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丨二手房打响价格保卫战

市场编辑部 2024-06-11 08:35:13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扫描二维码分享

  在市场和政策博弈过程中,二手房成交动能有所放缓。

  据CRIC监测数据显示,5月重点16个城市二手房成交环比转降7.8%,同比降幅收窄至5%。 

  从周度数据来看,“517”新政后重点城市二手房整体成交环比已连涨两周,至第22周(5.27-6.2)北京、深圳二手房成交继续回升。

  二手房成交量有所提升的背景下,杭州、东莞等城市二手房业主发起“房价保卫战”。与此同时,在二手房价格“跌跌不休”的情况下,近日长沙、南京二手房交易平台正式取消了成交价的展示。

  无论是隐藏成交价,还是业主房价保卫战,其本质都是对市场定价权的争夺。

3

  近日,据媒体报道,南京多个二手房交易平台不再显示成交价,成交信息显示“暂无价格”,可供参考的仅有小区成交均价。

  同样,在长沙,贝壳找房也取消了二手房成交价的公开显示,业主调价记录也被隐藏。

  我们在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发现,没有公开二手房成交价格的城市还有北京、杭州、合肥、武汉、西安等城市。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5城关闭了二手房成交价显示。

3

  不显示二手房成交价,一方面可以稳定购房者预期,避免因个别低价成交房源扰乱市场定价,另一方面,二手房“以价换量”分流新房市场份额,二手房成交价不显示或有利于市场定价回归新房市场。

  不过,二手房市场正在逐步复苏的深圳,则于近期恢复了历史成交价格的展示。以乐有家为例,房源详情页可同时展示业主报价及官方参考价,而贝壳则显示同小区成交情况,但业主调价记录不显示。

  另外,近期二手房市场还出现另外一个现象,即不少业主联合起来“保卫房价”。

  比如东莞,有业主发布倡议书,呼吁业主按照商定价格定价,避免中介低价销售,重新夺回定价权。再如杭州,同样出现业主组建“价值捍卫”微信群,共同保护小区房价。二手房开启“护盘模式”的城市还有成都、合肥、南京等。

  实际上,无论是买方,还是业主,楼市下行阶段市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在政策利好之下,仍有不少急售业主会采取降价出售,买卖双方也将进入新的博弈阶段。

3

  从成交层面来看,市场和政策两方面因素仍在博弈,二手房成交在5月小幅回调。

  CRIC数据显示,5月,16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为760万平方米,环比转降8%,同比下跌5%。前5月累计成交面积为3375.4万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14%。

  16个重点城市中,仅北京、南京和佛山成交环比上涨以外,其余13城二手房成交环比均转跌,其中,深圳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环比微降2%。另外,苏州、东莞成交后续乏力,回调幅度较大,环比跌幅在三成以上。

  同比来看,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成交表现强于去年同期,深杭增幅都在三成以上。这意味着,这些城市二手房市场仍然有较强的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沪九条”政策作用下,上海二手房成交同环比齐涨。另据网上房地产数据,6月1日至6月8日,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6501套,日均813套,较5月日均600多套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

3

  从周度数据来看,“517”利好政策的推动作用在二手房市场已有明显体现,重点14个城市二手房成交规模已连续两周环比增长,第22周(5.27-6.2)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达到172.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成交套数总计16759套,环比增长3%。

  从城市表现来看,北京第22周二手房成交32.2万平方米,达到年内高位,环比增长44%,同比增长16%,较周平均增长37%。杭州成交低位回升,环比增长20%,增幅同样居前。深圳同比增幅扩大至55%。

  在二手房性价比持续走高的情况下,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规模持续走高,与之对应的是二手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1-5月重点一二线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持续走高,其中合肥、南京二手房成交占比涨幅明显。

  以合肥为例,2022年以前,合肥二手房市场份额普遍保持在40%左右,随后逐年小幅增长,至2023年,合肥二手房市场份额一举跃升至50%以上,即二手房成交规模超过新房,2024年前4月,二手房成交份额首次达到7成以上,较2023年再增长约18个百分点。

  在利好政策加持下,后续或将仍有部分业主“以价换量”,整体将带动一波放量窗口期,二手房6月成交或将迎来一波小高点,回暖程度预期好于新房,核心一二线二手房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增长。

3

  作为楼市的晴雨表,二手房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无论是市场和政策端,还是买卖双方,未来一段时间还将处于新的博弈较量之中。

  在核心一二线城市当中,购房者“弃新选旧”转投性价比更高的二手房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517”新政出台后,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二手房成交已有明显提升,后续二手房市场回暖程度好于新房已是大概率事件。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