单晶硅生产项目的顺利投产。        

  后来弘元绿能投资建设了自己的多晶硅项目,硅料自给率已超50%,对外采购的需求大幅降低。利弊权衡之下,弘元绿能计划“清仓”出售。        

  纵观这笔投资,若仅从收购价和转让价的差额来看,弘元绿能在仲平国瑀上至少浮亏5500万元。        

  但实际上,随着光伏行业的市场环境深度调整,硅料价格大幅下跌,这笔投资产生的亏损或远不止5500万元。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公布的价格显示,自2022年8月至今,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格已从 303 元/kg 降至 39 元/kg,降幅高达87%。        

  弘元绿能在公告中坦言,“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使得标的资产出现亏损,出售相关资产有助于公司减少后续亏损,回收资金,从而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并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不过,卖掉亏损的硅料资产,转而成立弘元地产,此举未来究竟是为弘元绿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还是如投资仲平国瑀一般,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最终演变为另一个“出血口”。        

  时间会给出答案。

苏州弘元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594MA227RWB8H    经营状况:存续    注册资本:30000(万元)

风险情况:  自身风险  0    变更提醒  19    关联风险  0

无锡弘元地产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11MAE6X8AA5E    经营状况:存续    注册资本:10000(万元)

风险情况:  自身风险  0    变更提醒  0    关联风险  0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数环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