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5-02-25 10:52:44 来源:中房网
中房网讯(刘敏/文)百城库存规模在2024年第四季度呈现了明显的削减态势,而这一趋势在今年1月份得到延续。
易居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份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为4473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11.0%。
报告指出,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进程在持续进行,规模已连续24个月同比下降。库存压力在得到积极释放的同时,也为今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平衡创造了更好条件。
各类城市均呈下降态势
从城市分类来看,三类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均呈现明显的环同比下降态势。根据报告,1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按一、二、三四线城市分类,分别为3125万平方米、21467万平方米和20145万平方米,环比增速分别为-3.0%、-1.3%和-0.7%,同比增速分别为-10.2%、-12.0%和-9.9%。
从环比分析看,因为1月为春节月份,房企没有密集推盘,库存规模出现下降态势。同比方面,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均呈现了库存下滑态势,这也意味着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善和政策效果显现,各线城市今年供求关系都存在再均衡的向好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镇江和三亚等城市表现亮眼。以三亚为例,其库存同比降幅多达35%,且连续两个月房价指数环比正增长,反映出库存消化与房价企稳的联动效应。此外,全国76个城市库存环比负增长,87个城市同比下滑,表明去库存工作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供求矛盾化解,市场活跃度提升
从供应方面来看,报告显示,1月份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102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4.9%,同比减少29.5%。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549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7.6%,同比减少9.5%。
报告指出,1月份为春节淡季,供应节奏放缓。但对比去年2月份的数据,供应指标增速29%,交易增长46%,说明房企推盘积极性比较高。此外,止跌回稳信号发出以来,企业积极营销的力度有所加大,交易行情活跃去库存动力充足。
另外,从供求关系看,1月份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供求比为0.7,呈现供小于求的态势。易居研究院认为,供求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为今年供求关系平衡开了好局。
一线城市去化周期率先回归合理区间
从去化周期方面看,截至2025年1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为21.3个月,虽仍高于合理区间(12-14个月),但较去年峰值(26.8个月)大幅下降。
分城市看,一线城市去化周期为12.6个月,率先回归合理水平;二线城市为18.1个月,改善显著;三四线城市仍高达30.3个月,去库存压力较大。
此外,从城市排序看,三亚、成都、中山等年轻人导入速度快、住房政策灵活的城市表现最佳。例如,三亚去化周期仅4.9个月,杭州、成都等“网红城市”也因创新产业聚集和人口流入,成为市场标杆。
对此,易居研究院认为,去库存的高危警报解除,是去库存战役阶段性胜利的重要体现。充分肯定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系列积极到位的购房政策,其客观上持续降低了购房成本和门槛,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交易市场的复苏和向好发展,有效防范化解了库存方面的风险。而一线城市去化周期率先回归合理区间,对于行业信心增加等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住建部:切实推动配售型保障房建设落地见效
2025-02-24保障房轮候库建设工作加速推进。重点城市新房成交回升,二手房同比微增
2025-02-21部分三四线城市修复明显。金融监管总局: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组合拳”
2025-02-21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各类房地产企业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合理融资需求。最高检:2024年各级检察机关办理涉房地产纠纷民事检察监督案件1万余件
2025-02-21提出监督意见900余件,准确把握“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房地产调控政策。2025年一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5-02-20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70大中城市房价发布,回稳态势明显
2025-02-1924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潘功胜: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25-02-19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北京“好房子”啥标准?答案来了
2025-02-17多项创新措施提升住宅品质。
- 09:55
- 09:51
- 09:48
- 09:46
- 09:22
- 09:20
- 09:18
- 09:16
- 09:15
- 09:13
- 08:56
- 08:51
- 08:48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