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韩涧明 2025-03-31 10:05:10 来源:中房报
打开中国信达3月25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能够明显感觉到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2024年,中国信达收入总额为730.4亿元,同比下降4.11%;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下降47.8%,接近“腰斩”。
在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的不利环境下,“转向”成为中国信达主动寻求的动作。
从“不良资产收购”转向“综合金融服务”
我们将2020年至2024年这5年来中国信达的净利润做一个罗列,不难看出其下滑状况:2020年为132.5亿元,随后逐年下滑,2022年降至63.1亿元,2024年更是下滑至30.4亿元,5年时间只剩不到一个零头,可见,中国信达在这一波经济周期调整之中,承受冲击之大。
面对冲击,中国信达的经营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调整。信达年报中,第一个变动项便非常刺目——“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不良债权资产收入”。该项目为传统不良资产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而该项收入的萎缩状态,与中国信达5年来净利润缩水趋势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中国信达传统的不良资产主营内容,在市场波动,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波动面前,收益能力呈现断崖式下滑状态。
按照2024年年报,收购重组类不良资产中,房地产业规模为258亿元,占比71.1%。作为营收大项,房地产销售收入(即存货销售收入)数据也表现为持续收缩:2020年存货销售收入为243.2亿元,到2024年仅为82.4亿元。
中国信达的最大收入份额来源于利息。2024年,中国信达利息收入330亿元,在收入中占比约45%。对照2020年的239亿元与23%占比可知,信达对利息的依赖度,也就是对存量项目的贡献依赖度更高。
相较之下,中国信达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从2023年76.18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88.92亿元,涨幅16.7%。
经济增速放缓,回收周期变长;资产价格缩水,处置难度加大;高风险项目风险释放,资本回报率承压等,这些不利因素,令中国信达发生了经营结构性变化。
中国信达从回报更高但周期更长的“摊余成本不良债权”,转向回报更快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良债权”,追求快速变现。2020年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占比70.5%,金融服务占比30.3%。到了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占比下降至55.3%,金融服务占比升至45.4%。
另一组鲜明的对比指标显示,2024年中国信达收购经营类不良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净额为2664亿元,占比高达90.3%,收购重组类资产(摊余成本计量)净额为285亿元,占比仅为9.7%,且2024年新增收购重组类资产为0。
按照年报说法,此种变化,是中国信达的主动资产结构调整,也就是说,为了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控制风险,信达有意为之。
由此,中国信达形成了第一个转向:结构性转向,即从“传统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向。
从“市场化套利”转向“政策化服务”
在第一个转向的同时,中国信达还有第二个转向。
从数据看,面对经济周期的压力,中国信达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调整,但与此同时,中国信达的转向也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即结构性转向的同时,也进行周期性转向——从“市场化套利”向“政策化服务”转向。
中国信达为代表的全国性AMC(资产管理公司),其诞生,本身就是政策服务的产物,后来的发展也得到政策红利周期的支撑,并由此产生市场化套利。
中国信达再次进入强政策化服务的新周期,也即是新的市场化布局阶段。因此,2024年年报数据所呈现的“不乐观”,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信达的资产质地。
在2024年年报中,中国信达也提到了在政策性支持方面的一些行动:一是坚守金融不良资产主阵地,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超2200亿元。二是持续助力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年内落地项目33个,投入资金近170亿元,实现保交房2万余套,带动货值超810亿元项目复工复产,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三是稳妥审慎参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新增投资地方化债项目45亿元。四是在服务实体经济领域新增投入超2000亿元。五是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与民企500强客户新增合作超160亿元,同比增长43%。六是持续推进融资创新,发行交易所首单AMC做市报价ABS、行业首单及全市场最大规模先进制造ABS,落地86亿元央行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七是在湖北、陕西、香港等地组织8场“十省二十城”综合营销活动,举办10场“3+8”重点赛道渠道主题营销活动。
结合年报、官方陈述及市场变化,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当下中国信达的挑战有三:一是收入结构进一步失衡,包括过度依赖利息及公允价值收益;二是政策任务与商业利益短期内存在一定冲突;三是以中国信达为代表的全国性AMC,市场份额正在被地方AMC蚕食。
这三个挑战,周期性是底色,但同时,也包含着鲜明的市场竞争属性。面对新的市场变化,中国信达能否利用周期性机会实现提质发展,迎来下一次逆袭,很值得各方观察与期待。
多地推行购房“冷静期”
2025-03-28积极探索创新举措。报告|百城房价收入比连续五年下降
2025-03-27超7成城市房价收入低于10。2025年二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5-03-26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房价延续止跌回稳态势,核心热点城市韧性凸显
2025-03-24市场处于信心逐步修复关键期。2025房地产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上,大咖说了啥?
2025-03-21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房地产业仍大有可为。2025房地产TOP500测评成果即将揭晓
2025-03-183.19北京,敬请关注!最新数据|多项房地产指标改善明显
2025-03-17基本面更加牢固和向好。中办、国办发文: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2025-03-17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 10:03
- 09:58
- 09:57
- 09:56
- 09:55
- 09:51
- 09:48
- 09:45
- 09:44
- 09:33
- 09:22
- 09:16
- 08:52
- 08:47
- 08:14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